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思考论文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思考论文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沈小庆,宗秋生

(扬中市审计局,江苏 镇江 212200)

[摘 要]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剖析乡村经济发展中五个突出的问题,提出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个对策,为下一步乡村经济新的崛起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扬中市地处长江下游的苏南地区,是一个人口30多万的县级市,下辖6个镇(街、区)、79个村(社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办兴办乡村企业,出现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乡村缭绕”的生动景象。近年来,扬中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使得乡村经济日益壮大,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乡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村社会治安稳定。但与此同时,农业仍然是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仍然是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困境和挑战。因此,如何补长农业短腿和农村短板,进一步加快乡村经济持续稳步高质量发展,就成为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1 乡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进一步发展的意识不强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壮大,扬中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蜕变为以工程电器生产制造闻名全国的工业县,迈入全国“百强县”,江苏省首批“全面小康县”的先进行列,其中乡村企业的大力发展功不可没。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按理说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应当更足。但是面对发展取得的成绩,少数乡村党组织和部分党员干部却滋生了“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意识,具体表现为安于现状、自我满足、不思进取,尤其是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新矛盾和新风险,有些同志产生畏难退缩的情绪,不求做得好,只求过得去,得过且过,只求安稳的思想与日俱增,争先创优、勇于担当的精神不断衰退,阻碍乡村集体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进一步发展的后劲不足

一是资源的制约。扬中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全市常住人口33万,总面积33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仅有13.26万亩。各乡村为加速发展经济,不断利用现有资产,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用于大力开展各类建设项目,导致土地指标、集体资产等生产要素基本用尽,各项优惠政策基本用足,下一步发展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困境。二是人才的制约。乡村集体兴办的农业和第三产业项目,从业人员大多是闲散、高龄、低学历的普通农民,由于缺少专业技术的支撑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力引导,项目的生产效率不高、盈利水平较低。三是资金的制约。乡村集体企业资本积累不多,自有资金不足,缺少稳定的资金来源支持渠道。四是市场的制约。生产的农副产品缺少特色,满足于一般性的自产自销,销售的渠道基本局限于本市范围内,外销的市场极为有限;生产的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以销定产,生产规模难以扩大,满足于“小码头”“小城池”“小作坊”式的加工制造,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难以扩展。

1.3 进一步发展的压力较大

扬中乡村(社区)集体收入大部分来源于集体资产、资源对外承包、租赁产生的发包及上缴收入。近年来,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因素的影响,部分承包(租赁)企业经管困难,后劲不足,效率下降,发展停顿,由此导致企业对村(社区)承租收入上缴难以维持增长甚至滑坡,拖欠问题日益严重;另一方面一些村(社区)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由于怕失误,怕风险,不敢投资,不想投资,无法实现资产和资金的保值增值,“混日子”“吃老本”的问题十分严重,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发展呈下行趋势。

1.4 进一步发展的差距拉大

扬中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弱村振兴工程等措施,2015年就已经全面消除了年经营收入10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并通过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到2020年全面实现村集体年经营收入超150万元的目标。但从目前各个村具体情况来看,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还比较突出,2018年年底收入最高的村超过千万元,最低的村仅有100万元左右,而且收入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

其中,矿石矿物主要有毒砂、黄铁矿、褐铁矿、自然金;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白云石、方解石。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草莓状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变余显微鳞片泥质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脉状穿插构造、斑杂构造[6]。矿体围岩蚀变较明显,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等。矿石主要为浸染状压碎岩型。主要含金矿物为毒砂,Au元素以细小的自然金的形式被毒砂包裹。

1.5 财务的管理混乱

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克服资源、人才、资金、市场不足给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的障碍,补齐发展的短板,挖掘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主动作为,发挥扬中现有的各种优势,为乡村经济新的崛起注入活力。一是产业优势。扬中早已成为全国文明的“工程电气岛”,全市现有智能电气类企业近600家,产值超800亿元,占全部工业的60%以上。乡村经济可借鸡生蛋,依附于优势产业,为其提供土地、标准化厂房租赁等。二是区位优势。扬中位居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长三角经济区,拥有“一岛五桥”的大交通枢纽,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可充分接受长三角地区的直接辐射,乡村经济可借船出海,兴办物流、交通运输服务等区位优势产业。三是生态优势。扬中域内水网交织、河道纵横,长江水产自然生态保持完整,绿地率达34.19%,绿化覆盖率达37.68%,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94.2%,先后创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绿岛。乡村经济可立足本地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打造特色旅游业。四是岸线优势。扬中长江岸线总长129.2千米,其中:目前未开发深水岸线49.1千米,占可开发深水岸线的90.93%。独特的深水岸线成为扬中整岛开发的优势资源,借助于市政府的整体规划开发利用,各乡村可及早谋划,趁势而上,配套开发利用,发展各自的特色经济产业。五是人脉优势。扬中历来崇文重教,本土走出了3名院士和9名将军,越来越多的扬中人足迹遍布全球各行各业,许多人成为本行业的领军人物和佼佼者,他们像散落在全世界的“蒲公英种子”,虽身在他乡,但根在扬中,情系扬中,他们是扬中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人脉资源。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同样可以依助于这些人脉资源,通过开展乡贤联谊活动等措施,招商引资、吸聚人才,借智兴业。

3.恐龙化石。二连浩特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及恐龙蛋化石的地区之一,是世界最大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埋藏地,境内拥有134平方公里国家级地质公园。近百年来,先后有俄、美、瑞典、加拿大、日本、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古生物学家来二连进行科学考察,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二连盆地的恐龙化石生物群是晚白垩纪恐龙生物群的代表,恐龙化石种类多、分布广、保存完好,反映了晚白垩纪恐龙生物群的主要特征。这些恐龙化石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作为一份来自远古历史的礼物它们成为了二连浩特一张独特的名片,吸引着世界范围内游客的目光,这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经济产业。

践行教学观的转变势必在课程观中得到体现。从固有的属性看,课程应该包括“课”和“程”两部分,“课”是教学的科目,又称为传承性课程,其基本功能在于向学生传承人类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故又可称为“显性课程”;“程”是教学流程,基本功能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优秀文化遗产获得真切体验和直接经验,故称为体验性课程,又可称为“隐性课程”。教师要上好传承性课程,既要重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等相对稳定的文字性资料,即课程文本,又要重视应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掌握“课程文本”的相关仪器、音像材料、图书报刊、人文景观等物质和精神素材等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是有待检索和利用的,即课程开发。

2 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2.1 进一步强化发展的意识

20世纪70年代末,扬中人敢于冲破“以阶段斗争为纲”的思想禁锢,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实行“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开创了乡村经济第一个发展机遇期;20世纪80年代,扬中人率先冲破姓“资”姓“社”的思想牢笼,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形成扬中独有的“踏遍千山万水闯市场、吃尽千辛万苦办企业、说尽千言万语拉客户、历尽千难万险谋发展”的“四千四万”精神,创造性地培育出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点赞的“供销员”经济,推动乡村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有必要围绕乡村经济发展现状掀起再宣传、再发动、再落实、再发展的大讨论,把思想统一到加速发展乡村经济、提高乡村经济发展质量上来,开启扬中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同时,为调动和保护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健全乡村干部容错纠错机制。

2.2 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后劲

扬中市审计局经市政府授权和批准,从2013—2018年共对全市58个村(社区)开展各种审计,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移送市纪委等部门查处,已有21人分别受到开除党籍、留党察看、撤销党内职务、严重警告、警告等党纪处分,有1人被拘役,2人被判刑。由于财经纪律执行不严格、财务管理不到位、会计核算不规范,导致村级、组级和各类农业合作社发生的问题共有20多个方面,有些问题触目惊心,不仅涉及党员干部违法乱纪,而且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损失浪费严重。

2.3 进一步用好发展的政策

一方面要用足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措施,使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取得实效;另一方面要结合乡村实际,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出台更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并用活这些优惠政策。要把外部的政策支持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上下联动、埋头实干,实现乡村经济新的跨越。

2.4 进一步缩小发展的差距

一是针对经济薄弱村、发展后劲村。要采取组织措施,通过调整现行“两委”领导班子,配齐配强发展致富的带头人,为他们干事创业营造有利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使他们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二是继续实施弱村振兴工程。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在引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诸多生产要素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的倾斜,不断创新乡村经济超越发展的思路。三是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对发展快、进步大的乡村干部大胆提拔重用和重奖,反之则淘汰使用或降职。形成奖惩分明、权责一致的激励约束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真正落实到位,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风向标。

2.5 进一步加强财务的管理

一是要修订完善制度,针对巡查巡察和审计监督发现的乡村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修订完善《关于全面推行村级财务“双代理”工作的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同时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使乡村财会工作依据完善健全的制度加强管理、核算与监督。二是要加大制度执行的刚性。要细化“村账镇管、组账村管”的各项责任制度,针对乡村财务管理和财经纪律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要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责任追究到人,加大查处惩戒的力度。三是要加大外部检查监督的力度。尤其在当前,审计署及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工作,要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切实加以整改,通过查错纠弊,举一反三,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必将促进乡村经济健康运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喜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多维思考[N].河南日报,2019-03-20.

[2]李祖杰.新时代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8(5).

[3]杨时云.紧扣高质量发展推进江苏乡村振兴[N].新华日报,2018-04-18.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27.040

[作者简介] 沈小庆(1981—),男,汉族,江苏扬中人,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宗秋生(1964—),男,汉族,江苏扬中人,高级审计师,高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会计、审计、乡村经济。

标签:;  ;  ;  ;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