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直觉性论文,因素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14)05-0124-06 一、引言 直觉还是分析,古往今来的学者从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留下了不少饶有兴味的争论[1]。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的相关研究,最早出现在组织管理领域。美国管理学家Barnard提出决策中的逻辑型与非逻辑型思维模式之分,将分析归为前者,直觉归为后者[2]。上世纪中叶,美国心理学家Simon提出“有限理性决策者”的观点,强调人类的决策过程并非完全理性分析的,直觉和情绪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3]。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诠释决策中的直觉和分析,并认识到,与分析加工相比,直觉加工的快速性、即时性和无意识性有助于个体摆脱认知资源有限性的束缚,快速整合周围环境里的信息,形成合理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灵活的、有效的判断和决策[4-6]。二十世纪末,研究者开始从情绪与认知互倚性的视角去解读直觉性决策,并通俗地将受到情感驱动的、快速的、整体判断的直觉过程称为“热认知”,将受逻辑规则驱动的、缓慢的,逐步推理的分析过程称为“冷认知”,并认为,两者在个体的决策行为中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7-9]。本世纪初,Hastie总结了上世纪决策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亟须学界关注的十六个研究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决策中直觉和分析加工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10]。Hastie提出的这一问题,促进学界对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从外在表象的描述性研究转向内在机制的解释性研究[11-13]。本文将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厘清直觉性决策与分析性决策的相互关系,并重点阐述目前研究者较关注的情境线索、元认知情绪以及人格特性等方面对决策中直觉和分析相互作用的影响。 二、双加工理论视角下的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关系 近年来,在决策判断和社会认知领域,各种相继出现的双系统模型大多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存在基于直觉经验的、快速的、并行的、自动化的加工系统和基于理性分析、相对缓慢的、序列进行的、需要意志努力的加工系统[14-17]。这种双系统模型的研究范式,推进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效果对比研究的同时,也为探讨两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明晰的研究框架[18,19]。 Evans对决策、推理以及社会认知领域的双系统模型进行整理,从系统的意识性、进化、功能性特点和个体差异等四个方面对两大系统的特点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建议将两者区分为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加工。前者指那些不受通道单一、容量有限的中央工作记忆资源限制的加工方式,后者则反之。和第一类型相比,第二类型的核心特点是加工的缓慢性、序列性以及容量的有限性,且工作记忆的参与与否是区别两者的关键[15,20]。对此,Stanovich非常认同,并提出,第一类型加工的核心特点是自主性,即一旦被激活就能自动运行而无需高水平控制系统的参与[21]。那么,将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放置在这种双加工理论的框架之中,我们对两者的加工特征就有了更为清晰的界定,即直觉性决策是指由当前情境唤起的、自动化和情绪化反应的决策过程,这种反应与相关经验的内隐记忆具有一致性,而分析性决策是指以逻辑规则为基础的、有意识的、理性判断的决策过程[16]。前者是前意识的和自发反应的,加工速度快,就其外在表现而言,更接近于是感知而不是推理,而后者则是有意识地遵循某种加工规则(例如逻辑分析、概率计算)的,速度相对较慢[22,23]。 同时,Evans归纳出有关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运行的三种主要模型:(1)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是彼此独立的,谁先被激活与当时的条件有关[24];(2)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是可以被平行激活的[25];(3)直觉性决策总是首先被激活,只在必要时分析性决策才会被激活,即当需要对前面的直觉性决策进行修正、干预以及提供支持性证据时分析性决策会随后被激活[26,27]。由此推断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可能存在独立、平行以及顺序作用这三种互动关系,但以往的学者较多围绕着前两种互动关系展开讨论,鲜有涉及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的顺序作用的实证研究。最近,有研究者开始尝试在直觉和分析的基础上,纳入先直觉后分析的决策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考察了三者对决策结果差异的影响[28]。结果发现,在紧急应激情境下,信息线索以直接方式呈现时,出现顺序替代现象,即加工较晚的分析性决策替代加工较早的直觉性决策,而信息线索以隐含方式呈现时,则出现反顺序替代现象,即加工较早的直觉性决策相对强大,掩盖其后进行的分析性决策,而在日常情境下,不存在替代现象。这一发现,无疑是对双加工理论视角下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关系理论模型的进一步拓展,即两者可以是独立或平行的横向运行模式,也可以是顺序替代或反顺序替代的纵向交替运行模式。 本研究在综合比较Evans所总结的直觉和分析的三种相互关系模型以及陈石和李虹提出的顺序替代和反顺序替代关系模型后,进一步发现,按照顺序替代和反顺序替代的含义,加工较早的被加工较晚的替代都可称为顺序替代,反之,都可称作反顺序替代。那么,如果分析首先被激活而后被直觉替代,也可称作顺序替代;反之,如果分析掩盖了后面的直觉,也可称作反顺序替代。这样,不仅进一步拓展了顺序替代和反顺序替代关系的内涵,而且将Evans提到的直觉和分析的第一和第三种关系模型与陈石和李虹提到的顺序和反顺序替代观点予以整合。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直觉和分析之间三种新的相关关系模型:(1)顺序替代关系;(2)反顺序替代关系;(3)平行激活关系。其中,关于平行激活关系还需更多实证研究的证明,在此只是沿袭前人的观点。 上述直觉和分析的顺序替代、反顺序替代以及平行作用三种关系模型强调了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之间的替代关系,而不是顺序关系。至于直觉和分析在决策中的顺序如何,以及究竟会表现为顺序替代还是反顺序替代关系,主要受到情境线索、元认知情绪以及决策者的人格特质等因素的影响。 三、情境线索对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的影响 有研究者提出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某些特定的情境线索会激活直觉性决策或是分析性决策。Bond考察了决策任务的相关线索对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的影响,即决策任务的时间跨度,决策任务的目标导向,决策任务的简要性,决策对象,对决策任务的情感体验,决策任务的重要性,决策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决策任务的呈现方式[29]。结果发现,除了对决策任务的情感体验和决策任务的难易程度,其余线索都会激活个体对直觉性抑或分析性决策的偏好,其中决策任务的目标性激活作用最为明显。Novak和Hoffman的研究发现,决策任务的领域属性和决策任务的目标导向会激活个体对直觉或是分析性决策的采用[30]。有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决策任务的客观性,决策任务的呈现方式,决策任务的重要性,及决策任务的模糊性都会影响个体在决策中使用直觉还是分析[31]。此外,在情绪高唤起的情境中,个体更倾向于使用直觉判断,情绪低唤起的情境中,个体则更倾向于使用分析推理[32];当人们面对极端时间压力时倾向于依靠直觉决策[33];当决策任务紧急且情绪高度唤起时,个体倾向于使用直觉性决策,且决策效果更优[34];当决策任务隐含呈现时,个体更倾向于采用直觉性决策,且决策结果更好[35]。李虹和高阳通过探讨并比较真实火灾、模拟火灾情境以及普通情境下小鼠从迷宫中逃脱的时间和路径选择,发现真实火灾情境中的高温和烟雾等线索会使小鼠感知到威胁和紧迫,并做出直觉性的逃生决策行为[36],这一结果进一步支持了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的运作受到情境线索及其情绪唤起的共同驱动。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发现:(1)当情境线索清晰且无明显情绪唤起时,分析决策倾向于首先被激活,同时有可能发生分析对直觉的反顺序替代;(2)当情境线索不清晰且有明显情绪唤起时,直觉决策倾向于首先被激活,同时有可能发生直觉对分析的反顺序替代;(3)当情境线索不清晰且无明显情绪唤起时,直觉决策倾向于首先被激活,同时有可能发生分析对直觉的顺序替代;(4)当情境线索清晰但有明显情绪唤起时,分析决策倾向于首先被激活,同时有可能发生直觉对分析的顺序替代。 四、元认知情绪对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的影响 目前,在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普遍关注并认同的是元认知情绪,主要有加工流畅感和正确感。加工流畅感是个体对加工信息难易程度的一种主观体验[37]。有研究者提出,对于直觉判断是否准确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信息加工和任务难易程度的感知[38,39]。当个体在决策加工过程中感知到困难或是不流畅时,往往会意识到直觉判断难以奏效,需要对决策信息进行谨慎分析。Alter等人通过四个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加工流畅感在决策方式的选择中起着警报作用,加工不流畅的感知会激活个体对分析加工的选用,并促使其对直觉加工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校正[40]。Thompson等人进一步区分了反应流畅感和感知流畅感,前者是指个体对外部情境信息做出反应的快慢程度的感知[41],后者是指对外部信息的加工难易程度的感知,即Alter等人的研究所界定的加工流畅感。Thompson等人的研究发现,相对于感知流畅感,反应流畅感对推理决策中的直觉和分析加工的激活作用更强且更为稳定。虽然,Alter等人对Thompson等人的研究提出质疑,认为感知流畅感应包含在反应流畅感的概念范畴之内,两者并非是相互独立的关系[42]。但笔者认为,Thompson等人的区分是合理的,因为反应流畅感是一种基于加工结果的元认知情绪,关注的是加工反应的快慢,而感知流畅感则是一种基于加工过程的元认知情绪,关注的是加工反应的难易。正确感是个体对加工过程“感觉正确”的主观体验,对决策加工过程的监控以及决策结果的评估有着不可取代的核心作用[43]。Thompson等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考察了正确感与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之间的关系[44]。结果表明,当个体感知到较低的正确感时,往往会表现出对问题的深思熟虑,采取分析加工对直觉反应的结果进行干预和修正。研究还发现,加工流畅感往往通过作用于正确感,进而对决策中直觉和分析的运行产生影响[41]。对此,Thompson等人解释为,当个体对加工过程“感觉流畅”时,其情绪体验是积极的,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又会成为个体对加工过程“感觉正确”的判断信息。笔者认同这种观点。此外,加工流畅感,无论是反应流畅感抑或是感知流畅感,属于偏认知性的主观感知,受个体的记忆、经验知识以及外部环境刺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45],而正确感则更接近是一种情感性的主观体验,因此对直觉和分析的运行起着更为直接和有力的驱动作用。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我们发现:(1)兼具较高加工流畅性和正确感的情况下,直觉决策倾向于首先被激活,同时有可能发生直觉对分析的反顺序替代;(2)兼具较低加工流畅性和正确感的情况下,分析决策倾向于首先被激活,同时有可能发生分析对直觉的反顺序替代;(3)较高加工流畅感但较低正确感的情况下,直觉决策倾向于首先被激活,但有可能发生分析对直觉的顺序替代;(4)较低加工流畅感但较高正确感的情况下,分析决策倾向于首先被激活,但有可能发生直觉对分析的顺序替代。 五、人格特性对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的影响 Epstein在整合心理动力学中的潜意识理论、现象学中的自我理论和现代认知科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双加工过程模型的人格理论——认知经验自我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两个独立存在且又交互作用的信息加工系统来理解自身和外部世界,即理性分析系统和经验直觉系统。前者通过逻辑推理的规则来运行,受意识控制,占用一定的认知资源,加工速度慢。后者则以情绪驱动和整体联结的规则来运行,多依赖于经验,可自动化进行,很少占用认知资源,加工速度快。Pacini和Epstein在两个系统之下进一步细分了能力和参与两个子维度,即理性/分析能力、理性/分析参与、经验/直觉能力以及经验/直觉参与[46]。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在这两个系统上的参与程度是相对长期稳定的行为倾向,和某些人格特质关系密切,例如,理性/分析参与和认知需求、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尽责性相关并达到显著性水平[18],经验/直觉参与和MBTI中的直觉型特质、情感型特质相关并达到显著性水平。而这种直觉参与和分析参与,往往以决策风格的形式作用于个体的决策行为[47]。认知经验自我理论为我们解释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如何选择、运用直觉和分析的加工方式,提供了人格机制层面的理论支撑。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我们发现:(1)直觉型的人倾向于首先激活直觉性决策;(2)分析型的人倾向于首先激活分析性决策。 六、研究展望 虽然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澄清和探索的问题。 首先,关于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顺序替代的研究背景主要是普通和紧急应激决策情境,有必要针对其他决策情境(如道德判断、组织管理等)进行探讨,尝试解答直觉和分析的顺序替代和反替代效应是否具有领域特定性。同时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的顺序替代、反顺序替代以及平行激活的具体条件需要进一步探讨,以促进对两者之间作用和联系更全面的认识。 其次,情境线索和元认知情绪对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关系的作用路径可能存在着部分重叠,例如某些情境线索会通过影响加工流畅感进而作用于个体的决策过程。那么,加工流畅感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完全中介作用还是部分中介作用?此外,目前的实证研究大多从人格、情境或元认知情绪因素的某一方面或两方面着手,研究结果较为零散。今后的研究可综合考察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以提出具有更高整合性的理论模型。 [收稿日期]2014-04-25直觉决策与分析决策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_情绪和情感论文
直觉决策与分析决策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_情绪和情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