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

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

魏光成[1]2013年在《新潮社政治观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潮社是由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于1918年正式成立的,它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学生社团之一,在《新青年》和他们北大导师的影响下,新潮社成员以《新青年》和自己创办的《新潮》杂志为阵地,试图通过期刊的传播,向社会发表自己的言论,宣传自己的主张,并积极参与和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向前发展,新潮社最重要的两位成员罗家伦和傅斯年都积极参加和领导“五四”运动。在五四前后那个新旧、东西互相交织和激荡的时代,新潮社、《新潮》和新潮成员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就是在现有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新潮社的历史轨迹为线索,以其政治观念为内容梳理和分析新潮社对国内外现实政治和社会的认知、新潮社与“五四”精神、新潮社的社会改造思想、新潮社与西方政治思想等内容,并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下评析新潮社及其政治观念。在新潮社的政治观念中,对国内外现实政治和社会的认知是他们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基础;通过呼唤人性的解放、改造国民性思想、妇女解放思想、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深化了“文学革命”的启蒙意义,这也是“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在那个“救亡图存”的年代,新潮社对革命的关注和展现出的民族主义是中国社会之必需,并且,新潮社在“文化启蒙”的过程中也深受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比如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等;新潮社政治观念的多重交融使我们能感受那个时代的碰撞。尽管新潮社最后因为多种原因的交织而不得不解散,尽管《新潮》在发刊3卷共12期之后不得不停刊,尽管新潮成员最终的人生命运各不相同,尽管新潮社员在新潮社时期还处于不断成长和变化的阶段,但是,作为整体的新潮社政治观念对于我们今天仍极具研究价值,这有助于我们从更宽广的视角去认识新潮社及其社会活动的影响,更全面的认识新潮社所处的历史环境,从一个新的方向去发掘新潮社在短暂的历程中展现的进步的价值,并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考量其历史价值。今天,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下正确把握和认识新潮社政治观念的历史意义,发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去除糟粕,以更好地丰富、发展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齐成民[2]2000年在《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我们仍然需要反思历史。作为民族记忆之鉴的“五四”也仍然需要我们在各种理解和解释中丰富它的内涵。但对《新青年》的无限延展却限制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忽视了其他社团的作用。我们应该反对这种有意误读。 新潮社是一颗被遗忘的金沙骊珠。 “东方—西方”、“传统—现代”这些语词并没有恒定的意义指涉,我们不应该相信孰优孰劣的种种理论。作为合之双美,离之两伤的整体,能将其整合方是历史的聪明者。曾经是“五四”新文化“对立物”的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新潮社成员最为稳定的心理之流,偏至的文化语境又一度塑造了其“文化弑母”行为的精神姿态与思维方式。这种“丰富的差异性”蕴涵着新文化建设的巨大张力。为实现“东方—西方”、“传统—现代”的整合,新潮社一方面用西方的现代科学理性来“整理国故”,另一方面又赋予了现代科学理性以审美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味道。然而聪明者未必就是识时务者,外来因素的介入中断了这种整合的趋势。 思想没有指导一切的本领,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却离不开严格学术思想的论证。新潮社“学术至上”的梦想为我们新民族性的塑造做出了一份悲壮的许诺。他们以新的思维科学方法致力于自己的理论创新,化解了传统思维模式的“死结”,克服了对西方文化“阐释的焦虑”,使知识分子的精神之眼和心灵之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性启蒙具有“霸权”性质,而新潮社成员“为自己讲话”的精神却是以学术研究确立公民社会自我角色的尝试。“无地自由”的时代使他们演出了一幕“学术梦”的悲剧。 作为行动主义者“毅”(罗家伦的笔名)的一代,新潮社青年不应被简单的定位,他们常常被忽略的诸多文化闪光点具有一定的历史超越性。“个人发现个人”,让人们都能成为上帝在第六天的造物,是新潮社公民意识的反映,这在“女权”领域表现的最为深刻。为反对“赛菩萨”的可能性奴役,新潮社反对客观主义的科学态度。 宗教具有重大的伦理价值,心理学的探寻赋予了“历史中间物”以 新的内涵,而这些正是新潮社追求审美现代性的反映。“死火在冰谷 里也要燃烧”的青春激情使新潮社成员在文化学术与社会革命的双 重责任中走出了一条异常艰辛与苦难的精神旅程,同时也使他们成 为了中国现代史上方方面面的“巨人”。 彩云易散琉璃碎,狂风吹过月难眠。新潮社知识分子始终与文 化焦虑相伴的生存方式对我们完成“诗意栖居”的人类命题,对我 们拯救堕落,对我们奋然前行都有哲学上的、审美上的启迪意义。

王会青[3]2013年在《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潮社是五四时期出现在北京大学的著名学生社团之一,也是近代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典型代表之一。这个社团主要以傅斯年、罗家伦、徐彦等北大青年学生为主体。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及其《新潮》杂志的创办,无不受到具体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在蔡元培的改革之后,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在北大的确立。教学制度的改革转变了老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他们开始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做出努力。尽管新潮社成员们的来源十分广泛,背景也很复杂,但是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有着相似的教育经历,有着自觉地研究学术的意识,在以同室同乡同学为主的人际交往联系过程中,这些人因为在彼此的理想、价值观念、知识背景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一致性,在交往中彼此吸引,并最终结合成一个同人性质的社团。新潮社知识分子并未盲目追随师辈们,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观念。对新潮社知识分子独特的价值观念进行研究,首先要结合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以及改革后的北京大学这个主要的活动场所,进一步分析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原因及表现出的主要特征,以期对新潮社知识分子价值观的深入研究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五四运动爆发前后,新潮社成员本着爱国的热情也开始进行“有纪律的抗议”,然而势态的变化使他们看到了政治运动的血腥与暴力,同时对学术研究也造成了停滞,这种以牺牲学术研究来参加社会政治斗争的形式违背了他们的初衷,于是在五四之后,新潮社知识分子并未同师辈们一样仍旧保持着社会政治斗争的革命热情,而是从躁动的时代之中回归到理性的学术研究领域。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遵循“以学为本,文化优先”的文化理念,对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进行引进和吸收,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继承。他们客观地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评价和选择。他们重视思想改革,并希望通过新文化来启迪民众的思想,来改造社会,他们提出要“个人发现个人”、“自己解放自己”等一系列价值观念都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新潮社成员采用白话文来进行文学创作,他们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白话文学的创作进行着不断的扩大和深化。他们比较注重对人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用文学来表现和批判人生,创造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培养了大批的文学创作者,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充分利用现存的各种史料,结合杂志的具体文本,希望能更为客观地评价新潮社在我国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刘圆[4]2010年在《作为“Renaissance”与“新潮”的《新潮》》文中指出《新潮》是五四时期北京大学的学生编辑出版的刊物,出版时间从1919年1月持续到1922年3月,一共三卷十二期。它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支持下与《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一起致力于新文化运动的建设,在当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五四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新潮》作为北大学生对传统与现代思考的一个样本,具有鲜明的时代代表性。本文以《新潮》在五四背景下所表现出的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复杂性为立足点,通过探讨其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中表现出的独特性,研究五四时期在西方文化的激荡下知识分子的思考,以及中国现代文化文学的生成发展,客观地评价它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导论对新潮月刊的基本情况做简要介绍,为下面探讨《新潮》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中表现出的独特意义奠定基础。综述研究历史和现状,写作意义,确定写作思路。第一章主要分析《新潮》月刊在五四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冲突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性。《新潮》同人既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又深蕴传统文化的积淀,他们在认识到西方文化的先进的同时,也认识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在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中,他们试图将对西方的学习与保存自己传统文化的灵魂结合起来。第二章着重论述《新潮》的译介主张及特点,以统计数据的方法细致梳理了《新潮》上发表的翻译作品和思想文论,阐明了《新潮》在五四时期西方文化文学的译介及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新潮社员通过译介来传播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以改造传统文化,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是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进一步深化。第三章通过重点阐述《新潮》的两个主张:“学术救国”与“整理国故”,来体现其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他们认识到传统与现代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希望通过学术探寻尽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融中实现建构新的中国文化社会的理想。结语部分,在总结本文写作旨意的基础上,阐述《新潮》的研究意义,客观评价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陈廷湘, 江超民[5]2019年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转型时期社会改造路径与趋向》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都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中的社会改造运动。新文化运动领导者希望沿用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方式进行纯思想文化启蒙,但现实迫使他们在1919年投身于五四运动的爱国行动,开启了把思想启蒙与行动主义相结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已被此后的历史证明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社会改造运动的路径与走向。

马玲[6]2019年在《五四运动的缘起、过程和意义》文中认为一百年前的5月4日,3000多名青年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既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涤旧纳新的思想文化运动。一、五四运动的缘起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文化基础。新文化运动以《青年杂志》(后改为《新

参考文献:

[1]. 新潮社政治观念研究[D]. 魏光成.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2]. 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 齐成民. 山东师范大学. 2000

[3]. 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价值观研究[D]. 王会青. 河北大学. 2013

[4]. 作为“Renaissance”与“新潮”的《新潮》[D]. 刘圆. 四川外语学院. 2010

[5].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转型时期社会改造路径与趋向[J]. 陈廷湘, 江超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6]. 五四运动的缘起、过程和意义[J]. 马玲. 决策探索(下). 2019

标签:;  ;  ;  ;  ;  ;  ;  ;  ;  

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