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和加快金融改革中农发行的定位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农论文,金融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深化和加快金融改革。农发行作为金融改革的产物,在改革中如何定位,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组建农发行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组建农发行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贯彻落实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作出的重大金融改革决策。考察吉林省农发行组建三年多来的实践,确实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一)有效地发挥了支持和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职能。一是加强了收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工作,既保证了收购资金供应,又有效地遏制了收购资金的大量流失和挤占挪用,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抑制通货膨胀,稳定改革、发展的大局做出了重大贡献。截止1997年11月末,全省收购贷款余额达446.8亿元,比1994年6月末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化金融业务分帐划转时增长1.5倍。 而且做到了老的挤占挪用贷款清理下降,新增的贷款基本上没有挤占挪用,收购贷款管理正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二是加大了信贷扶贫力度,推进了扶贫攻坚战进程。截止1997年11月末,全省扶贫贷款余额达2.9亿元, 比1994年6月末增长近3倍。农发行成为扶贫攻坚的主力军。而且改变了以往扶贫贷款“三年资金两年使用”的状况,做到了“计划早下达,项目早落实,资金早投放,贷款早见效”,加强了扶贫贷款的回收,扭转了以往扶贫贷款发放迟缓、重贷轻收、见效慢的被动局面。三是增加了开发性贷款投入,促进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革。 农业开发性贷款余额1997 年11月末达到16.1亿元,比1994年6月末增长6.7倍。加大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基础建设等方面的贷款投入,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到1997年11月末,全省各项贷款余额已达513.4亿元,是1994年6月末的2.8倍。这既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和农村经济确实需要政府以政策金融方式给予支持和保护,也说明农业政策性金融事业在我国大有发展前途。
(二)成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干预的最重要的金融调控手段之一。政策性银行是与市场经济逆向运作的一种由政府创办的金融机构,目的是解决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的缺陷,通过“看得见的手”,增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金融干预能力,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共同调节资源配置。实际上是政府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种金融保护政策的具体化。我国农发行组建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有效地发挥了宏观调控手段的作用。
(三)推动了金融改革。 我国金融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是以1994年6月末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金融业务分离、 组建三家政策性银行为标志的。三家政策性银行的组建,为人民银行办成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工、农、建、中四大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创造了条件,拉开了深化金融改革的序幕。同时,由于农发行的组建,也推动了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促进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农发行运行中的问题仍需要靠改革来解决
(一)收购贷款增长过快导致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问题。农发行组建三年多来,收购贷款增长幅度确实很大。由于农发行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导致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大量增加。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主要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一是近几年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生产创历史纪录,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对粮棉油实行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敞开供应资金,粮棉油商品价格涨幅较大,致使粮棉油收购值、储备值大幅度增加,成为农发行收购贷款急剧增加的主要因素。从吉林省看,1994年全省粮油库存总值为101亿元, 1997 年11 月末为209亿元,库存值增加108亿元,占同期收购贷款增加额的44.3%。从全国看,这个因素比吉林省高,大体占收购贷款增加额的四分之三。二是近几年来粮棉油市场调销不畅,特别是象吉林省这样的粮食购销大省,近几年粮食商品量都在250亿斤以上,而调销量每年却平均保持在200亿斤左右,使收购贷款难以做到“进贷销还”,形成老的贷款没有降下来,新的收购贷款照样增加。四是粮棉油企业因政策补贴不到位和经营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因素,亏损挂帐大量增加,硬性挤占了一部分收购贷款。1994年至1997年11月末,全省粮食企业累计亏损额达100亿元, 加上1991年3月底之前的老挂帐20.2亿元没有消化,总计为120.2亿元,占同期贷款增加额的49.3%。在这方面吉林省属特殊情况,全国约占新增收购贷款的五分之一。由上述可以看出,收购贷款增加过快,主要因素是合理的,不合理因素如粮食企业亏损增加是农发行左右不了的。从近几年货币发行的宏观形势分析,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历来是货币发行的主渠道,收购贷款增加,粮棉油库存值增加,属于正常发行,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这几年我国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物价涨幅不断回落,呈现了“高增长、低膨胀”的良好发展态势,说明货币发行是适度的。适度的货币发行,是保持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收购贷款增长过快并不等于就会导致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
(二)贷款结构不合理导致农发行职能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从农发行组建三年多的实践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确实得到了完善;加强收购资金管理,确保农产品收购既不打“白条”,又防止资金流失这一职能也发挥得很好;但在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职能却没有充分发挥。主要原因是农发行现行的贷款结构不合理,就全国而言,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高达85.3%,而各类开发性贷款却仅占8.9%。吉林省的比例更不合理。 全省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94.4%,各类开发性贷款仅占5.6%。这种倾斜的贷款结构与解决我国农业中长期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科技水平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发展后轻不足的现状很不相适应。近几年,农发行的各种开发性贷款尽管也成倍增长,但与实际需要差距很大。农发行实际上成了一家“收购银行”。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发行从一建行就存在职能定位偏误和业务范围界定不合理的问题。农发行成立时,国务院赋予的首要职能任务就是承担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收购、储备、调销、加工的资金供应与管理,把政策性资金支持的重点放在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流通环节上。这与组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是不完全相符的。由此,一方面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流通各环节业务不分性质通通纳入农发行贷款范围,造成政策性贷款夹进商业性贷款;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环节中的政策性贷款业务没有全部划归农发行经营和管理,造成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至今仍承担着一部分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顺利转轨。
(三)政策不到位导致财务经营困难。组建农发行的方案规定农发行实施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利于防止农发行的经营财政化,突出银行的属性,也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加之原定的改革政策没有完全到位,企业经营效益不好,亏损数额很大,使财务经营陷入困境。主要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向政策性企业贷款的利差倒挂,铺底资金严重不足,不良贷款比例高,收息率低,应收未收利息增加,加重了财政负担,也削弱了农发行的自我发展能力。由于农发行的财务资金与信贷资金混用,在亏损得不到财政弥补的情况下,又增加了向中央银行的借款额度。
(四)信贷资产质量低导致政策性金融风险加大。农业政策性信贷资产在1994年6月末划转前,就存在着质量低的问题,农发行组建后, 由于原定的改革方案没有按时实施到位,省以下没有设置分支机构,业务实行了两年全面代理制,使信贷资产质量并没有得到改善。1996年四季度虽然在全国增设了省以下分支机构,但由于形成信贷资产质量低是多年来积累的问题造成的,加之经营环境不利等问题,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困难很多。特别是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度本身就大,而目前农发行的呆帐准备金提取比例却与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大的差别,也不适应正常信贷风险的及时消化处理。
(五)基本条件先天不足导致业务运作艰难。农发行基本上是白手起家,特别是省以下分支机构组建后,办公营业场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要求从农行无偿划拨,但由于种种原因,致今没有正式进行操作,目前基层行的营业办公用房或是与农行挤在一块,或租赁,条件十分简陋,蕴藏着许多经营隐患。办公营业所需要的设备,由于费用紧张,装备进度也非常迟缓,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人员也普遍不足,特别是缺少信贷人员、稽核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使强化信贷管理和安全经营力不从心。
三、农发行的改革应坚持稳定、完善、提高
(一)坚持以稳定为前提。农发行目前已有2 200多个分支机构,近5万名干部职工,信贷资产的97%实现了自营, 业务经营系统初步形成,职能作用得到了初步展示。但由于农发行刚组建不久,又是个新生事物,有许多问题尚在探索之中,在加快和深化金融改革中,应适当的保持稳定,努力营造安全、高效、稳健运行的局面。一是在机构设置上要保持稳定,不宜再急于扩大增设分支机构的范围,主要精力应放在完善提高现有分支机构的服务功能上。在内设机构上,也要力求稳定,不宜急于增加。坚持走一步看一步,总结一步,逐渐进行完善,以防止改革的大起大落。二是在人员配备上,也要力求稳定,不宜急于膨胀,应做好充分的调查论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稳步增加人员。三是要巩固现有的业务,不宜进行大的调增调减。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金融业务到底如何划分和界定,需要有个认识过程。需要有一个界定的统一标准,需要有关部门协调动作,如果盲目地进行调增和调减,很可能事与愿违,造成农发行及相关国有商业银行乃至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不稳定。
(二)坚持以完善经营机制为重点。农发行组建后,有很多原定的改革措施没有到位,造成农发行的经营机制不完善,使原设计的服务功能没有完全地发挥出来。因此,要检验组建农发行这项改革举措的成败,必须首先完善经营机制,并作为农发行近几年的改革重点。一是应按规定拨足农发行的注册资本金,并通过财政注入和返还营业税等方式,逐渐达到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充足率8%的要求。 二是应按照规定的筹资渠道,允许农发行拓展筹资渠道,逐步增加多渠道资金来源,减少向中央银行贷款。三是适当提高呆帐准备金比例。应按照组建农发行的方案要求,略高于现行国有商业银行的比例提取呆帐准备金,核销以后实行差额补贴,以利于农发行经营。四是适当地降低农发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利率,提高贷款的利率,使农发行能做到保本经营,减轻财政的负担。五是微量调整贷款范围。农发行的贷款范围尽管应保持一定的稳定,但在改革的三年内,应对现有的贷款进行清理,按照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金融业务彻底分离的原则,对纯属商业性的贷款要划给商业银行,纯属政策性的贷款要从相关商业银行划归农发行,以使农发行切实担负起管理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职能作用。六是抓紧与农行的财产划转工作,并加大对农发行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尽快改善农发行的经营条件。七是加强农发行的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经营管理制度、办法,形成强有力的内部监督机制和自律机制。八是尽快制定颁布农业政策性银行法规,以便把农发行的业务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保障农发行的正当权益。
(三)要抓好提高工作。农发行的改革与发展总体应力求稳定,但稳是基础,进是目的,应坚持稳中求进,努力做好提高工作。一是要尽快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农发行目前的干部职工数量确实不足,但素质更为偏低,应首先解决素质偏低问题,调整好现有干部的结构,用好现有的干部,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以适应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二是尽快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组建农发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加强对农业政策性信贷资产的管理,因此,农发行应该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上。要通过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加强信贷管理的成功经验,力求制定出符合政策性银行管理特点的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方法措施。对老的不良贷款要制订清收计划,逐年清收;对新增贷款要严格管理,确保质量和效益。三是提高经营效益。从长远看,农发行经营必须实现保本微利,否则便会丧失经营活力。在这方面,国家在农发行的财务管理方面应给予特殊政策,农发行也要加强财务核算管理,努力增收节支,达到保本微利。四是提高国内外声誉。农发行应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以实际工作成果争取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要积极开辟国际业务,在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