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探讨论文_赵连波

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探讨论文_赵连波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山区道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导致路面的稳定性能降低,为了提升道路运行的安全性,必须要注重山区道路的排水设计。如果山区道路的排水不好就很容易造成公路路面的损坏,给公路交通带来风险。因此需要就山区公路设计中涉及到的排水以及路基等内容进行讨论,从而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

关键词:山区公路;公路路基;排水设计

引言:

山区公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其路基和路面都容易受到雨水侵蚀。其地表积水以及地下水对路基和公路表面的影响会减少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要确保山区公路使用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必须要做好相应的排水工作。然而经过我们研究发现目前山区公路路基、路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因为排水设计不到位而引发的问题最为明显。

一、设计的必要性原则

(一)必要性

山区公路长期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过多的降水会对整个山区公路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如果雨水不断地渗入到地基中还会导致地基出现沉降、翻浆或公路边坡出现滑塌的问题[1]。因此必须借助合理的设计方式帮助山区公路能够有效地实现排水的目的,使公路保持干燥以提升山区公路的使用寿命。

(二)设计原则

1.在进行排水设计时首先应当注意整个排水系统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同时应当注重其排水的效果和经济投入,充分的调动其公路周边有利的地形和自然水系,以帮助山区公路快速的排水。

2.进行设计之前必须要对施工公路路段附近的水源和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勘察,确保排水系统的设计能够与周围的地下、地上排水系统相互配合,

3.在山区进行排水设计时还需要注意降低对山坡的影响,避免因施工破坏原有的水系。选择合理的方式和有力的条件进行人工沟渠的铺设,当然为了保护环境还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对沟渠的防护和加固。如果在施工中遇到土质较为疏松的路段以及纵坡较大的排水沟则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4.在进行施工时,通常依据实际施工情况和周边的条件遵循“就地取材、质量为主” 的原则。

5.为了降低雨水对路面的破坏,我们主要以减少雨水进入路面为原则,并以排水系统为辅助,以确保整个公路路面的干燥性。

二、路基排水系统设计

(一)边坡排水

如果公路处于降水相对丰富的区域,过大的降水量会对路面产生冲击力,影响整个边坡的稳定性。大量的雨水无法快速的排除,最终淤积在路面,透过缝隙渗入到路基内,给公路路面和地基带来影响[2]。因此我们可以在路边设置截水沟来实现路面的快速排水,从而有效地改善路面出现积水的问题。但是在进行施工设计时还存在几点问题:

1.截水沟设计方式不科学,造成排水不通畅;

2.截水沟没有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导致应该设置的地方却没有设置排水沟,造成边坡受到过大的冲刷。

3.在设置截水沟时,如果没有做好防冲刷或者是防渗漏的工作就会导致边坡的稳定性降低。

4.在设置出水口时,如果设置的位置不合理也会导致公路路面边坡受到雨水的冲刷破坏地基。

改善措施:

1.针对公路路面的实际情况和降雨时的水流情况进行考察,了解水流的方向、水流最终汇集后产生的面积,从而能够为公路排水设计提供参考。

2.在进行截水沟设计时首先应当考虑到公路面遭受雨水冲刷所带来的影响,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对浆砌片进行处理。如果设计路面所在的区域的降水量较大导致冲刷力增加则可以在设计时增加截水沟的数量。从而降低公路路面受水面积,降低公路路基和路面的受侵蚀度。

3.在路堤边坡的位置进行设计时需要将截水沟的长度增加,同时使截水沟的位置远离公路土方填土所形成的边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排水设计

1.如果发现公路路面出现地下水侵蚀,则需要通过设置横向的盲沟来对地下水进行引流。

2.为了避免出现地下水进入公路地基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加入纵向盲沟,使横纵向的两个盲沟同时发挥作用。

3.如果地下水水位过低,在进行盲沟设计时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沟渠的设置高度进行调整,地下水水位如果过低则可以选择使用管式盲沟的设计方式来对进行引导。所需要的管道则需要依据实际的地下水水量以及地下水对地基的渗透量来进行计算。

三、路面排水系统设计

(一)公路表面的排水设计

排水系统的主要用途在于能够快速的排除雨后留下的积水,避免积水时间过长对路面和地基造成损坏和影响。

在对没有设置超高路段进行排水设计时,可以使用横向引流的设计方式,将路面的积水快速的引向路两侧;如果设置有超高路段的公路,则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在公路内侧采用横向引流的方式,而外侧位置用分割带和集水管将纵向排水管的水流引出去。

(二)分隔带排水系统

1.在设计时通常会将纵向的排水系统设置成为梯形盲沟,以加快排水速度。

2.增加横向排水管,加快梯形排水系统中的排水。

3.增加防渗漏层,减少雨水进入地基。

(三)内部排水系统的设计

对于公路内部的排水系统设计主要是将公路路面的缝隙、空隙以及经常出现渗漏的路面中的水进行排除,从而降低雨水对路面的侵蚀。通常使用的方式包括在公路路面边缘增加排水系统、添加排水垫层等方式。

四、综合排水系统的设计

(一)借助排水系统帮助公路路面的水能够快速的流向路基和边沟,从而减轻雨水对路面的影响。

(二)对于被截水沟截下的水流则可以借助排水沟或者是急流槽将水流引到涵洞处或者是公路附近的水域[3]。

(三)截水沟一般采用浆砌片石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快速的将水流引到桥梁涵洞处或者是附近的水域中。但是地下水则需要借助泄水流的的方式将其引入公路的边沟或者是公路区域的地下水系统中,在进行边沟施工时还需要注意防渗处理避免水流深入地基。

(四)公路路面的雨水会在流动时进入到分水层,然后通过急流槽将雨水直接引到排水沟中。

(五)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盲沟的设计方式来对地下水进行拦截,从而避免地下水上涌对公路路面造成破坏[4]。对于已经上涌的地下水则可以借助排水设施来引导它汇入到自然的地下水系中,或者是借助其他的排水系统将其排出路面。

在进行山区公路路面排水系统的设置时,我们应当依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和地质条件进行设计,同时还需要参考公路所属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只有如此才能设计出符合公路排水需求的系统设计,实现快速排水的目的,降低积水对整个公路带来的影响。

五、结束语

排水系统对山区公路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是确保整个公路稳定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排水系统良好的公路才能拥有更长的使用年限。当然我们在设计时还需要依据实际的施工环境和具体的施工条件来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防止雨水出现下渗侵蚀,有效提升山区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丹.关于山区公路排水设计的思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09):42-44+8.

[2]谢石,吴银亮.高温多雨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技术浅谈[J].中国西部科技,2010,9(32):28-30.

[3]薛海峰.一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探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2):170-172.

[4]李龙山.山区低等级公路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建设科技,2017(23):119-120.

论文作者:赵连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探讨论文_赵连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