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意识形态利益的整合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_社会改革论文

主流意识形态利益的整合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_社会改革论文

主流意识形态利益整合功能与和谐社会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形态论文,利益论文,主流论文,和谐社会建设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利益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人们利益关注的重心也从精神利益向物质利益转移,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也发生了从“价值认同”向“利益认同”的转变。面对这些转变,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些都表明,当下只有我们充分重视社会利益格局的变迁与分配,才能保证和谐社会的有序进行,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和谐社会建设中利益格局的变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利益格局从高度同质化到多样化转变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国家或集体所有制,整个社会分为工人、农民两大阶级,其他阶层都属于这两大阶级。各阶层的利益密切相关,利益格局呈现一种平均主义的同质、稳定状态。国家通过“单位制”和“户籍制”实现了国家和社会的一体化,社会分层较为简单。国家通过“单位”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家庭。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是国家控制“单位”,而“单位”控制个人的生活。计划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成员都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教育、婚姻、就业等都在国家的安排下进行。这种利益格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客观合理性,但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这种利益结构的运转是建立在国家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和大量资源投入的基础上的。战争时期形成的以政治动员的方式来发展经济的思路显然难以持久,经济和社会发展没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在当时平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个人和地方的合理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利益结构所固有的多样特点被人为地压制。

改革开放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承认个体合理的利益需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找到这种内在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1]“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利益多样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就是以利益多样化为前提的,“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更是对利益多样化的承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日趋明显,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不再与“单位”挂钩,人们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独立存在的利益主体,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依据市场信号作出经营决策。人们都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加个人财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并借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能够使各种生产要素各得其所,使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因此,多样的利益格局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二)利益关注重心从强调精神利益向关注物质利益转变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社会利益结构是建立在公有制为基础之上的,这种经济体制决定了以国家利益为重心的利益结构。在这种利益结构中,国家控制着社会绝大部分的资源因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平均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人们很少提个人利益,而片面强调精神的作用。计划经济限制商品生产和商品变换,一方面是企业依据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而不是依据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供需结构不合理,日常生活中长期存在着各种消费品的短缺现象。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片面地认为谁强调物质利益谁就是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利益关系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精神力量对物质利益具有重大反作用,片面地强调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都是不正确的。

邓小平同志曾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3]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质“匮乏”,人们的物质利益需求亟待满足。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市场化倾向明显,个人追求合法利益的行为受到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来实现自己的合法利益。物质利益原则是推动市场经济全部活力的主要原则,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财富的不断增长。而社会也以效益、利益等指标来衡量各经济活动主体的社会地位。这种利益评价机制必然激发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欲望,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奋斗热情和奉献精神。在物质利益原则的推动下,人们利益关注的重心也逐渐从精神利益向物质利益转变。

(三)意识形态领域里经历了从“价值认同”到“利益认同”方向的发展

所谓“价值认同”就是意识形态的内容在满足人民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所谓“利益认同”就是意识形态内容在满足人民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诉求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新中国成立及以后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况,使人们获得生命的尊严和安全。正是这种对人们现实利益的关注和满足才使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获得了人们心理上的认同。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片面强调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价值认同,以理想化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要求“号召”式地对人们进行政治动员和思想动员。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能自觉区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自觉建设共产主义。究其原因,这种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价值认同是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人们生活状况的鲜明对比的基础上的。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国家积贫积弱、人民受压迫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施使得人们实现了自己的利益——独立、自由和生存的尊严。人们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恰恰是来自于切身利益的实现,尽管这种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只是感性的、不自觉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个人价值和能力本位,强调社会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的实现要贯穿于个体需要的满足、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注重人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诉求方面的统一性,目的是消除“物质匮乏”的局面,终极目的还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对多样利益的承认,使得人们的主体意识觉醒,人们有了主动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动力。在多样利益面前,人与人之间不再有人身依附关系,竞争面前人人平等。平等的观念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形成新的文化观念,这种“利益认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准备。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利益是与思想、观念等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客观实在,意识形态是利益的派生物。因而,意识形态要以利益为基础,不能脱离利益而存在。

二、当前利益格局对意识形态利益整合功能的挑战

马克思认为,“如果从观念上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5]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意识形态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纵观历史,一切社会冲突的根源,归根到底都与利益有关。各利益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相互斗争并采取对抗的形式,这种对抗一旦超出社会的承受能力,必然会造成社会的分化,造成某种程度的混乱和无序,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总的说来,当前利益格局对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社会阶层分化加大了主流意识形态利益整合的难度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分化缓慢,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社会。整个社会分为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其他阶层则分属于这两个阶级之中。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意识形态中心高度重合,意识形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成为人们的日常准则。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结构不断分化,传统的工人、农民两大阶级呈现分化的趋势。改革开放前的工人阶级是一个政治性的概念,包括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国家干部及知识分子等,即除农民以外的所有社会成员。改革开放后,工人阶级成为推动我国利益群体分化重组的主导力量。内部分化了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除了传统的干群矛盾外,还有企业改革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在待分配利益一定的前提下,干群之间的分配份额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影响都远远超出纯粹的产业工人。农民阶级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成为“农民工”,当下我国一个基本事实是,农民的收入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的收成几乎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转型期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在利益导向和多元价值的影响下,社会各阶层的异质性增强,利益差异明显。比如,改革中得益的私营企业主与其他利益受损阶层的冲突;白领主要关注个人的政治参与及社会的稳定和有序;产业工人和农民则更关注子女的受教育权和个人的生存权等。不同阶层的利益差异使得意识形态领域里存在多元价值取向,有的价值取向甚至还成为社会思潮,比如消费主义等。这些多元价值倾向,有的是不合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的甚至是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这就给主流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提出挑战。

(二)现阶段的各种利益矛盾削弱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没有追求物质利益的能力和机会,平均主义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整个社会的利益矛盾处于被压制的状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人们的物质利益追求受到肯定,物质财富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日益分化,利益主体日益多样。即使在同一阶级、阶层内部每个利益主体的具体利益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同时,利益是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利益矛盾。改革实际上就是一个打破旧的利益格局,形成新的利益格局的过程,这就必然会增加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摩擦。加上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各种制度不完善及市场本身的缺陷,使得人民内部矛盾越来越突出,有时候甚至表现为直接的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益机制在人们的行为导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会导致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是强化了人们的功利意识,进而形成的功利主义倾向;二是一些人为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导致拜金主义等。一些人通过不法手段致富也伤害了人们勤劳致富的愿望,进而败坏了社会风气。改革过程中,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或者获得更多,所以围绕利益问题,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必然会不断出现。正如李克强同志所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比如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诚信危机及腐败现象等。这些利益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并不均衡,利益多样化和价值观疏离使任何思想性约束越来越失去强制力。在这种情况下,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对多样利益格局进行整合,将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矛盾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维持社会的有序运转,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一个大的时代难题。

(三)多样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思潮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时空限制被打破,宗法血缘纽带被斩断,社会也从“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契约型文化。我们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传统社会的文化体系已经被打破而新的文化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这也是当下诸多“乱象”的根源。在多种文化并存与竞争的时代,我们既要重视文化的共融,更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导向。“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决定了群体利益意识的多样性。”[6]由于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并不均衡,多样利益对未来文化的发展提出挑战。中西文化交锋,民族文化交融,古今文化交汇,主流非主流文化交织,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个人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各种价值观念激荡。一方面,网络条件下,新媒体的兴起将人们置于大众文化的浪潮中。大众文化因生活化和亲民风格客观上形成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调侃,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使得人们的生活目标物欲化。由此导致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道主义价值关怀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精神原则总是脱离群众的生活就会导致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极态度和疏离。因此,主流意识形态要拉近与民众的距离,就要对多元价值进行整合,着眼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既以民众的生活、思想作为整合的内容,又要善于引导民众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在对多元价值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

三、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意识形态利益整合功能的思路与对策

列宁认为,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利益问题涉及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否发挥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绝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能整合不同利益冲突、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并把冲突控制在有序范围内的社会。意大利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社会整合的“社会水泥”功能。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意识形态整合,引导人们利益追求的合理化,使主流意识形态处于主导地位,吸收非主流意识形态中有益部分,引导并规范非主流意识形态,使整个社会处于稳定和有序的状态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

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7]历史发展的规律表明,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时代需要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才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中,除了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之外,还有许多非主流意识形态。多样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应该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就在于思潮多元化时期,如何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多样利益格局进行整合。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够体现时代的精神,反映时代的要求,回答时代的问题。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就在于能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各种思潮,积极吸收各种思潮的积极成果,在批判中发现新问题,形成新观点,积极应对各种思潮的挑战并实现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区别于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增强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在发展中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利益整合功能。

(二)坚持一元价值导向,通过对其他社会思潮的整合实现利益的整合功能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利益的多元化反映在思想上就是人们从不同的利益角度观察和分析社会存在,进而必然会形成多元的社会思潮。因此,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主流意识形态要着眼于人的现实需求,把意识形态的理想因素与人们的现实利益有机统一。具体而言: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历史证明,社会要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下去,就要社会成员对社会有一种“共识”,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思想统一,人们的判断和行动才会有共同的基础,社会才会和谐。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人民的价值选择日趋多样,这就要在尊重利益多样化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各种思潮,规范人们的行动基础,协调社会生活。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统领整合作用,就要在坚持一元价值导向的前提下,肯定多元社会思潮存在的合理性。指导思想上一元将允许人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实现社会普遍价值的目标,即价值目标上的一元化和价值实现方式上的多样化相统一。因此,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就是把多样的价值取向加以整合,找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集合点,形成共同的价值导向。这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来教育和影响社会成员,完成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使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主流意识形态上来,形成思想共识,实现多样利益的价值整合。

(三)开展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在沟通中实现对多样利益的整合

改革开放前,在意识形态领域,对非主流意识形态都视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予以批判打击,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没有展开思想交流。毛泽东同志认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8]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沟通整合是在对话中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可见,因个人利益差别而形成的非对抗性的思想矛盾,完全能够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主流意识形态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不能依靠强力压制或排斥,而是通过积极交流,给非主流意识形态以表现的空间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批评。只有通过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才能明晰思想观念和价值原则方面的分歧,才能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能力。

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和谐社会建设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探析》。

标签:;  ;  ;  ;  ;  ;  

主流意识形态利益的整合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_社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