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TnI和NT-proBNP对稳定性慢性心衰病人的预测价值论文_陈梅英

邵阳市中医医院心内科 湖南邵阳 42220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cTnI和NT-proBNP对稳定性慢性心衰病人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稳定性CHF患者196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非慢性心衰病人1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人群NT-proBNP和cTnT的检测值差异情况和观察组不同NYHA分级患者的NT-proBNP和cTnT检测值情况。结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NTproBNP和cTn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NYHA分级的加重,NTproBNP和cTnT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 NT-proBNP和hs-cTnT可作为反映心衰病人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对于病情诊断、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情况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参考。

关键词:NT—proBNP;cTnI;慢性心力衰竭,预测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症,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出现不断增高的趋势[1]。CHF不仅让患者的身心遭受极大的痛苦,生活造成不便,而且长期性发展还可能成为急性心力衰竭或心肌性梗死,极大地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虽然目前CHF的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病人的预后情况仍较不理想[3]。由于心衰可以激活相关性神经内分泌系统,因而,可以使用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作为预测心衰的预后观察指标,如常规性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肌钙蛋白I(cTnI)[4]。然而,由于此前大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失代偿期住院病人的评估,而针对于慢性稳定心衰的病人方面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上述两项指标进行临床联合监测,探讨NT-proBNP和cTnI对稳定性CHF病人的临床预测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稳定性CHF患者196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心脏瓣膜病、甲状腺疾病、肾功能衰竭、腹水硬化以及肿瘤异位性分泌等相关性病症。其中男性患者105例,女性患者91例;年龄为36~75岁,平均年龄为(63.5±3.7)岁;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情况为:Ⅰ级45例,Ⅱ级49例,Ⅲ级49例,Ⅳ级53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非慢性心衰病人1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其中男性99例,女性97例;年龄为38~76岁,平均年龄为(64.4±2.8)岁。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人群均同期进行静脉抽血,抽取4mL,不加入抗凝剂,在高速离心机上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5min,取上层血清,采用瑞士万通Autolab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及原厂配套试剂盒进行血清cTnI和NT—proBNP检测。检测比较两组人群NT-proBNP和cTnT的检测值差异情况,同时检测比较观察组不同NYHA分级患者的NT-proBNP和cTnT检测值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应用t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当P<0.05,表示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

2结果

2.1两组人群NT-proBNP和cTnT检测值比较

本研究中,通过检测比较两组人群NT-proBNP和cTnT的检测值差异情况,发现观察组NTproBNP和cTn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由各种心脏性疾病所引起的,具有神经激素改变、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室异构等特征的一中心功能不全的综合性症状[5]。常规性CHF的临床诊断需结合相关临床表现、患者既往病史和各类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因而CHF患者病情的动态监测还要求一种更为简单,且具有特异性和较高灵敏度的临床诊断指标。脑钠肽(BNP)及其同源代谢产物NT-proBNP均由心室细胞分泌的脑钠肽前体所降解后形成的,其产生受心室壁牵引的刺激和压力所调节,可以很好地反映CHF的心室内壁病变情况[6],而NT-proBNP升高的比例较BNP高,其检测值差异情况更为显著,因而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而且NT-proBNP的半衰期较长,稳定性好,特异性和灵敏性均较高[7],因此可作为CHF早期临床检测的诊断指标。cTnT是组成肌钙蛋白三个亚单位复合物之一,它具有不对称蛋白结构,是肌肉的主要调控蛋白质[8]。cTnT正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细丝中,当心肌病情发生进展时,心肌细胞受到损伤,cTnT可从细丝中游离出来,最终进入到血液[9]。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肌细胞不断地发生损伤和凋亡,cTnT可作为一个敏感性且特异性高的心肌损伤标志物[10],因而可作为CHF病变进展的重要指标。NT-proBNP和cTnT联合检测CHF,具有高灵敏性和特异性,因此可以更为准确地评估稳定性慢性心衰病人病情的进展程度。

本研究中,观察组NTproBNP和cTn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上述指标可以作为临床实际诊断的辅助指标。而随着NYHA分级情况的加重,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升高,说明心衰病人在稳定期内,临床症状虽然趋于稳定,但心肌细胞的损伤和凋亡仍在持续进行,上述指标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监测指标。综上所述,NT-proBNP和hs-cTnT可作为反映心衰病人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对于病情诊断、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情况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钱海兰,王君俏,郁艳梅,等.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688-690.

[2]李辉腾,林超群.NT-proBNP和hs-cTnT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检测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272-273.

[3]赵勇,陈青青,郭峰,等.血清cTnT和NT-proBNP对稳定性慢性心衰病人的预测价值[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3(4):401-404.

[4]王涵,粱服泉,张杰灵,等.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8):1170-1172.

[5]吴凤丽,马晓光.联合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 和cTnI 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4,9(5):12-13.

[6]贺岩,李富荣,杜宗孝,等.血清BNP、hs-CRP、cTnI 及UA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2012,27(8):647-650.

[7]王跃荣,张栋梁,李岚,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氨基末端B 型钠尿肽与心肌肌钙蛋白I 水平分析[J].检验医学,2011,26(7):433-435.

[8]林慧铭,孙全昆,胡礼仪.慢性心衰患者血NT-proBNP、cTnT、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8(34):1965-1968.

[9]吴修宇,邓梦,黎杨杨,等.hs-cTnT 与cTnT 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热带医学杂志,2013,13(10):1255-1256,1260.

[10]林敏瑜,刘菁,辛福顺,等.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血浆肌钙蛋白I、hs-CRP检测的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4):379-382.

论文作者:陈梅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  ;  ;  ;  ;  ;  ;  ;  

血清cTnI和NT-proBNP对稳定性慢性心衰病人的预测价值论文_陈梅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