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南安市南侨医院;2福建省南安市南侨医院)
摘要:目的 研究在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精神抑郁症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精神抑郁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借助于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药疗法。结果 与对照组(75.0%)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抑郁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对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精神抑郁症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抑郁症状,优化治疗效果,因此,可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女性;内分泌失调;精神抑郁症;疗效
在临床上,女性内分泌失调精神抑郁症比较常见,以40~60岁围绝经期女性为高发人群,其典型病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性腺轴功能和卵巢内分泌功能异常,致病因素多种多样,导致患者出现情感障碍。在以往治疗该疾病时,以抑郁药物为主的西医疗法常常是首选,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起效缓慢,且疗效不持久,致使其药效难以满足治疗需求[1]。为了进一步优化女性内分泌失调精神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精神抑郁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价值,由于本研究结果基本实现了研究目标,所以,现就研究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精神抑郁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借助于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基线资料:平均年龄(52.3±7.1)岁,平均年龄病程(3.2±2.7)年;观察组48例基线资料::平均年龄(52.4±7.7)岁,平均年龄病程(3.4±2.2)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次研究切实可行。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内容为:每日早午各1次口服10.5mg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同时加服20mg谷维素(每日3次),连续用药3周。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逍遥解郁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包括:白术15 g,炙甘草6 g,茯苓15 g,女贞子15 g,薄荷6 g,当归10 g,柴胡12 g,炒麦芽15 g,白芍15 g,合欢皮15 g,仙灵脾10 g,煨姜3 g,黄柏5 g。上述药物水煎口服,1剂/d,每日早晚各口服1次。本组患者连续用药3周。
1.3 观察指标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评估两组抑郁评分,得分越低,情况越好;应用中医证候评估系统[3]评估两组症状改善情况,量表中包括神疲乏力、忧愁伤感、兴趣索然、乳房胀痛、健忘、腹胀、胁肋胀痛、性欲低下等内容,得分越低,情况越好。
1.4 疗效评估标准[4]
痊愈: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有大于90%的减少;显效:中医证候评分有60~90%的减少;好转:中医证候评分有30%~59%的减少;无效:中医证候评分无明显变化。
1.5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所获数据资料进行比照研究,分别使用(±S)与t表示、检验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并分别以率(%)与χ2对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表示、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与对照组(75.0%)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例(%)}
2.2两组抑郁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抑郁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女性内分泌失调这一因素常常是生殖系统生理变化的主要诱因,此外,女性心理异常也常常是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在临床上,促卵泡成熟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等内分泌指标的变化常常会导致女性抑郁症,这一疾病的患者常常表现为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升高和雌二醇水平的降低[5]。对于女性而言,内分泌激素异常会引发潮红、出汗、潮热、情绪波动等现象,这也是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精神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症状。
中医研究指出,女性内分泌失调抑郁症这一疾病应被划入 “百合病”、“脏躁”、“郁证”的范畴,冲任虚衰、肾气虚衰、天癸将竭是这一疾病的主要病机,久而久之,气血失和、肝失疏泄、阴阳失调、肾精不足、心神失养,从而致病[6]。在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抑郁症时,养肝补肾、疏肝健脾、调和气血阴阳是基本的治疗原则[7]。
本研究中,观察组4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逍遥解郁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经治疗,与对照组(75.0%)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抑郁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对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地调节患者的内分泌水平,改善其潮热、情绪低落等症状,缓解其抑郁水平,其原因在于,在逍遥解郁汤的药物组成中,柴胡集中于疏肝解郁;白术、茯苓、甘草能够有效地健脾和胃,并兼具益气生血的作用;当归、白芍能够有效地滋养肝血;煨姜、薄荷的药效集中于辛散升宣;仙灵脾可有效地补肾助阳;黄柏的药理作用集中于滋阴泻火;女贞子有着确切的滋补肾精的作用;合欢皮善于疏肝解郁,悦心安神[8]。傅沈康,邓雪等人[9]指出,逍遥解郁汤可以有效地调节雌激素样,确保患者的内分泌失衡状态得到有效纠正,进而能够缓解女性内分泌失调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袁征[10]对50例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精神抑郁症患者应用逍遥解郁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经治疗,50例患者中,痊愈为13例,显效为15例,好转为20例,无效为2例,治疗有效率是96.0%,与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有效率相近。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精神抑郁症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抑郁症状,优化治疗效果,因此,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谨,汪水利,李云庆等.抑郁症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7,33(1):103-106.
[2]卢宝,王鑫,马艳等.曲唑酮联合有氧运动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4):374-376.
[3]袁征.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7):2590-2591.
[4]冯璇.中医“心身同治”方案治疗绝经相关情绪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5]汪周兵,武文庆,魏燕等.女性复发性抑郁症与广泛性焦虑共病的临床特征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6):540-543.
[6]阎锐,姚志剑,韦茂彬等.女性抑郁症患者脑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特征及与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7(4):195-199.
[7]马敬,王宁.女性抑郁症患者血清激素与细胞因子表达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5,36(22):51-53.
[8]田腾飞,肖乐,胡昌清等.抗抑郁药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样本代表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5,48(2):76-80.
[9]傅沈康,邓雪,任路等.以“调五脏护肾阳”为基础的围绝经期抑郁症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2):2538-2542.
[10]袁征.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7):2590-2591.
论文作者:吴一飘1, 戴幼珠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抑郁症论文; 女性论文; 患者论文; 内分泌失调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评分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