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对策论文,产业升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2008)05-0081-04
加速产业升级的推进步伐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强烈紧迫性的重大选择。然而,这一选择面临着一个尖锐的现实性矛盾,即与产业升级重大意义普遍被认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各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在产业升级推进路径和模式的探索上却陷入了困境。例如,很多沿海地区均致力于将传统的劳动紧密型加工制造业转移出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具备发展新产业的条件,盲目的产业转移造成了短期内的经济大幅滑坡。又如,现有的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模式,很可能会导致后者对前者环境污染等诸多历史教训的大量复制。如何化解上述困境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产业升级内涵的缺陷和重构
经济实践的困境往往首先导源于经济理论的不足。产业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直缺乏系统性的理论解释,甚至于对产业升级内涵的把握,也存在着大量的分歧。
(一)产业升级内涵的缺陷
目前,我国对产业升级有不同的研究视角,从而推演出不同的内涵:①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密切相关。该视角研究的产业升级内涵是在和产业结构升级内涵的比较中得出了。主要包括:第一,“内涵同一”论,即产业升级就是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国民经济结构中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不断替代低附加值、低技术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动态优化的过程。第二,“内涵不同”论。在这里,对产业升级有不同的具体解释。有观点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比产业结构升级更细的概念。后者主要表现为不同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前者则是指一个具体产业内高附加值产品(或高价格性能比产品)不断增加的过程,即随着高附加值产品或高价格性能比产品比重的增加,一个产业不断向更高级迈进。产业升级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也有观点认为,产业升级是指单个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衰退的过程。②基于产业(或产品)内国际分工现状,以及全球价值链理论等对产业升级内涵展开的研究。有观点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企业或经济体提高迈向更具获得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包括四个方面: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部门升级等。
应该说,上述产业升级内涵各有解释力,能够不同方面与层次反映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但总体而言,这些内涵各有其内在缺陷。表现在:①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内涵同一”的论点,存在着一个逻辑缺陷:“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产业结构的升级”,即国民经济不同产业间的结构升级,如国民经济从以轻工业占主导,发展到以重化工业占主导;也包括“产业的结构升级”,即单个具体产业内部的结构升级,如产品结构升级,如钢铁产业的高附加值产品——板材比重的扩大。该逻辑缺陷经常造成产业升级研究时内涵指向模糊,易引起研究误解。②“内涵不同”的论点,进行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结构升级”范畴的区分,但它们用“产业升级”概念来概括“产业的结构升级”范畴,同时将“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并列的、同层级的范畴,意味着“产业”和“产业结构”概念的同层级,这同样存在最基本的逻辑错误。③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国际分工现状的产业升级内涵,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国际范围内单个具体产业的升级方向、路径等,但同样存在“产业”和“产业结构”的同层级逻辑问题。
(二)产业升级内涵的重构
基于上述分析,针对当前中国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和困境,从理论上重构产业升级的内涵体系非常必要。大量经典著作均表明,“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是居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企业和家计)和宏观经济的单位(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可依据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工业结构产业分类法等不同方法对“产业”进行各种分类。根据对“产业”的有关界定,人们得出了“产业结构”的定义,它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由于经典产业理论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为基础,因此,产业结构理论成为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主流理论。而现代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后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应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产业间结构的动态优化和高级化;第二,产业自身的纵深化发展,即产业深化。这就意味着,占据经典理论主要篇幅的产业结构理论并不能覆盖发展中国家的全部产业发展实践。然而,经典理论的不足和理论创新的匮乏,导致现有的理论研究不得不依赖于产业结构理论,涉及产业深化发展方面的经济实践,或者被纳入到产业结构理论展开研究,或者另辟蹊径,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来解释。
据此,笔者认为,产业升级应该在“产业”的经典内涵层面来界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不能限定于单个具体产业自身的层面。这表明,产业升级是一个比产业结构升级更高层次的概念,即产业升级包括两个不同升级方向的、并列的产业发展内容: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深化发展,前者反映了国民经济中不同性质产业的时空布局,后者反映了同一性质产业在不同时空下的存在状态。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本文不做赘述。在这里,笔者主要对产业深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展开剖析。
产业深化是指国际分工客观存在背景下,一国产业总体状态上或者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的趋势。产业深化的核心是技术进步,内生增长理论为之奠定了理论基石。产业深化概念的提出,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理论上实现产业发展伦理的平等。产业深化发展的表现形式至少包括:
第一,产品品种的增加
新增长理论表明,产品品种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事实上,对于单个产业而言,产品品种,特别是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产品品种的增加,在最终内化为经济增长源泉之前,首先成为产业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的重要表现,成为产业深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二,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新增长理论中,作为技术进步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产品质量的提高,也构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产品质量升级是厂商进行研究与开发的结果。通过技术研发,用较高质量的产品淘汰较低质量产品。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比上一代产品更多更好的服务,产品所从属的产业获得了技术集约化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内生增长。
第三,产品工艺的改进
现代经济体系中,产品生产工艺的改进、重组,或者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能够大大改善某一产业内的投入产出效率,从而促进该产业再加工程度的纵深化发展。
第四,生产价值链环节的提升
产业内,特别是产品内分工,是当代国际分工的大趋势,跨国公司的中间品贸易不断增加,跨越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垂直贸易链不断延长,每个国家或地区往往只在商品生产的特定阶段或工序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组装-营销-…”的生产价值链体系。处于高端环节的研发,内含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最高,从而附加值和市场利润率最高;而处于低端环节的加工组装,主要体现为劳动密集型,附加值和市场利润率最低。更为重要的是,高端环节的掌控者能够凭借其知识和技术的垄断,控制整个全球价值链所有环节,使较之低端环节的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依附地位,严重削弱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如何改变这种分工状态,实现生产价值链环节的提升,成为后进国家产业深化发展的重要追求目标。
二、当前产业升级的困境及其影响
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引爆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长期处于加工组装环节这一制约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隐形炸弹。随之,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税收政策的调整等一拥而上,同时,在地方政府有意识推进产业转型的压迫下,大量企业呈现连锁式倒闭,外资企业纷纷向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迁移,中国的产业升级问题骤然凸显,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一)产业升级面临的困境
根据前面对产业升级内涵的重构,中国各区域的产业升级指向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指向同时表现为既有产业的产业深化创新和迈向以第三产业重心的产业结构升级;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指向则主要表现为如何迈向以重化工业为重心的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不同区域面临的产业升级困境也表现不一。
1.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困境。
第一,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两难选择。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的推进,面临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两难选择。产业升级一般表现为“阶梯式”跃进过程。在新的产业结构或产业深化发展态势形成,即该轮产业升级发生“质变”之前,是阶段性新产业发展累积过程,而这一累积过程往往需要较长时期。累积的“较长时期”极大地增加了科技创新、社会资本是否适宜与重组等因素带来的产业升级前景的不确定性,导致产业升级推进主体风险的几何级数增长。而且,在短期内,产业升级的推进可能会造成地区GDP增长速度的下降、失业面的扩大等等。这些可能的不利后果必然会弱化人们推进产业升级的内在激励,迫使各地区选择维持现有产业状态。
第二,产业升级的目标指向模糊,缺乏战略性构想。
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的产业升级或者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导,或者以产业深化创新为主导。然而,从目前产业升级的推进实践看,很多地区在产业升级的目标指向选择上非常模糊,缺乏战略性构想。“大而全”,轻工业、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一齐上的现象普遍存在;偏重产业结构升级而淡化产业深化创新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广东某市是以电子、纺织、家具等传统产业的低端型加工制造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体,其产业升级在“究竟是以传统产业的产业深化发展为主导,还是通过全新产业的引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导”这一重大选择上,缺乏系统性论证和思考,它最终确定的产业升级方向定位——高科技研发、物流及重化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主要是基于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难度要低于产业深化创新,然而,该定位不仅缺乏新产业的发展基础,与其所属区域的产业布局和长期利益并不相符,而且,其对传统产业的产业深化创新的抛弃,不利于实现国家在传统产业的产业深化推进方面的“东部率先”,也不一定能够抑制GDP增长速度的下滑态势。
第三,产业升级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
毫无疑问,推进产业升级的最终支撑力量是企业的技术创新。然而,在传统的科技创新模式和体系下,企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重要原因之一是传统创新模式所内含的组织体系是一种由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研究系统、企业技术创新机构等多个相对独立子系统构成的分散型创新体系,相互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创新成果互不适应。因此,探索新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升级的组织形式非常重要。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产业集群是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组织形式。当然,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广泛形成了大量的产业集群,近期的“撤资潮”也正是发生于此,对此,我们应认识到,发生“撤资潮”的根源之一,是这些产业集群长期拘泥于大量加工组装型企业的简单集合,而没有发展成为创新型产业集群,我们不能因为中国产业集群的低端化而否定产业集群本身。
第四,产业升级动力模式有待于探索和检验。
目前的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活动中,政府发挥着主要的推动作用,规划与政策制定、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均透射出政府的影子,企业反而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政府主导型产业升级模式究竟能否成功?能否探索新的模式以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或者政府和企业共同主导?等等,应成为人们思索的重大问题。
第五,推进产业升级的社会资本匮乏。
尽管东部沿海地区具有较强的产业升级意识,但产业深化创新极大的难度和强度相关支撑要素的不足等,造成人们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对该方向的产业升级推进缺乏足够的价值认同,社会关系网络难以充分扩展。如何加快培育社会资本,是推进产业深化创新的关键因素。
2.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困境。
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滞后,使其本身的产业升级有着和东部沿海地区不同的特征,产业结构升级是主要方面。由于轻工业化在中国已经成为历史,包括消费需求和资源需求在内的巨大市场需求决定了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直接指向重化工业化。由此,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困境主要表现为:
首先,近期内利润(或GDP)最大化和远期内生态资源环节恶化等高昂社会成本历史教训的再现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中国的重化工业同样存在产业深化创新程度低的问题,能源和资源消耗巨大,而且,在短期内,这一状况难以得到根本性改观。这样,中西部地区对利润(或GDP)最大化的追求,很可能使其工业化进程同样经受付出生态资源环节恶化等高昂社会成本的痛苦历程。如何调和该矛盾是亟待解决的尖锐课题。
其次,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理念转变的矛盾。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理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主体功能区规划即将实施。在主体功能区下,如何使国土面积大大缩小的重点开发区承载起大规模的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亟需展开研究,这一问题对中西部地区更为重要。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本来就滞后,重化工业化又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能源和其它各类资源,重点开发区与限制开发区的有限发展空间必然和产业结构的大规模升级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
再次,产业转移和承接能力不足的矛盾。
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承接能力尚待增强,造成了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之间产业对接的困难,改变这一困境仍需时日。
(二)产业升级滞后的影响
1.产业深化创新的乏力将在一定时期内构成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
对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除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外,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产业深化创新的乏力。由于产业深化创新的乏力,《劳动合同法》实施、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税收政策的调整等因素,直接恶化了在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形势严峻,造成了该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进而向下拉动了宏观经济走势。这也是近期中国高层密集调研东部地区,寻求破解宏观经济运行难题的深层根源。
2.产业深化创新乏力将导致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成为“强国之路”的重大障碍。
尽管在较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然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报酬递增和较高经济增长速度,但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在产业结构相对稳定阶段,经济增长必然依赖于产业深化创新。因此,推进产业深化创新是增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也是驶入“强国之路”的关键所在。
3.产业升级影响着中国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
一个国家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并不完全取决于产业规模和经济规模。国际分工视角下,它们决定于该国在产业内的不同位列所产生的对整个产业的控制力,以及能否适时把握国际产业结构升级的脉搏。对前者而言,产业深化创新是关键;对后者而言,重大科技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日本在信息技术革命中落败于美国就是典型案例。
4.产业结构升级的滞后对中国的就业产生着重要影响。
人口大国,一方面决定了富裕的劳动力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主导性要素,但另一方面也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大难题——就业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是产业深化创新,还是重化工业化取向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来说,都不构成利好因素。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地,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增强一国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如何在当前工业化阶段,处理好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产业深化创新与服务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值得人们思考。
三、促进产业升级的对策
产业升级的推进程度是厂商层次个体努力、产业层次集体行动和宏观层次政府支持的共同结果。本文主要基于宏观层次的政府支持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国家产业升级战略
建立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获得了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然而,近年来的经济实践证明,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入了重新选择的十字路口。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深化创新,以及改变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化的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同时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应该成为新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产业深化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经济发展新时期,如何在主体功能区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改变过去产业升级的区域性特征,制定国家产业升级战略,实现全国产业升级的有层次、有步骤、高效率的整体推进,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建立产业升级基金体系
产业升级的最终内生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决定于需求欲望和需求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人们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具有低层次、粗放型特征,从而决定了产业结构和产业深化创新的低度化。目前,我国的市场需求呈现低层次、粗放型需求和高层面、集约型需求并存的局面。尽管国际竞争的压力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趋势,决定产业升级的加快推进势在必行,但从全国范围看,可能低层次、粗放型市场需求更占主导,这就意味着,产业升级并不是厂商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唯一途径,进而厂商缺乏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在激励。特别地,在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知识和技术的低成本外溢决定了厂商的技术创新收益并不足以弥补其创新成本,从而丧失技术创新的基本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可通过建立产业升级基金,或者通过直接给予厂商技术创新活动资金支持,或者通过支持基础性技术创新活动,赋予厂商再次技术创新平台,降低厂商创新成本,激励厂商创新行为。当然,现阶段我国已经成立了一些创新基金,如1999年启动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但总体而言,这些基金规模小、分散性强、辐射面小,带有明显的部门性和区域性特征,还没有形成支持产业升级的有效力量。因此,国家应建立产业升级基金体系,整合各类技术创新基金,打造产业升级的系统性、科学性资本支持力量。
(三)构建不仅注重长期,而且使当前宏观经济调控成为推进产业升级重要契机的政策体系
既然近期凸显的产业升级问题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那么,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应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基点,同时,现阶段的宏观经济调控应成为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从而,未来一定时期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力争能够和长期内产业升级政策体系相衔接,避免相互撞车。
(四)打造具有微观基石的国家创新体系
如前所述,传统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分散型特征。在分散型特征下,非企业研发机构同企业缺乏良性互动机制,其成果同企业的产业化应用相匹配程度较低;同时,金融市场、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等各类相关支撑机构缺乏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所反映出的研发机构、企业、相关支撑机构等互动机制缺陷,充分表明了传统国家创新体系微观基石的匮乏。总体而言,分散型国家创新体系已经成为阻碍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后产业升级推进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就是打造具有坚实微观基础的国家创新体系。
(五)产业升级社会资本的加速积累
社会资本的积累是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尽管产业升级的重大意义在经济理论层面已为人们所认识,但社会对其总体认知度和认同度尚存在欠缺。共同价值判断的缺失导致人们在产业技术创新关系网络建设上的不足。这些状况构成了我国产业升级滞后的主观因素。虽然社会资本的积累必须通过市场的内生力量来实现,然而,经济转型期,如果单纯依靠市场的自发力量,则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加速积累社会资本的目的。为此,政府应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使社会资本规模能够迅速放大,这是我国未来一定时期产业升级加速推进的基础性条件。
[收稿日期]2008-07-07
标签: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升级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产品层次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中西部地区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