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致力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学生徜徉于数学的思考中,学生闪亮起来,课堂才能精彩。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策略的引领,教学才会事半功倍,真正呈现“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学生因教师而灵动”。
一、增强导入环节的有效性
1.语言导入宜精炼,忌啰嗦。
莎士比亚曾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教师用来导入的语言如果过于复杂,学生会抓不住重点,不能很好地进入学习佳境。绝佳的导语应力求自然、巧妙、有趣、精炼,要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听之有味、欲罢不能之感。
2.情境导入宜推陈出新,忌千篇一律。
学生的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要引起学生的有意识记,就需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用新颖的导课给学生一种强烈刺激,让学生意想不到,眼前一亮,使其处于兴奋状态,营造出一种探求知识的教学氛围。如果每堂课都用相同的情境导课方式,学生会产生冷漠的态度,就用习以为常的态度来学习新知,不能有效地把新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情境导入要有情趣、有新意、有一定艺术魅力,能引人入胜,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认识的兴趣。导入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投入的状态。要注意锤炼“开门语”,精心设计课堂开始时的教学活动,这样学生一走上课堂就能进入“角色”。
二、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1.懂得放手,让学生去探究。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用在学生身上,给学生做好铺垫,提供一个平台,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品质,而这些也许是学生最宝贵、最受益的。日积月累,课堂效率自然随之而提升。
运用课上研究单,引领孩子走在积极思考、不断研究的路上,培养的是学生可以带走的教学设计力。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思考和研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提升,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记忆也更加深刻。学生从做老师制作的研究单,到自己制作研究单并进行整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可见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我们善于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学生就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构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
2.巧设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陶行知先生也非常精辟地论述过“手脑并用”的意义:“教育要‘手脑并用’。在用脑的时间,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间,同时用脑去想,才有可能去创造。”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课上,学生借助动手实践,实现了数与形的结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例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层次:
层次一:借助小棒理解63÷3。
在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借助动手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先引导学生摆出63,在摆的过程中,直观理解6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63。接着追问63÷3中的3表示什么?学生知道是平均分成3份,接着用图示来表示,直观明了,最后学生感悟到这幅图表示的就是63÷3。63÷3是数,这幅图是形,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感知这样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便于理解算式的意义。
层次二:借助小棒抽象出口算算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一环节,学生在分小棒的过程理解,第一次平均分,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表示2个十,也就是20,所以是60÷3=20;第二次平均分,3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根,表示1个一,所以是3÷3=1;最后2捆1根,表示2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21,所以是20+1=21。在动手分的过程中,学生透过直观的形,抽象出口算的算式,将外显的动作过程转化为内隐的思维活动。口算算式是数,分小棒的过程是形,将数和形再次结合起来。
层次三:借助小棒理解竖式。
借助动手分小棒的过程,直观展示两次平均分的过程,学生理解了要分层书写竖式的道理,并理解了竖式中每一步和每一个数字的意义。在探究竖式的过程中,把学具操作、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提炼贯穿起来,算法的构建自然呼之欲出。真正体现了方法只是一种形式,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思考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竖式是数,分小棒的过程是形,手脑并用,最后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竖式的模型。
这样,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棒,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表象,随着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充分运用这种表象,使得外部活动变为内部思考,借助动手实践,在形象和抽象之间架起一座过渡桥梁,把数和形结合起来,算法的构建呼之欲出。
3.角色反转,让学生当小老师。
除接受学习外,学生当小老师,角色的互换,从倾听、理解、思考到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种质的飞跃。一句“大家请看,我是这样想的”,娴熟的手势、自信的表情,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课堂教学效率也随之提升。一句“大家听明白了吗?有什么疑问吗?”同伴的讲解、相互的评价,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变得鲜活起来。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学会了质疑,敢于上台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教学《平均分》时,讲完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之后,小文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老师,如果我有5个桃子,怎样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小文的问题,打开了我的思路,也打开了全班学生的思维。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源于孩子认真地听课、积极地思考,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孩子。接着我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同学,惊喜连连,小博是这样说的:“可以先一人分两个,最后一个平均分成两半,一人一半。”多么精彩的回答。在这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数学思维被打开,这样入心的思考是何等的珍贵。这时小瑞站起来说,老师我还知道:“9个桃子,平均分给唐僧师徒4人,每人分得二又四分之一。”抓住小瑞的这个想法,孩子们用圆片在投影上分,每人分得2个后,孩子说最后一个可以平均分成4份,每人1份。多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回答,为孩子的思维点赞。
三、关注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1.善于表扬,让学生心中充满阳光。
传统意义上的表扬,多数来自教师。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对学生不仅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引领。在学生当小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慢慢会发现,学生更在意来自于同伴的评价。每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一句“棒棒棒,你真棒,花儿都为你开放!”学生的脸上便乐开了花,眼睛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要成为真正的伯乐,就需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闪光点入手,抓住数学课堂的生成,让闪光点成为学生的亮点。一句小小的表扬,也许会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斗志,也许会让学生心中充满阳光。只有学生充满自信,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提高。
2.课下经常谈心,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
下了数学课,闲暇之余,我经常问学生以下问题:这堂数学课你听明白了吗?这堂数学课你觉得有趣吗?你觉得这堂数学课哪个地方讲的有些欠缺?你觉得这堂数学课有没有吸引你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课下谈心,我掌握了学生上完数学课内心感受的第一手资料。有了这样及时的交流,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上课就有了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从内心表现出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走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研究”的路上,觉得每天都是鲜活的,都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找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正如贲友林老师所说的:“日子本来是平淡无奇的,但当我们主动赋予这些日子以特殊的含义时,这些日子就会闪亮起来。”
论文作者:王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1月总第1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学生论文; 平均论文; 数学论文; 算式论文; 数学课论文; 课堂论文; 过程论文; 《教育学》2019年11月总第19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