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怀”的社区养老服务的调研思考①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沙素英 梁英瑜
摘 要: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城市社区养老的需求,以期对社会机构改进和完善基于“关怀”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关怀 社区 养老服务
1 研究背景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老龄化问题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承载的老年人数量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快速增加,养老的财政压力日益加大,因此探寻社会养老、机构养老等已成为目前社会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利用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随机抽样一致)算法对上述空间圆弧拟合方法的拟合精度进行提升。
2 调研概括
2.1 调研对象
项目组选取街道社区的居民作为调研对象,调研对象的纳入标准主要有三点:一是年龄≥18岁,并且已就业或已退休;二是认知功能正常,无沟通障碍,可独立完成调查;三是自愿参与此次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03分,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2.2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通过入户调查、电话调查和手机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在调查前仔细说明此次调查的注意事项和研究意义,并征得被调查者的同意。对于视力和阅读理解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员请其自行填写问卷,对视力不好、理解困难、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则由调查员进行逐条解释说明并填写。
2.3 调研目标
主要目标是从老年人和子女两个视角,调查社区养老模式中对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的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对社区养老服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 调研数据分析
3.1 调研对象基本资料
图1 居民所了解的养老模式
图2 居民期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项目
图3 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的最大缺点
图4 居民选择社区养老机构时您更看重的因素
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养老服务机构大多存在人文关怀的缺失问题,在此背景下,建设基于“关怀”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具有实践意义。
很多人期望有比较好的环境和居住条件,人数达到165人之多,其次很多人关注的是医疗条件,如图4所示。
3.2 老年人养老服务项目的相关情况
通过对社区居民所了解的养老模式分析发现,大多数人对子女养老和敬老院模式比较熟悉,最高的子女养老比例可达90.86%,其中老年公寓的比例比较少,说明很多居民对这一模式并不熟悉,如图1所示。
3.3 期望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项目
(2) LB法及Yoder法四种处理下所得MWD、GMD、R0.25值基本表现为草灌乔植被>草灌植被>草本植被。
3.4 目前养老机构最大的缺点
从图3可以看出,很多人对养老机构不满意总高比例的就是对老人的关怀不够用心,也反映出目前养老机构市场的最大缺点。
3.5 期望的养老机构的服务重点
中晚唐时期,隋堤柳吟咏开始大量出现。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隋堤柳》作为同类诗歌的代表性作品,在王泠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化了其中的批判意识。
4 结论
在有效调查对象197人中,男81人(41.12%),女116人(58.88%);年龄25~55岁以上,其中25岁以下,25人(12.6%),25~35岁130人(65.9%),35~45岁36人(18.2%),45~55岁5人(2.5%),55岁以上1人(0.5%);学历分布在各个层次,高中及以下5人(2.5%),大专51人(25.8%),本科121人(61.4%),研究生及以上20人(10.1%),收入也各有不同,大部分人收入集中在5000~1万,共有106人,占比例约为53.81%;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118人为独生子女,占比有59.9%,其余40.1%的人并不是独生子女;其中75.13%的父母有退休金。
对大家比较期望的养老机构所提供的养老服务项目来看,排名比较高的是日常家政类、餐饮服务类和康复医疗类。说明很多人比较期待人性化的日常需求,如图2所示。
4.1 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开发养老服务项目
社区养老机构在开设服务项目时,应根据服务需求调查情况,开发满足养老需求的服务项目。如,特殊老人的养老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料、上门医疗、健康方案等。又如,针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可以丰富文化服务项目,如戏曲、茶艺等服务项目,提升文化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满足社区养老的文化需求。针对这一需求,可以与老年大学、老年艺术团体或组织合作,切实将精神文化服务融入到养老服务中。
4.2 加大专业人才培训与培养,提升服务质量
只有硬件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优质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优质的养老服务更需要专业的人才。目前,现有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学历、能力、态度等各方面参差不齐。养老行业的兴起,对高层次高水平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解决服务人员不足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进行:一是对现有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与服务技能,从而提高其服务水平。二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培养应用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三是面向社会招聘养老服务志愿者,通过志愿者的形式充实养老服务人员队伍。
⑧⑨Jeffrey Olick,“From Collective Memory to the Sociology of Mnemonic Practices and Product”, Astrid Erll,& Ansgar Nünning eds.,Media and Cultural Memory: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Handbook,De Gruyter ,2008,p.156,p.169.
参考文献
[1]夏敬,张向达.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对症下药”[J].人民论坛,2017(11).
[2]张国平,刘芳.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供给研究[J].经济问题,2017(12).
[3]闾志俊.“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298(2019)10(a)-210-02
DOI: 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19.210
①基金项目: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基金资助(yxkc201840)。
作者简介: 沙素英(1998-),女,安徽芜湖人,2016 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
指导教师:梁英瑜(1983-),女,山东烟台人,工商管理系主任,主要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
标签:关怀论文; 社区论文; 养老服务论文;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