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是在审计内容上对领导干部本人廉洁自律情况涉及的少,多是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情况为主。主要原因是部分审计人员不敢公正执法,怕承担风险,怕得罪人。今后审计人员要把领导干部是否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作为必审内容,敢于碰硬,不徇私情,时刻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审计的主要内容有:1、领导干部是否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2、领导干部是否违反规定借用公款、公物或者将公款、公物借给他人;3、领导干部是否私存私放公款;4、领导干部是否用公款旅游或者变相用公款旅游;5、领导干部是否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和获取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6、领导干部是否违反规定用公款购买商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7、领导干部是否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以象征性地支付钱款等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8、领导干部是否挪用或者拆借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资金或者其他财政资金;9、领导干部有无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行为;10、领导干部有无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行为;11、领导干部有无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12、领导干部有无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显失公平。

二是查账、看账多,多是就账论账,账外审计手段使用少。一般而言,账面上发现的多是些类似招待费超支、购建的固定资产未入财务账、往来款项长期挂账等常规性问题,像私设小金库、假发票、未经集体讨论处置资产和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程序上不合法等重大问题,都要靠从账外资料中获得线索,单从财务资料上是无法取得突破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账外进行的经济业务不受约束,能够随心所欲,发生问题的概率当然就比账内的经济业务高。审计人员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前,应当听取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对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干部的意见,了解被审计对象是否存在群众举报的问题,有关部门提供的重要线索往往能让审计工作事半功倍;召开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座谈会,听取群众的反映,领导干部是否廉洁,本单位群众最有发言权;检查被审单位的会议纪要,它能有效地再现领导班子的经济决策过程,对模糊不清的情况能提供重要线索,对已发现的问题可以提供佐证,对需要落实的责任问题可以准确定性;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网上信箱)和通过走访与被审计单位有经济往来的单位和个人等形式,广开视听门路以摸清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情况,以便发现审计线索。

三是基建项目审计深度不够。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单位中,有一些单位是有基建项目的,不审计这一块内容肯定是不行的,审计了又审不透。因为大部分审计人员对基建会计和基建有关的制度、法律知识掌握的较少,而基建领域又是公认的腐败重灾区,这就存在了一定的审计风险。基建项目审计要从项目的决策、选址、设计、招投标到施工管理、完工验收、财务决算和交付使用全过程进行监督,审计范围广、内容复杂、技术性强,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审计人员要注重自身的学习,自学与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班相结合,熟练掌握《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建设工程结算暂行办法》、《安徽省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规定》等有关基建方面的制度、法律知识,以提高在这方面的知识水平和驾驭基建审计的业务能力。

四是对或有事项(未决诉讼、为其他单位债务提供担保等)所可能形成的债务和未入账的借款、应付未付的招待费、会议费和基建、维修等债权债务情况关注不够。因为行政单位、大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即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对于前面所述情况而形成的债权(收入)或债务(支出),在行政、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账上是不反映的。如果审计人员不对这部分内容予以关注,将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和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今后要把这部分内容写入审计实施方案,予以审查。

五是审计评价内容过于笼统、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系统、评价标准不够统一的问题依然存在。原因就是全国目前都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规范准则。实际工作中,多数情况还只是简单地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评价代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且审计评价以定性分析评价为主,定量分析评价不完备,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未能科学合理地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在经济决策、经营管理及遵守财经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功过。经济责任审计所评价的对象是领导干部,所鉴定的内容是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最终落脚点是“评人”,关系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政策性非常强。因此,积极探索和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尤为迫切。各级审计部门应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通力协作,研究制定经济责任的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规范,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界定、评价体系,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责任界定和评价规范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部门之间的差异,确定出不同性质的部门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只要根据评价办法进行打分量化,就能确定评价等次,使审计评价更加准确直观,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直接运用创造条件,为科学合理评价领导干部的功过是非,为党委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和正确使用干部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六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还未真正落实。虽然不少审计机关制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但目前真正落实的很少。主要原因在于审计机关对经济责任审计公告的作用、意义认识不足,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担心由于涉及领导干部个人的审计结果公告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出现不稳定因素。广大审计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国家审计结果公告是现代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是干部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审计结果公布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有利于促进建立一个公开、透明、高效、廉洁政府的进程,有利于建立与完善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对于提高审计质量、推动审计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适度公开,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审计公开方式可结合工作实际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通过网站、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向社会公开;以会议宣读形式向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干部职工公开;以通报形式向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系统或更大范围公开;以公告形式向五大班子公开等其他公开形式。

七是审计人员的现有知识不能适应深化经济责任工作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内容很广,要求审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审计机关现有人员多精通财务、审计等方面知识,缺乏通晓预算、基建、金融、计算机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全方位人才,制约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要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就要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一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用人制度。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把考核评估与干部奖惩任用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审计准入准则,考核晋升机制,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不断提高;二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健全审计职业教育体系。针对不同职级、岗位和知识结构的人员,实施分层次培训,使培训工作覆盖审计干部整个职业生涯。努力培养具有综合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三要加强审计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诚实守信、内省自爱、克己慎独的职业道德观,崇尚“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理念,塑造审计人员正直向上、知耻明志的基本人格,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

标签:;  ;  ;  ;  ;  ;  ;  ;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