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吴润秋

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700

【摘 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9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0.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辨证分型;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临床上常见疾病,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慢性胃炎,临床表现胃黏膜腺体萎缩、不典型增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该病迁延不愈,西医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1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经临床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7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为(41.2±5.1)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为(6.9±1.6)年;其中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例,伴肠腺上皮化生的萎缩性胃炎3例,增生性萎缩性胃炎2例。对照组患者17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为(41.5±3.8)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为(6.1±1.3)年;其中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3例,伴肠腺上皮化生的萎缩性胃炎2例,增生性萎缩性胃炎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对于反酸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嗳气、腹胀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每次20mg,每日3次。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将患者分为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肾阴不足型。①脾胃虚寒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不思饮食、喜温畏寒、四肢倦怠、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则应以健脾温胃、和胃止痛为主。方药选择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黄芪15g、大枣10个、白芍15g、桂枝9g、半夏9g、茯苓9g、生姜9g、甘草6g。②脾胃湿热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不思饮食、肛门灼热、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脉弦。治则应以清热化湿、健脾和胃为主,方药选择清中汤加减治疗,党参12g、茯苓12g、白术9g、香附6g、 川黄5g、甘草3g。③肝胃不和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胸闷嗳气、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治则应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为主,方药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陈皮9g、柴胡9g,川芎6g、香附6g、枳壳6g、芍药6g、甘草3g。④肾阴不足型:患者多见胃脘灼痛、口舌干燥、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红、脉细数。治则应以养阴宜胃、清热生津为主。药物组成:北沙参9g、麦冬12g、丹参9g、石斛12g、香附9g、甘草3g。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情况分为痊愈、好转、无效。痊愈:患者的临床表现全部消失,经临床胃镜检查显示黏膜慢性萎缩性炎症消失。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经胃镜检查显示黏膜状态向良性转变,或黏膜腺体萎缩程度减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胃镜检查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9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0.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等特点,该病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主要病机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2]。其发病因素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情志不畅等导致脾胃失调、胃气受到瘀滞出现疼痛[3]。本研究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辨证施治,将患者分为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肾阴不足型,根据患者不同的症候采取对症的治法,灵活辨证治疗得到最佳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愈9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0.1%;充分表明了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明显,对于该病的良性逆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淑范.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7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0,23(6):1973.

[2]万清秀.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234-235.

[3]钟伟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1):81-83.

论文作者:吴润秋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吴润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