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柳书 江西省德兴市绕二中心小学
《穷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文章中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这不仅得力于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更离不开他对各种表现手法的巧妙使用,通过特色鲜明的写作方法,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人读后内心不由怦然一震。
一、环境描写做铺垫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这篇文章的环境描写两者皆有,课文一开始便让我们置身于可怕的天气之中: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而就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渔夫竟然还要出海打鱼,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让读者深深感受到桑娜家的穷苦,为了生存渔夫不惜以命相搏,可见穷到极处。
之后又有两处对于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的描写,一处渔夫的小屋“温暖而舒适”,仅仅是相对于外面的风暴而言,靠桑娜的勤劳才勉强获得的最低等的生活;一处西蒙“死的宁静”,文字表面的平静却让人感到异常的凄惨。不同的环境描写,传达出了同样的意思——穷,正因为穷,才有了后面收养两个小孩时桑娜和渔夫的一系列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活动,正因为穷,才更能让人感受到了他们收养两个小孩的美好而又善良的品质,用环境描写做铺垫,一路娓娓道来,让人倍觉真实可信,感人至深。
二、对比描写做渲染
对比顾名思义就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本文一开头便通过屋外与屋内环境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出了桑娜的勤劳能干,之后又向我们展示了西蒙临死时的平静和孩子们睡得正香甜的情形,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临时前想到的要保护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不仅如此,文章中重点描写的两个人物——桑娜和渔夫也在一一对比着,那种矛盾的心理,那种纠结的神态和动作,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他们都是同类人——虽然穷,但勤劳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这恰好应了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三、衬托描写做陪衬
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这就是衬托,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本文中也巧妙地使用了这一手法,如通过环境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桑娜和西蒙家的贫穷,也从侧面衬托出了当时俄国沙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以及桑娜和西蒙毅然收养两个孩子的美好心灵。
另外,文中有一段描写西蒙两个孩子熟睡时的情景——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其实,这里也用了衬托,用孩子的香甜衬托出了西蒙的伟大,母爱的伟大。
四、省略号来做点缀
很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视那些细小的标点,认为它们的作用不大,只不过用来表示语句的停歇而已,其实不然,如果恰当地使用好了标点,往往会让文章增色不少,本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在文中省略号出现了13次,而且表示的作用各不相同。概括一下,有以下几种:
1.表明心里活动的时断时续: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如,“古老的钟发哑的敲了十下,十一下……”
3.表示语意的跳跃或者转折。如,“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如,“我嘛……缝缝补补……”
文章通过这些省略号的运用,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桑娜抱回两个孩子后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活动,面对渔夫,她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同时也反映出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
五、正面描写做支撑
本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这一点离不开作者对于人物的精心刻画,而刻画人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其他还有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等等。本课则以正面描写为主,集中体现在了第9和24两个自然段中,对桑娜和渔夫的动作、语言、表情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真实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出了一对勤劳朴实、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夫妇的高大形象。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语言神态。在文中,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颗善良、淳朴的美好,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对于人物的正面描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六、悬念设置做线索
课文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两个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样处理,使得全文波澜迭起,扣人心弦,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且结尾留有余地,——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些问题让人遐想联翩,欲罢不能。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表现手法形式多样,不一而足,正是由于使用了大量的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内涵才得以大大丰富,表现力才得以大大提高,其艺术魅力也才得以经久不衰,《穷人》一文也是如此。
论文作者:吕柳书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西蒙论文; 渔夫论文; 出了论文; 让人论文; 两个论文; 人物论文; 环境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