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注》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在现实教学生活中,学生视野狭窄,语言匮乏,作文满是假话、空话、套话,缺乏个性与生命力。更可怕的是学生把作文当作负担,怕作文,烦作文。老师进行作文指导时也感到力不从心,累并痛苦着。如何改变作文教学高耗低能的现状呢?笔者认为可以奏响作文教学的三部曲。
乐章一 阅读积累与阅读分享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和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联,单说写作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问阅读的程度。”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阅读积累有多么重要。
让班上孩子爱上阅读。我们应引导孩子阅读、欣赏课内外书中的典型段落。班级内,设置小小图书角,让学生分组把自己的课外书带到班级,相互交流阅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图书资源组织学生阅读。坚持每日一诵、午间阅读,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组织阅读推介和心得交流。个人静读、亲子阅读、伙伴共读、师生齐读……多种形式的阅读,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习惯,使读书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状态。“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中,要求确定详读还是浏览。对于精华的部分,做好摘录笔记,摘录好词好句,摘抄优美段落,写写读书感受。孩子们长期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在阅读中学会了积累。同时让他们学到一定的表达方法,还猎取了广博的知识,何乐而不为!
小学生喜欢分享,作为老师应该给他们提供炫彩的舞台。每天利用黑板一角,让孩子自己板书新学的两个成语,喜爱的一句名言警句,背诵的一首诗词题目,向大家举荐一本课外书的名称。并在讲台前作为小老师介绍所学、所解、所背、所看、所感。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锻炼。由于每天轮流让孩子上台,一学期平均下来,全班孩子至少有三次这样的机会,当然主动积极者优先。积累的方式有很多,每节语文课前的快乐三分钟也是少不了的。让孩子自愿上台讲诉,可以是见闻、故事、笑话、朗诵、背诵都行。由于长时间坚持,尽量给与每个孩子机会,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得到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学生作文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用上引用的诗句、格言,作文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富有变化。
乐章二 命题唤醒与命题求新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不仅是拿起笔来写在纸上那一段时间的事情,……意思的发生,需要的遇到,都在动笔之前,提起笔来写在纸上,不过是完成这一工作的一段步骤罢了。有些人认为写作的工作在提起笔来的时候才开始,这显然是错误的,如果如此,写作就成为一种可做可不做的特殊事项了”。叶老的这一番话,就充分表明了提前命题作文这一教学形式的重要性了。我习惯在写作前一两星期,就把计划的作文题目告诉学生,这样做,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调动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悉心揣摩题意,有的放矢地去观察事物,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如何选材,如何谋篇,如何表达等等。尤其是对于写作能力滞后的学生,充分给予他们准备的时间,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畏难情绪。久而久之,班上学生通常会主动应战:“老师,下一次我们会写什么题目呢?”
允许学生的仿写,仿写句式,仿写开头结尾,仿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仿写环境渲染,甚至文章的布局谋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借鉴模仿写作,学生没有畏难情绪 ,反而蠢蠢欲试。记得在学习了综合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时,《忘不了的笑声》一课深深扣动孩子们的心弦。班上孩子从机械仿写到变通仿写,最后到创造性仿写。在完成单元命题作文时,他们凭借平时的仔细观察,运用生动的文笔再现了一幅幅难忘的小学生活画卷,有写笑声的,有写姿态的,有写外貌的,有写个体的,还有写集体场面的,各具个性语言特点。孩子们所写文章作为专版发表在公开刊物上,生命之花昂扬绽放。(附片段)
“相声讲究的是说学逗唱,下面为大家表演一段’花儿贯口’……百合花、翠蝶花、袋鼠花、蛾蝶花……金鱼花、龙口花、龙面花、龙头花……”听到这儿,你可不要以为到了德云社。这可是我们的副班长大人许可的拿手戏。别看她平时说话轻声细语的,可是一旦到了熟悉的相声领域,那可是嘴皮溜溜的,人称“郭德纲二号”。
——《瞧我们班的这些人》
乐章三 写作积淀与写作展示
新课标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自我认识、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每人每天都有思想起伏,情感生灭,所经历事情有时间长短与程度大小之分,很多瞬间感受如果不及时记录,将会幻化虚无。如果让孩子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将拥有丰厚的材料,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班孩子喜欢的漂流日记应运而生。班上孩子自由分组,每组四个人,取好漂流小组的名称写下誓言,选出小组长。要求每一周的周一至周四,每个孩子要写一篇日记,前面写好的孩子传给后面的孩子,后面的孩子要做好书面评价与建议,带回家中,家长也可参与。这样既做作者,又做读者,学习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周五的时候交给老师,在周末的时候,推选出佳作及进步作品,给予奖励。在老师的点评引领下,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写作风气。各组内组员依次轮流写作,每天一篇,一周一个循环。由“要我写”自然过渡到“我要写”。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每日所思、所想、所闻、所见及时记录下来。痛苦、欢笑与泪水都在为真正的写作做好思想感情的准备。在这种形式下产生了极具儿童生活气息的文章:描绘中午休息时,风撩窗帘的《风儿和我比劲儿大》;家庭全民总动员的《大战老鼠》等等。正如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应当经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得久了,自然就会巧起来,好起来的。”
当孩子的作品在全班宣读时,那喜悦的眼神让人难忘;在班级栏中展示时,那飘然的身影轻盈定格;在各级比赛获奖时,那惊喜的表情让人铭记。尤其听到班上小作家又一次发表作品,看到小作家领到稿费的艳羡目光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撞击。
论文作者:黄晓阳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班上论文; 仿写论文; 老师论文; 这一论文; 命题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