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玲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 138000
进行创新教育,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教材,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新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是一场深刻的改革。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施者,我们要探究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
一、让师生关系创新
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真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如果学生喜欢一位老师,也会对其所任教的学科产生良好的情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合作互动的教学环境,真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建立平等民主、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师生之间应是双向影响、交互作用,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教师与学生同时探讨、反思、进步,和谐共进、教学相长。教师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终身学习的信念,真正与学生同进步。合格的学历、训练有素的教学能力、严谨的教学态度、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随着新课程目标的实施,新课改的进行,信息渠道的广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教师工作,使自己在学校里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审视、反思。改善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
二、让课堂进程创新
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衔接,注重丰富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要特别注意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丰富生活和人生的体验。注重不同文体系列的学习方法,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不同文体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学生学习不同的文学体裁,也应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系列目标中都包含了学习方法的要求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举一反三,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鼓励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拘一格。不同的课程都提出了各种实践活动的要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姿。既提倡尝试各种文体的创作活动,又有组织文学社团、朗诵小说、表演戏剧、演讲与辩论、学习主持集会、演出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更有小说、戏剧、文化等的专题研究和探究学习。这些不同层次、形式不一的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自由的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课程,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让教学模式创新
语文教学要激活文字,创设形象。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语文教学要架设桥梁,领略内涵。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语文教学要放飞思绪,彰显个性。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四、让评价方式创新
语文带有强烈的情感特征和主观色彩,尤其是对文学作品,又常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新形势,我们的教学评价要纠正理念上的偏差。对于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创新,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异化了的非理性个性化,把握文本主旨,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在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要坚持原则,不要让“好”“很好”“你真聪明”“你真棒”盲目地充斥我们的课堂。完整的教育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要正视问题,从实际出发,明确是非准则,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课堂上,仅有夸奖和鼓励是不行的,不妨用“这种说法是不妥的”“我们应该这样来思考”“你要考虑到当时独特的背景”等等这样的话语点缀我们的课堂。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开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惑都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形成科学的共识。我们坚信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将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论文作者:郝春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论文; 语文论文; 学习方法论文; 课堂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