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教学

郑蓉

四川省阆中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四川阆中 637400

[摘 要] 古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极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创造出完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主观情感,因此学生在对其进行把握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对诗歌的意境进行理解和把握,在诗歌教学与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对诗歌的意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古诗教学;教学方法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财产,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怎样呢?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呢?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研究,笔者对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略有见解。

1 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古诗词,积累古诗词

(1)变身诗人,感同身受。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想要真正彻底地读懂一首古诗词,就必须了解它的作者。拉近学生和诗人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产生和诗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绪,让学生变身诗人,设身处地地去读懂这首诗词的内涵。比如在教学《行路难》的时候,诗人李白空有满腔抱负,却只是皇帝的弄臣。诗人恃才傲物之际,得罪权贵,被赐金还山。然后教师让学生来扮演诗人的角色,根据诗的内容设计符合人物性格和具体环境的对话,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让学生在表演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这一刻,李白强烈的感情变化被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1]

(2)纵情诵读,情意皆通。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反复诵读,又如何体会得出?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

(3)熟知意象,感悟意境。诗词中的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许多意象经过人们感情的长期积淀,有着独特的情感内涵。如“圆月”、“明月”,往往成为人们盼望亲友团聚,表达美好祝愿,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托。王建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苏轼于中秋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整合相关意象的诗词句,创造出该意象的一个浓重的学习氛围和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把个体的意象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

(4)巧用媒介,身临其境。古典诗词往往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在对古典诗歌的整个审美感受中,视觉、听觉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古诗词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应是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和特点,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设置相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以丰富他们对古典诗歌形象的感受,从而准确把握好诗歌的意境。

2 结合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涵

(2)乌伦古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在空间分布上,上游河段劣盖度植被面积和低盖度植被面积相互转化较为明显。1989—1998年,上中游河段劣盖度植被面积减少最为明显,而低盖度植被面积增加较为明显;1998—2002年,上、中游河段劣盖度低盖度植被面积均有所减少;2002—2006年,上游河段低盖度植被面积明显减少,而劣盖度植被面积明显增加;2006—2011年,上、中游河段低盖度、中盖度植被面积均呈上升趋势,而劣盖度植被面积明显减少;2011—2015年,上游河段低盖度植被面积明显减少,而劣盖度植被面积明显增加;中、下游河段植被覆盖面积变化较小。

3 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古诗词由于生涩难懂,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音频,继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词句一开始直接罗列出9个景物意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教师可以播放类似的视频文件,或者采用图画+背景音乐的形式,呈现出作者描述的情景,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紧紧抓住学生的目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作为点睛之笔,渗透着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出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如此教学,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官,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3]

我国古诗词种类十分丰富,每一首经典的诗词都凝结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流露的都是诗人的真情实感,古诗词描写的内容都能鲜明地体现出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阅历和社会生活的状态。因此品位古诗词,不仅是对诗人情感的品味,也是对历史的品味。诗词的创作都有真实的社会背景,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在对诗词内涵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度剖析,教师要先对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行收集整理,在课堂上将相关资料一同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深入了解。通过对创作背景及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度剖析,学生会形成独立的见解,并带着这些见解在进行诗词的学习时,就会对诗词含义更透彻的理解,也更容易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能够将诗词抒发的情感精准掌握。在体会内涵的基础上再进行学习会显著提高诗词的学习效率,也会使学生在诗词的赏析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例如在《行路难》诗词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将诗人李白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将当时李白的社会处境和创作这首诗词的心情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词中的经典词句,对诗词的含义也会有更透彻的理解。通过结合创作背景进行诗词含义的讲解,能够降低学生学习诗词的难度,对他们准确地把握诗词情感也有很大帮助[2]

4 课外延伸

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如果单纯依靠课本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讲解,自然对诗人及其作品了解得不够深、不够透,同时也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无法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要改变这一不利的状况,课外延伸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精心筛选课外延伸训练,用心指导,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

“广东海事局开展共建‘平安西江’行动,是为打造安全、畅通、绿色、高效的西江航运大通道提供安全保障的有力举措,三年建设后,我们将在西江上实现‘智慧西江、协同西江、绿色西江、文化西江和共享西江’的美好愿景。”说起共建“平安西江”行动,广东海事局通航处处长吴建生便如数家珍,作为这个行动的牵头人,他还担任着“平安西江”创建办公室主任一职。过去一年多来,他在这个岗位上矜矜业业、鞠躬尽瘁,全面督导建设行动的开展,全力协调各方力量的参与,全面分解细化具体的建设任务。看到行动开花结果,他感到由衷地高兴。

“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最早出现在大学教学中,引入中学阶段是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大量的实践需要学生同手去做.不管是电学的电路还是力学.人教版在教材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后续发展,将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做出了适当的更新,满足了当前物理教学的需求.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让语文教师带领学生遨游其中,鉴赏品味,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一定会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参考文献:

[1]毛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J].学周刊,2017(7):39-40.

[2]张平菊.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 ),2014(7):34-35.

[3]毛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J].学周刊,2017(7):39-40.

[中图分类号] H09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初中语文古诗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