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指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 8m及以上;搭设跨度 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 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 20 kN/m及以上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控制是建筑施工技术措施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由于高大模板成模面积大,所承担的荷载比普通支撑体系大幅度增加,故对其支撑体系的承载力,稳定性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对高大模板的支撑体系设计不合理,不仅使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得不到保障,而且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巨大威胁。近年来,由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大范围应用,从而因其支撑体系的失稳而导致的坍塌事故也时有发生。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杜绝因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失稳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有效可行的技术措施。作为施工管理者,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近年来的工程案例,深入剖析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成因,吸取经验教训,并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支撑体系的搭设到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及模板的拆除等每个环节做到严格的管理,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维护并作备案记录,务求万无一失。本文以作者参施的实例工程结合国家相关法规、规范、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计算、施工控制、应急预案等几个方面讨论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的控制。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支撑稳定性,施工控制,安全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物的高度和跨度不断地向高、大两个方向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不仅有巨大的承载能力,而且在结构的布置形式方面与施工建设过程都凸显了巨大的优越性。但是从近年来因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带来的安全事故可以看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导致施工质量、安全无法控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搭设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搭设,比如钢支撑体系在立杆的底部位置没有设置符合刚度要求的垫板以及没有布置提高支撑体系稳定性的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及扫地杆等。作为施工管理者,我们必须深刻剖析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成因。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设计计算、材料质量、搭设质量控制、构造措施、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
作为施工管理者,我们在从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管理时,为了保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满足施工设计的强度、刚度和设计稳定性要求,在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进行施工设计。施工管理者必须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明确每个环节最难控制,最薄弱地方,建立相关监测制度,定期进行监测与维护,消除安全隐患并进行备案。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严格把关,组建专业队伍,对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进行复核验算,并根据各杆件受力情况对支撑体系的搭设过程制定合理的搭设顺序,保证各杆件受力合理,不出现屈曲失稳,支撑体系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荷载,避免出现集中堆载等受力不合理情况,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监测,使模板均匀受力,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杆件的搭接构造、水平杆步距以及立杆间距能够满足施工结构设计的总体要求一个有效的模板支撑体系。
本文以实例工程结合国家法规、规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计算、施工控制、安全应急预案等几个方面讨论控制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性,保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
一、工程概况
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小营北路6号,总建筑面积73385m2。本工程由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开发,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本工程为北京未来19条轨道交通线路的指挥中心,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支撑、防屈曲支撑等多结构组合形式,基础形式为筏形基础。本工程地下2层,主楼地上11层,辅楼地上7层,总高为64.15m。地下二层结构层高4.8m,地下二层局部顶板厚度为500mm,地下二层局部顶梁尺寸(宽×高)为500mm×1500mm、500mm×1800mm;地下一层结构层高4.5m,地下一层局部顶梁尺寸(宽×高)为600mm×1300mm、700mm×2400mm。质量目标:确保建筑长城杯,争创鲁班奖。
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1、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界定
根据建办质〔2018〕31号文件“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即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人员水平良莠不齐,从而在对高大支撑模板的荷载进行分析时,不能获取科学的数据,不能充分考虑荷载的种类和取值,从而导致该建筑物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对于施工荷载是否超过相关规范、条文的规定值并不容易直接获得信息,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简便算法:
(1)施工总荷载简算
如果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在450mm以上时,其永久荷载+施工荷载即达到15kN/m2。简算法:35×0.45(板厚)=15.75kN/m2。
例如:荷载计算
(a)楼板混凝土自重:0.45×24=10.8 kN/m2
(b)混凝土楼板所含钢筋自重:0.45×1.1=0.5kN/m2
(c)板面及背楞自重:0.5kN/m2
(d)用布料机或混凝土泵浇筑的可变荷载:4kN/m2
(e)共计=15.8kN/m2>15kN/m2
(2)集中线荷载简算
如果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高1.2m,宽0.6m,则其形成集中线荷载即达20kN/m。简便算法:28×0.6(梁宽)×1.2(梁高)=20.16kN/m。
例如:荷载计算
(a)梁混凝土自重:0.6×1.2×24=17.28kN/m
(b)钢筋自重:0.6×1.2×1.5=1.08kN/m
(c)板面及背楞自重:0.6×0.5=0.3kN/m
(d)用布料机或混凝土泵浇筑的可变荷载:0.6×4=2.4kN/m
(e)共计=21.06kN/m>20kN/m
2、方案的选择
在模板的选型方面,经优化选择技术上可行、安全可靠、施工简便、经济适用,并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的最佳方案。本工程地下二层局部顶板厚度为500mm,地下二层局部顶梁尺寸(宽×高)为500mm×1500mm。梁、板较重:顶板施工总荷载超过15kN/m2,梁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m。
(1)顶板支撑体系
为了避免由于工人素质、操作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的不利影响,故顶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Φ48×3.5mm碗扣式钢管满堂红脚手架支撑体系。
(2)梁支撑体系
考虑梁截面宽度为500mm,为了确保模板支撑体系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便于施工,梁模板支撑体系选择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该种类型脚手架具有搭设效率高、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纵横通道等特点,故梁模板采用Φ48×3.5mm扣件式钢管满堂红脚手架支撑体系。
3、方案的设计
(1)顶板模板及支撑体系
(a)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次龙骨选用50×100mm方木,主龙骨选用截面尺寸为50×100×3mm的方钢管。
(b)模板支撑立杆纵横间距采用900mm,步距为1200mm、600mm。
(c)纵、横向扫地杆距楼面距离不大于350mm,立杆底设置垫板,垫板厚度为50mm。
(2)梁模板及支撑体系
(a)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次龙骨选用50×100mm方木,主龙骨选用Φ48×3.5mm双钢管,沿梁高设Φ14对拉螺栓固定梁侧主龙骨。
(b)模板支撑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采用900mm,沿梁宽度方向间距采用450mm,水平杆步距为1200mm、600mm。
(c)纵、横向扫地杆距楼板面距离为200mm,立杆底设置垫板,垫板厚度为50mm。
三、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计算
1、荷载计算
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相关规定分别计算支撑体系所受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标准值,再根据荷载标准值组合计算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标准值包括: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钢筋自重标准值、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可变荷载标准值包括: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及风荷载标准值等。
2、计算步骤
荷载计算后,分别对模板、次龙骨、主龙骨进行内力验算,其顺序如下:梁、板底模板的抗弯强度、挠度验算→次龙骨的抗弯强度、挠度验算→主龙骨的抗弯强度、挠度验算→支撑立杆的强度、稳定性验算。
3、梁侧模板体系的计算
梁侧模板厚度,主次龙骨尺寸、间距,以及对拉螺栓规格、间距都与墙体模板相同。在进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计算时,略去梁侧模板验算。
4、利用PKPM软件进行计算
从上面的所述可知,要想设计出经济上合理、施工起来安全可行的模板支撑体系,可从以下步骤进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最终确定。第一:选择何总类型的模板支撑体系(碗扣架支撑体系,扣件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盘扣式钢管支撑体系,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撑体系等支撑体系中选择一种);第二:模板及主、次龙骨材料选型;第三:选择支撑体系的立杆的横、纵距及横杆的步距,主次龙骨间距选择;第四:代入PKPM软件进行计算。通过软件多次试算,调整主次龙骨、立杆间距及步距最终选择经济上合理、施工起来安全可行的模板支撑体系。
四、施工控制
1、支撑体系构造要求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施工时,只通过计算满足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构造上采取加固措施,才能使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由几何可变体系变为几何不变体系,成为一个稳定的支撑体系。
(1)立杆(柱)设置
(a)为便于荷载传递,上层架体立柱应对准下层架体立柱,并应在立柱底部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b)立杆应采用对接接头,且接头位置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柱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c)梁底立杆横距应以梁底中心线为中心向两侧对称布置,且最外侧立杆距梁侧边水平距离不得大于150mm。
(d)梁底纵向立杆应以梁一端开始按纵距开始布置,另一端不足一跨处也须设置立杆。
(e)碗扣满堂架立杆顶部U形支托的顶部支撑点与顶层横杆中心线的距离不大于700mm,扣件满堂架立杆顶部U形支托的顶部支撑点与顶层横杆中心线的距离不大于500mm。立杆顶部U形支托丝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2)剪刀撑的设置
分析大多数模板倒塌事故案例原因,并不是钢管承载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钢管支撑体系失稳或杆件局部失稳造成的。钢管支撑体系失稳一般是该体系侧向变形能力不足造成的,也就是说该体系的剪刀撑数量不足或布置不合理引起的。因此在模板钢管支撑体系设计时,必须按相关规范要求设置足够的剪刀撑。
(a)竖向剪刀撑:顶板模板支撑体系外侧四周从底部到顶端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从底部到顶端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5m。梁支撑外侧在沿梁跨度方向从底部到顶端也应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o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水平杆扣接牢固。
(b)水平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部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之间距离不宜超过 8m。
(c)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3)架体的连墙、抱柱设置
(a)为了增加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在满堂红架体水平方向每3跨,竖向每2步距处,设一道水平支杆,支杆一端通过扣件与满堂红脚手架连接,另一端与墙体顶牢,如图4-1所示。
(b)在支撑体系中间有框架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设置一道抱框将架体与框架柱固定牢固,如图4-2所示。
(c)当梁模板选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板模板选用碗扣架支撑体系时,梁模板支撑体系水平杆应伸入梁两侧板模板支架内不少于三根立杆(两跨),并与立杆扣接,增加梁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4)扣件
(a)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扣件螺栓方向尽量一致。
(b)扣件螺栓的扭紧力矩应在40~65N·m之间,以防扣件未能有效承力或扣件破坏,搭设完成后应用力矩扳手进行抽查,抽检的数量为扣件数量的10%。
(c)在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施工质量控制
(1)技术保证措施
(a)施工前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编制《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公司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审核。
(b)施工前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审查,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调整方案,总监以及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实施。
(c)搭设前,施工单位方案编制人员务必向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施工技术交底。模板搭设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验收,验收合格以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2)现场保证措施
(a)施工时由施工人员在地下室楼板上弹出结构架的外边线及各立杆纵横向十字控制线,按架体平面布置图进行搭设。钢管的立杆应准确设置在定位线上,不得悬空,严格控制纵横杆、立杆及木楞间距。
(b)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立杆全部落在地下室楼板上,为了增强顶板的刚度和强度,不拆除地下室原来的模板支撑体系,局部还要加强。
(c)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与浇筑混凝土的先后和振动时产生的震动有很大的关系,严格按照专项方案指定的混凝土浇筑顺序进行浇筑。
(d)混凝土泵送时会引起支架的结构振动,故应做好减震、隔振措施。混凝土泵送管垂直方向设专用支架,在楼层楼板面上的管道可用旧的车轮胎铺垫,间距1000mm一道。
(3)保证材料合格
钢管及其配件的材质质量对整个支撑体系的安全至关重要。进场时要检验钢管及其配件的质量,并按要求备齐出场质量证明等相关文件,还须按相关规定抽样送检。钢管厚度必须达到方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尺寸及壁厚不符合方案规定及弯曲、锈蚀严重的钢管。
3、安全控制
(1)明确安全负责人
施工前明确现场模板及支撑体系施工的安全负责人,由其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在模板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督施工人员按照安全技术交底施工。
(2)控制施工荷载
操作层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及施工机械等,并设置限载警告牌。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按照指定的顺序进行,并严格按要求振捣。
(3)支撑体系验收
模板支撑体系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专项验收,并做好检查验收记录。验收合格的,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现场监督监测
(a)项目部指定专人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发现不按照方案施工的,应要求其立即整改;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b)在施工监测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支撑体系有松动、变形等异常现象,监测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值时,要立即停止施工,待采取措施排除险情后方可进场继续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c)支撑体系搭设、混凝土浇筑和拆模期间,与工程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相关区域,并由安全员现场看护、监督。
(5)模板支撑体系拆除
(a)拆除模板支撑体系时,混凝土试块强度需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相关规定,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拆除。
(b)支撑体系的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拆除时应遵循先上后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一步一清的原则;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拆除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c)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连墙件等杆件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施工期间不得拆除。
(d)拆模时要设专人指挥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作业区,拆除的模板及扣件等材料不得向下乱扔,应统一吊运。拆除模板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站在拆除的模板下。
五、安全应急预案
针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使用及拆除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高处坠物、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撞伤、架体失稳等事故伤害,在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时必须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包括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主要管理人员、架子工工长、木工工长、混凝土工长等为组员的应急小组,明确事故汇报程序,同时向应急小组讲授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及流程,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应急小组能指挥现场施工人员能根据情况进行应急处理。
结 论
笔者参加施工的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工程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施工前编制《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且由我公司技术部组织5位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经过专家论证方案可行并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由公司技术负责人以及总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后实施。杆件、扣件按品牌及进场批次抽样检测合格,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施工、监理单位联合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进行混凝土浇筑,保证本单项工程顺利完成。结合本工程成功经验,本文着重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选型、计算、稳定性、施工控制、安全应急预案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模板支撑体系的控制问题,最后提出一些自己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控制的几点看法:
1.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计算,按照规范要求根据荷载标准值组合计算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各种荷载的取值一定要与实际一致,参与计算的面板、主次龙骨、杆件等截面尺寸必须按实际取值,例如方木截面尺寸为35*85mm就应按实际尺寸取值,钢管也应按照实际进场钢管壁厚取值计算。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U托伸出和插入立杆顶部长度,以及顶层水平杆中心线与U托的顶部支撑点的距离。
2.许多工程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并不合理,对支撑体系的检查和验算都不符合规定,部分单位忽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工作,凭以往工作经验设计搭设,不按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剪刀撑等安全性构件,对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认识不足,所使用的计算简图与现场搭设情况差距较大,计算理论也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缺乏严格的推导依据。现场的薄弱环节也很少被发现,方案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差,没有严格的检查标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时,只通过计算满足要求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构造上加强措施,才能使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由几何可变体系变为几何不变体系,成为一个稳定的体系。剪刀撑、连墙件、抱柱节点等构造措施数量不足或布置不合理都可能造成支撑体系失稳或杆件局部失稳。因此支撑体系设计时,必须按相关规范要求设置足够的剪刀撑、连墙件等构造措施。
3.当技术人员的设计符合相关规范所要求的标准的情况下,仍然需要严格控制搭设质量才能保证整个使用过程不出现任何问题。而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对工人进行交底时,没有做详细安排,在一些专业技术较差施工人员的影响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如搭设数据不符合技术规程和设计方案,扣件拉紧力矩较低,不按要求搭设剪刀撑,私自减少搭设杆件,支撑体系底部地势过低易积水,局部立杆底部悬空,造成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稳定性不足;在搭设完成后,支撑体系局部堆放建筑材料,放置施工设备等,造成杆件的局部失稳,在随后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引起支撑体系的整体坍塌。施工单位必须按建办质〔2018〕31号文、住建部第37号令、京建法〔2019〕11号文的要求,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编制《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审查,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以及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高大模板支架搭设前,方案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务必对施工人员进行专技术交底。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验收,验收合格以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4.加强现场监管与监测。部分施工现场项目监管人员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认识不足,专业素养不高,现场的监管人员经常换岗位,对技术交底不熟悉,甚至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便上岗工作,对现场搭设质量未经严格检查,现场不安全部位未及时发现,造成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整体承载力降低。支撑体系的搭设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巡查监督,发现不按照方案施工的,应要求其立即整改,特别是剪刀撑等构造措施必须按方案搭设,决不能麻痹大意;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支撑体系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值,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浇筑顺序施工并指定专人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变形、松动等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加固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5.另外,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规定“立杆顶部U形支托丝杆伸出钢管顶部长度不得大于200mm”。笔者认为此条规定很不方便施工,因为现在市面上供应的无论是扣件式钢管还是碗扣式钢管,其长度都是300mm的整数倍,如果碰巧实际工程顶板(梁)下结构净高度减去模板厚度、主次龙骨截面高度以及立杆下垫板厚度后的差值为N个300mm与一个200mm以上300mm以下的数值之和的话。配完立杆后,剩下的200mm以上300mm以下数值只能是U形支托丝杆伸出长度,因为不满足规范要求,只能通过调整(增加)垫板厚度,使U形支托丝杆伸出长度满足规范,很不利于施工,建议规范对此条规定作出调整。其实这一点在已经发行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及《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15)中已经作出调整“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这样就能方便施工。同时希望《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及其他规范也作出同样的调整,避免施工中标准不统一。
以上是笔者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工程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控制的一点心得,不足之处,还有望指正。
参考文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37号)2018. 03.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2018. 05.
[3]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京建法〔2019〕11号)2019.04.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2008.12.
[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011.01.
[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2016.11.
[7]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15)2015.07.
[8] 龚建国.《高支模施工技术与安全初探》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20期
[9] 何礼生、邓斌.《高大模板钢管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管理》施工技术.2010年06期
[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北京. 2012年版
[1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安全计算软件.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4
论文作者:罗礼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体系论文; 模板论文; 荷载论文; 高大论文; 扣件论文; 钢管论文; 剪刀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