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环境;问题;解决对策
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的内在涵义
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主要针对的就是地下水问题对工程建设产生的影响,相应的工作人员可通过总结区域城市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形成规律以及储量情况等,借助先进的技术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信息支撑,从而促进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布局更为完善,一方面保证工程建设施工对周围的水文地质情况不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实现工程建设单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水、岩石地层和地质构造三大类别共同构成了工程建设地质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地质勘察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三大内容,工程建设单位可依照上述三大内容将其整合构建成一个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体系,通过管理促使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全面开展,从而促进水文地质勘察效用的最大限度发挥,为工程建设的决策阶段提供更有价值的参数指标。
二、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1、以岩土工程为例
(1)地下水环境的动水压力
在岩土地质的工程勘察中地下水环境的动水压力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该因素对于岩土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的顺利开展存在直接的影响,当地下水受人为因素而发生变化时,地下水的动水压力就会失去原有的平衡,而动水压力的变动由是引发工程建设过程中基坑突涌、管涌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岩土工程中应将地下水环境的动水压力作为一项较为重要的水文地质问题。
(2)地下水位
关于地下水位的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分别为地下水位上升和地下水位下降,首先地下水位下降对于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存在不利影响,例如在矿山开采工程中矿床流干、地质灾害的发生等问题严重阻碍着矿山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再如在建设类工程中地面开裂、地面坍塌等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地质勘察工作的安全性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从客观的层面上分析地下水位上升则会缓解上述的不利影响,但是地下水位上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质因素、水文因素等,此外地下水位上升存在腐蚀建筑物的可能性,同时相应区域的土体结构也会随之变软,最终降低了相应区域土体结构本身的承载力,为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埋下了安全隐患。
2、地质勘察中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由地下水位过高而引起的地基开挖困难的问题;由地下水位过高而引起的地下水涌出对地质勘察区域周围的土质结构产生影响;由地质勘察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工作能力以及内在的知识储备情况等因素不能够科学准确的分析特定区域的水文地质问题,最终导致地质勘察工作开展不具备科学性等。
表1 野外岩土样品采集记录表
三、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优化对策
1、做好水文地质的准备工作
相应的单位、企业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之前需要对特定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首先全面掌握工程场地的地形地貌,明确工程场地周围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地层结构;其次针对工程施工区域或者工程开采区域进行含水层的勘察,为水文地质工作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最后就是做好地质勘察工作所需设备的配置、人员的配置,明确国家的相应政策和项目需求,保证地质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开展。
2、以水文地质工作的常规要求为准则
为了保证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相关的单位、企业应结合以往的经验与地质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工作的常规要求,在全面了解工程项目基础资料的前提下,对建筑物的地下室结构、整体构造以及地基埋藏深度和建筑规模等都进行透彻的明确,这样才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分析水文地质问题的环节中能够快速的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为水文地质问题的额有效解决奠定先提条件,此外按照常规工作要求是提升地质勘察工作安全性的必要措施,也是保证水文地质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3、提升水文地质工作质量
水文地质工作质量受特定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所影响,所以勘察部门或者勘察企业需对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同时在试验与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严格使用精准度高的仪器设备,保证所获取的参数信息和数据资源具备准确性,而后相应的工作人员还应及时的做好试验数据和参数的记录,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一个系统化的数据支撑。
4、地下水位问题
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对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来说,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首先季节降雨会对地下水位的上升存在直接的影响,而基于这一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关于当地的气候、降雨情况及时的组好预警应急预案,组建抽水泵小组开展地下水转移工作和加固密封工作等。其次地下水位的下降则与人为因素和干旱有关,一般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可以从外部水源补给和深层地下水抽取两个方式改善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但是有研究数据表明当一个特定的地质结构频繁的发生水位变化,那么该地质结构的土壤将会变得稀松,所以具体的措施还需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实际的工程地质情况酌情而定。
5、金川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勘察举例分析
以往对金川矿区水文地质的研究工作基本停滞在海拔1250米标高以上,该矿区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之一就是矿区涌水问题,矿区涌水严重影响了矿山深部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分析该矿区地下水的发展趋势,对300km2以内的范围进行常规的化学取样,而后明确了金川矿区浅层地下水、大气降水的特征和规律,而后工作人员结合地层裂隙的具体形状联系导水性,最后明确金川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主要为以裂隙充水为主、局部脉状充水的矿床。
结束语
最后工程地质勘察单位、企业或者部门还需建立一个地下水位动态管理体系,借助当前的智能技术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的扩大地下水位的监测范围,以便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实际的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荣,杨永印,张阳.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因素[J/OL].世界有色金属,2019(22):291-292[2020-02-01].
[2]高绍飞.浅谈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科技风,2019(36):86.
[3]兰佑.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影响分析[J].江西建材,2019(11):78-79.
论文作者:刘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地下水位论文; 矿区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