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主要原因论文,近年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危机以来香港经济衰退并持续不景
1.经济增长急剧回落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创造了亚洲经济增长奇迹,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是,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香港经济增长幅度急剧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1991年至1995年,香港经济平均每年增长5.36%(注:许经勇:《香港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载《湖湘论坛》2002年第3期。),1998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收缩5.1%,与1997年全年实质增长5.3%形成强烈对比。1999年第二季度,香港经济开始复苏,当年经济实质增长3.0%,2000年恢复强劲增长,全年实质增长10.2%。然而,到2001年第三季度,香港经济再度下滑,全年仅能维持0.6%的实质经济增长。2002年,香港经济依旧增长乏力,全年经济增长1.5%。据《香港2003/04年度财政预算案建议》报告统计,1999年至2002年香港的平均名义经济增长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0.4%。
2.对外贸易表现不理想
对外贸易历来是香港经济增长的动力。1995年,无论整体贸易,还是转口、进口、本地出口,其增长速度均超过17%。从1997年开始,香港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出现明显下降或增长停滞。1998年香港产品出口、转口、整体出口和进口货值都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增长率分别为-10.6%、-6.9%、-7.4%和-9.6%),创下了近20年来的历史最低记录。2000年,随着经济的升温,香港对外贸易迅猛增长,增幅达16.6%。然而,2001年又陷入缩减,全年港产品出口、转口、整体出口和进口货值分别下降了14.8%、7.5%、8.4%和6.6%。
3.失业率持续居高
金融危机后,香港的失业率大幅飙升,从1997年的2.2%上升至1999年初的6.4%;随着香港经济于2000年开始复苏,就业市场渐趋缓和,到2001年初已降至4.3%,但自第二季度又回升到4.6%以上。2002年,香港失业率一路上升,上半年从1月的6.7%逐月上升到6月的7.7%,直到第三季度才略有回落,但仍然维持在7.4%的高水平,而且一直持续到2003年1月至3月。
4.财政形势不容乐观
金融危机后,香港特区政府为刺激经济,采取税收减免与扩大支出的财政政策,加上楼市不景气,政府连续四年出现财政赤字——2001/2002年度高达660亿港元,2002年4月到2003年2月的财政赤字达到667亿港元(注:《香港2002年4月至2003年2月财赤为677亿港元》。http://hk.news.yahoo.com/2003-03-31)。有人预测,如果预算收支模式不变,即使香港经济未来20年平均实质增长3%~3.5%,现有的近4000亿港元储备仍将在2008年耗尽,此后便须靠借债度日。可见,财政赤字已成为特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由于香港经济持续下滑,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2000年4月公布的《2000年国际竞争力年报》中,香港的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从1999年的第七位猛跌至第十二位,这是自香港世界排序在1995~1998年连续四年获得第三位的历史最好名次以来连续两年的大幅滑落。
香港经济持续不景的主要原因
香港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并持续不景的原因相当复杂,其中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深层次原因。
(一)外部因素
香港是典型的自由开放的经济,外界的变动对香港的经济将造成重要的影响。从外部的因素看,促使香港经济陷入衰退并持续不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
1997年,香港遭到横扫东亚的金融风暴的袭击。在这场危机中,国际机构投资者多次对香港金融体系进行了立体式的猛烈冲击。受此影响,香港的同业拆息利率一度飙升至280厘的历史最高水平,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在10厘以上的高位;香港股市从1997年8月最高峰的16673点急跌至1998年8月最低谷的6600点,一年间跌幅超过60%;香港地产尤其是大型私人住宅屋村的售价亦暴跌超过55%。换言之,港元联系汇率虽然维持不变,但港元计价资产却大幅贬值。在银行高息和严重的“负资产效应”的影响下,香港的投资、消费迅速萎缩,香港经济的各个重要环节,包括零售百货、饮食、酒楼、酒店以至旅游等,均受到严重打击。
2.全球经济衰退以及九一一事件的影响
2000年起美国经济开始收缩,而且收缩的速度在下半年进一步加快,这给香港的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和整体经济增长带来了压力。九一一事件的突然爆发,对香港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香港2001年10月的整体货物出口比上年同期下跌13.9%,其中转口货值下跌13.5%,港产品出口下跌18.1%,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最大的跌幅。更严重的是,全球经济也都陷入空前的不景之中。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1年美国的增长率仅为1.1%;而日本、欧盟和英国则分别为-0.9%、1.7%和2.3%。受此影响,香港对外贸易和内部消费再次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倒退。
3.非典型肺炎疫情对香港经济的冲击
2003年,席卷全球的非典对香港的沉重打击并不亚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逐步复苏的经济再度陷入困境。非典对香港各行业都有一定的打击,首当其冲的是旅游、酒店、航空、饮食和娱乐事业。据香港旅游业协会统计,从3月中旬至4月中旬,到港旅客只有88万人次,较2002年同期下跌了1/3(注:《SARS对香港影响之分析》。http://tw.stock.yahoo.com/2003-05-16)。这对剐刚复苏的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受旅游逆境影响,两家香港航空公司缩减了超过40%的航班,香港的酒店平均入住率从2002年同期的87%下跌至10%以下。在非典疫情的影响下,香港市民信心急剧下降,引发股市大幅下滑,曾经一度跌破8500点,是近四年以来的新低。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认为,鉴于非典的严重冲击,较早前做出的2003年经济将有3%实质增长的预测将不能达到(注:梁锦松:《非典已给香港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http://business.sohu.com/2003-05-09)。据所罗门美邦估计,2003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增长将下跌1.3%。
(二)内部因素
从内部深层次原因看,导致香港经济严重衰退并持续不景的症结主要有四点:
1.香港产业结构“空洞化”
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经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土地、劳动力资源日益短缺,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此时,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南地区拥有充足且低廉的土地及劳动力,无疑是香港制造业转移的最佳地区。从1986年至1996年,广东批准设立的属于港资的“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分别为44100多家和21900多家,合计为66000多家,至此香港90%的制造业已北移。由于企业规模小、科技力量薄弱以及港英政府的不干预政策等种种原因,香港制造业在外迁的同时未能升级转型,出现了“空洞化”趋势。与此同时,“前店后厂”模式蓬勃发展带动了香港服务业如运输、仓储、金融、保险、通讯以及旅游等行业的发展,成为香港经济的火车头。由于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缺少了制造业这一根基,香港经济变得十分脆弱,外界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香港经济的动荡。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经济积聚多年的“空洞化”的弱点充分地暴露出来。产业结构的“空洞化”引发整体经济的投机性和无根性是近年来香港经济持续不景的深层原因。
2.香港经济“泡沫化”
香港经济在8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并在1997年达到高峰。然而,伴随着香港表面的繁荣,“泡沫”在地产、股市两个市场中逐渐形成。首先是地产价格不断高估,远离价值。在港英政府的高地价政策、地产业经营日趋集中等因素的推动下,地产市场价格连年大幅上涨。据统计,香港私人住宅楼宇指数(以1989年为100)从1976年的18急升为1992年的217,从1984年至1996年,楼价平均上涨了8倍,分层工厂大厦指数由1979年的33升至1992年的146,办公楼宇由28升至131。与此同时,由于回归因素以及楼市形成空前炽热的投机炒卖风潮等的影响,在地产股和公企的带动下,香港股市一路飙升,恒生指数从1995年初的低位6967.93点大幅上升到1997年8月7日的16820点,两年半间升幅高达140%。香港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在1987年只相当于GDP的109%,1990年只有112%,到1993年居然上升到332%,这意味着香港的金融资产是实质经济的三倍。后虽经调整,但其比例在1997年8月份又远远超过300%。1998年,香港股市巨量“缩水”——跌至6000点,充分暴露了香港经济的泡沫状态。可以说,香港经济的这种“泡沫”使得原本“空洞化”的经济雪上加霜,成为近年来经济持续不景的另一个深层原因。
3.香港本地需求持续疲弱
近年来,产业转型所形成的结构性失业以及亚洲金融风暴后所出现的“负资产”使香港本地需求持续疲弱。1997年以来,香港的私人消费、私营机构投资和公营部门投资都有下降的趋势。私人消费方面,由于消费者受到失业率上升、持续的通货紧缩以及负资产效应等因素的影响,私人消费开支在1998年到达最低。1998年下半年开始复苏,但1999年中后期之后又开始下跌,2001年增加1.4%,2002年又下跌1.6%。私营机构投资方面,2000年从前期的持续下跌转为上升,2001年上升4%后,2002年下跌4.7%。这是因为机器、设备及计算机软件支出的减幅抵消了建筑业方面支出的温和增长。公营部门支出在1999年反弹后,自2000年起连续下降,主要原因是减建公屋以及优先发展铁路工程的数量逐步减少。尽管香港追随美国为挽救经济实行了六次减息,先后共减息2.75厘,但这对本地的需求,如楼市、消费和投资等,并没有起到太大的刺激作用。这是因为美元强势影响了香港实际利率的下调,减息对投资和消费的刺激作用被抵消。香港本地需求的持续减弱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复苏。
4.香港科技创新相对落后
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历年报告分析看到,科学技术指标在香港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1992~2000年其世界排序徘徊在第22到25位之间(注:翁全龙:《香港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浅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第5期。)。科技创新相对落后使香港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导致整体经济比较脆弱。长期以来,香港推行的是高地价、高楼价的“双高”政策,促使大量资金流入楼市以及股市,造成高科技产业及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香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额、研究与开发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额的比重、技术开发人力、研究机构数量等指标远远低于所有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及“四小龙”的台湾、新加坡的水平。而且,香港的教育偏重文科,投入到工科的教育经费低于文科,科学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科技人才长期严重不足。据香港资讯科技网络工程人员协会的统计,目前香港每年实际缺乏的资讯科技人才超过1.3万人,其中半数是大学学历的操作人员。这显然难以提高香港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香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香港摆脱困境的出路
香港要摆脱困境,必须重新定位,根据香港经济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措施。
1.香港产业结构需升级和转型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香港凭着自己特有的优势,成功地进行了两次产业结构的转型:第一次发生在朝鲜战争时,西方国家对内地实施禁运,迫使香港在短时间内从转口港转型为制造业中心;第二次从1978年内地改革开放起,香港把劳力及土地密集的工序迁往内地,而把增值较高的业务环节,包括设计、市场推广及贸易服务等活动留在香港,使香港从制造业基地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近年来,香港处于持续不景的困境,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大大增加,并成为特区政府以至整个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1997年10月,行政长官董建华在他的首份施政报告中明确表示:“香港工业北移,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无形之手已经向我们指出必须行走的路线。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只能向高增值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香港要走出困境并提升其在亚太地区以至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整体经济转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是必然的选择。首先,必须拓宽香港的经济基础,使香港的经济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减少香港经济过度依赖服务业而易受周边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剧烈波动,保证香港经济的稳定发展。其次,先进科技的运用和创新活动可以为香港经济增添新的动力;高附加值制造业的崛起将成为香港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香港经济重新回到较快增长的轨道。再次,经济转型有利于提高香港的竞争力,使香港在国际竞争中能站稳脚跟,甚至在某些领域能后来居上。最后,经济转型将加强香港在陆港经济合作中的独特优势,强化香港作为中外经济联系的中介地位和作用。
2.新时期下积极促进粤港合作
80年代以来,香港与珠三角地区优势互补,“前店后厂”的模式带动了香港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这一时期香港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将大大加快,为粤港合作带来新的机遇。更值得一提的是,《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安排》)的签署,为粤港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根据协议,内地不仅将给予香港原产地商品零关税优惠,而且将把对世贸组织成员所做的部分开放服务贸易的承诺提前对香港实施,这无疑会为香港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带来新一轮发展商机。在新的历史时期,香港和广东在金融服务业、物流业以及高科技行业等方面的合作将更有利于香港服务业与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优势互补,从而促进香港产业升级和转型。
(1)物流业合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向外国公司逐步开放批发、零售、运输、维修等领域。而且,根据《安排》,允许香港公司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相关的货运和物流服务。香港是国际航运中心,内地的物流行业开放将为香港与广东的合作提供新的机遇。香港与广东在物流行业的合作将有利于加强香港与作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的联系,从而将“前店后厂”模式提升到一个新阶段。
(2)金融服务业合作。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完整而发达的金融体系和大量金融人才,是国际资金进入中国内地、提供中资企业融资及上市集资的重要渠道。《安排》降低了香港进入内地的门槛,例如降低了香港银行内地分行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资格条件等等,香港金融机构可因历史及地利的关系抢占广东市场。香港与广东在金融方面的合作将大大提高粤港经济整合的程度,有利于发挥香港金融业方面的优势,从而达到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的目的。
(3)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合作。90年代中期以来,珠三角尤其是深圳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为两地产业协作的升级和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香港与深圳在高科技行业的合作为香港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提供了科技创新机制。另外,根据《安排》,从2004年1月1日起,内地市场将对香港273个税目的原产货物实行零关税。实行零关税后,香港原产地货物将拥有更大的市场,有利于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如电器、手表和珠宝等行业的发展,香港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安排》签署后,香港与广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大大加快,这会成为香港经济恢复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行政长官董建华对此表示:“我相信这将给香港复苏很大帮助,给香港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3.建立创新体系,使科技为经济转型服务
香港创新机制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港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因此,特区政府应建立新的创新体系,采取措施使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而且目前特区政府已采取了部分相应措施和政策。(1)增加科技投入。香港发展高科技,无论在资金方面还是市场方面都有足够的条件,惟独缺少有实力的科研群体。目前,香港每万名工作人员中科技人员的比例只有10名,而日本是80名,美国是78名,台湾是57名。香港应加大对高科技研究的资金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加快形成自己的科技创新队伍。目前,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要求从小学起的各级学校都要设立计算机课程,1999~2003年计划用于各级科技专业人员的计算机培训费高达29.14亿港元。与此同时,特区政府大力吸引海外优秀高科技专业人员,并采取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旨在建立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队伍以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2)加快创新技术的应用。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建立多个公营机构,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科技应用。香港工业科技中心推出了科技创业培育计划、科技转移计划、研究与发展和服务计划。政府还拨款50亿港元,作为创新及技术基金,以促进企业把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在政府的积极扶持和推动下,处在调整中的香港传统产业意识到发展高科技的迫切性,纷纷以务实的态度,采取合资、独资或并购重组等策略介入高科技领域,开发高科技产品,加快产业的升级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