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互联网 + ”; 电力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
1 “互联网 + ”的内涵
“互联网 + ”是利用网络平台,运用技术手段,采用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和传统的行业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新的领域的生态,这种生态既是开放的又是可以独立“运行”的。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融入到传统行业,涵盖家电产业、金融理财以及出行等民生领域。这行以互联网为桥梁,以传统行业为基础、以新技术为支持的新形态,通过“互联网 + ”这个桥梁将其深度融合。
2电力企业应用“互联网 + ”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且得到了普及和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生产工作中都得到了有效应用,在大程度上增强了生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电力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定的竞争力,就必须要与互联网相结合,将丰富的资源利用起来,使企业的人力管理可以更具成效性和高效性,才能进一步推动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的构建方向
3.1组织层面的匹配方向
资源学认为,互联网是一项技术,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思维的转变以及组织管理形成的。在组织层面上“互联网+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创新的推动者,所以在组织层面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转变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通过自身的影响活动来获得平行部门和上级组织的支持。同时要更好的为平行部门和上级组织提供更好的社会资源,这种创新才能对企业带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相互联系的平行部门多,这不同于与上级组织的单一关系,而是在企业内部全面实施的管理创新,因此某一个部门的支持并不能产生显著的效果。这就需要采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同平行部门和上级组织之间构建一个关系网络,通过数据匹配来平衡支撑企业的运行。
3.2 组织适应性方向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面向的是整个企业或者行业,企业是实施的主体,在技术设计过程中,工作的质量、使用和相关性都成为企业需要考虑的内容,虽然有效的技术能够为人力资源改革创造一定的价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之间的不匹配现象,这就需要企业自身来判断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发展需要互联网介入程度。对组织因素分析可以从技术、文化以及结构等方面开展,来探讨影响“互联网+ 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情景因素。在技术上正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的,组织中现有的技术水平正好反映了员工和管理者对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这为“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的普及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在文化上新生代员工成为组织成员的主力,对社交技术使用倾向更加有利于新技术的使用,其“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似乎已经成为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在结构上虚拟组织由于自身的松散性,存在着对信息技术的内生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员工层次的匹配性方向
“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的终端是员工,在实际运用中要依赖员工接受,就是说需要判断人力资源新技术应用与员工心理行为是否匹配。技术的操作性、易用性、技术的质量特征,会影响员工的使用态度,从而影响实际效果。但同时技术的应用是单纯从技术角度研究员工的行为,是脱离组织实际环境的,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的要求和影响下进行的。因此“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同样是员工个体与管理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员工通过自身文化素质来对新技术的应用进行调整。
4“互联网 + ”在电力企业人力管理中的应用
4.1优化并完善招聘工作和培训工作
电力企业要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效性,就要完善好相关信息发布渠道,同时结合互联网的应用,用最短的时间将企业信息发布和传播出去,企业的有关信息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展示。针对员工所开展的培训,要结合实际和需求,改良优化培训方式,使用在线培训的方式来培训员工,员工也能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学习,更加具有便捷性。在线培训不仅减少了人力和财力的投入,还提升了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更加有利于为企业培养有用人才,促进企业发展。
4.2 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薪资激励机制
电力企业中的薪资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主动性,使员工的工作成效转化为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前提要确保薪资激励机制具有针对性和可实行性,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电力企业要根据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还有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员工的需要和需求来制定出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薪资激励机制,并且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考核来审核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成效,与此同时,要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节和竞争氛围,以促使企业员工可以更好地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此外,绩效评价的方式也很重要,针对员工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要制定并选择有效的绩效评价方式,才能使评价结果具备公平性和科学性,通过绩效评价可以使企业员工认识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加以改善和改正。
4.3 建立移动人力资源共享型数据库
为了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步伐相一致,也为了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环境中发展,所以电力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移动人力资源共享型数据库。该信息数据库不仅可以将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共享,还能够提升电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工作过程中要是遇到困难或问题,也能够及时提出解决方法将其解决,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外,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也能将问题提交到相关的系统中,可以进行查过和反馈,使信息的处理具备高效性。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探讨,我们可知“互联网 + ”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和增强电力企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优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使得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更有成效性。只有确保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及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才能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林桐. 浅谈“互联网 + ”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人力资源管理,2018,No. 141( 06) : 471.
[2]靳亚文. 浅谈电力企业中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博览,2015: 160.
[3]黄霞,李一萍. 浅谈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教育培训[J]. 人力资源管理,2010( 12) : 39-40.
论文作者: 郑璐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互联网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员工论文; 组织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