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美学:理论框架与发展前景_城市中国论文

城市景观美学:理论框架与发展前景_城市中国论文

城市景观美学:理论架构与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前景论文,美学论文,架构论文,景观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1)04-0173-08

一、引言

1960年代以来,环境美学在西方学界兴起。1966年罗纳德·赫普本(Ronald Hepburn)发表其开拓之作《当代美学及其对自然美的忽略》,该文被认为对于环境美学的发展具有奠基意义,在此文发表之前,“该主题在20世纪哲学美学中几乎不存在”[1]。2004年卡尔松(Allen Carson)和伯林特(Arnold Berleant)合编的《自然环境的美学》(The Aesthet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出版。国内学界对环境美学往往存在着一个误解,以为环境美学主要关注的是自然环境的美学问题。2007年,卡尔松和伯林特合编的《人文环境的美学》(The Aesthetics of Human Environments)出版,在该书“导言”中,编者明确指出:“在本册编辑的关于人文环境的审美欣赏的论文,是作为我们早些时候编辑的《自然环境的美学》的姊妹集出版的。”那么,为什么要出版该书呢?编者说,因为“环境研究已经很清楚,我们不大可能找到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方,现在地球表面已经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真正的荒野地区”[2]。

这里涉及的是环境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对环境概念的理解。和国内生态美学通常理解的环境不同,环境美学所说的环境,主要是人文环境而非自然环境,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地球表面,绝大部分是人类改造过或是受到过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这些环境的核心部分是城市、乡村、工厂、牧场等人类居住和活动地域所形成的独特景观。合乎逻辑的结论是,环境美学研究的内容当然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审美欣赏,但更重要的是人文环境的审美欣赏。在人类居住和活动影响所及的人文环境中,城市环境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城市景观及其审美欣赏,值得引起我们特别关注,城市景观美学是人文环境美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城市并非现代现象,而是与人类文明史相伴,“古代几大文明都有其代表性的伟大城市,但其主体并非城市,城市文明至多可说是被汪洋大海的农业文明包围的孤岛”[3],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历史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导致世界范围的城市化,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迅速成为文明主体,城市不仅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被看作人类文明的标志,而且城市化的程度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历的过程。20世纪初期全世界约1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1975年这个数字达到37.8%,1995年达到45.3%,2006年约半数人口居住在城市,2030年这个数字将超过60%[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程度普遍较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同之处在于,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着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城市化进程。“都市化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也是现代化的一种标志。在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约占70%~80%,即使那些非城市人口,也受着城市的强烈影响。今天,第三世界的现代化,也是一个都市化的过程。”[5]城市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其辽阔的领土和庞大的人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目前只有30%多一点,13亿人口中,有近9亿人口居住在农村。而中国现代化农业所需要的农民,最多也就1亿。此外,我国的人口数量会在本世纪中叶达到最高峰,有15亿左右,这就意味着在今后几十年内,我国会有10亿左右人口要从农村迁入城市。

这导致中国城市急剧膨胀,其空间环境和物质形态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居住、就业、环境等诸多问题相继产生,其中有一个紧迫问题,因处于美学和城市理论等学科的交叉点而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城市外观的显著变化而需要我们致力于建设的城市景观美学,这已经成为我们当今学术研究中亟待填补的学术空白。根据笔者在CNKI学术期刊网和雅虎、百度等中文网页和雅虎英文网页检索的结果,以“城市景观美学”为题的相关论著尚不多见,这与当今中国快速城市化的态势极不适应。随着中国社会摆脱普遍贫困化并经温饱社会步入小康社会之后,由于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人们要求城市从宜居转向安居和乐居,从过去的功能型城市向着审美型城市转型,城市景观美学的重要价值日渐凸显,发展前景日趋广阔,其基本理论的探索和建构已经提上了当今中国美学建设的议事日程。

二、从实用走向审美

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是人文环境的核心。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城市建设必须面对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矛盾贯穿城市建设始终。从美学的观点看,如何评估城市环境本身,如何处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两者是对立的吗?能否从对立达到和谐?这是城市景观美学必须考虑的基本理论前提。近年来国内生态环境恶化招致日益广泛的批评,从这样的现实语境出发,国内生态美学研究往往致力于阐发老庄“无为”思想的现代意义,形成了一种渐趋定型化的观念,即所谓“自然本真化”,主张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从顺其自然始,到不要人为地加以干预终,结论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环境必定是有害的。

这种理解建立在对西方环境美学和生态学思想误解的基础上,与卡尔森和柏林特的观点也不吻合。就环境美学角度而言,人类的活动也参加了环境多样性的创造[2],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沉甸甸的麦穗、牧场上雪白的羊群、碧波荡漾的颐和园、北海公园的白塔,都是人类创造环境美的多样性的确证。甚至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自然没有也不可能提供人类所需要的东西,只有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最终和谐。从世界范围来看,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既有漫长的文明史,又被视为全球环境保护的理想地区,因而具有特别的典范意义。美国学者杜博斯(Rene Dubos)以法国为例阐述了这个问题:“法兰西岛大区的农业区域位于巴黎以北,人类从石器时代晚期就居住在这里,并给这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有人类居住之前,这个地区尽是森林和沼泽;若不是人类的到来,这里仍是一片蛮荒。在人类的影响下,这里已经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农田,经过改造的森林和河流、公园、园地、村庄与城镇。虽然历经战火及其他纷扰,该地区一直保持着生态上的多样性。同时,该地区也一直很富庶。从人类的角度看,该地区是越变越好的。较之一直让这个地区处于蛮荒状态,今天的一切对大多数人而言不仅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感觉上也更好。法兰西岛大区是揭示人与地球相互关系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该地区的历史发展证明了人类能够深刻地改变地球的表面而又不破坏地球。事实上,人类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能够创造新的、持久的生态价值。”[6]

这段话对法国巴黎北部地区的生态学阐释,对城市景观美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其中包括理解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中的基本原则,可以调整和校正我们的相关误解:(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不是无所作为,不加干预,而是有时候必须深刻地改造大自然的蛮荒状态;(2)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需要设法而且也能够保持自然的生态多样性;(3)从有益于人类的角度看,人工改造后的自然能够明显优于蛮荒的自然,并且越变越好;(4)从审美的眼光来看,改造后的自然能够比蛮荒的自然更加赏心悦目,感觉上更好;(5)更重要的是,人类能够深刻地改变地球表面而又不破坏地球;(6)结论是,人类因创造了新的持久的生态价值而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从城市景观美学的视角,我们还可以再补充如下内容:(7)人类能够创造独特和持久的审美价值而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8)既然在一个广袤的农业区域内能够做到这一点,在一个更小范围的城市区域内也能办到;(9)城市景观除了设法保持并能够做到自然生态的多样性之外,还需要做到也能够保持人文景观的多样性。

城市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当今城市建设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及其改变,无不和人类对于城市的理解息息相关。理解城市并不容易,因为城市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范畴,历时数千载,跨越东西方,涉及复杂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多种因素。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对于城市的理解主要是功能性的,城市被认为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7]。城市被认为包括这样几个基本要素:人口高度聚集的地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密集的地区、工业和服务业高度聚集的结果、市场交换的中心[8],这些观点主要着眼于强调城市在居住、工作和交通等方面的实用功能,而城市乐居、宜游等方面的娱乐和审美功能则未能进入我们的视野。

存在决定意识,这种理解有其客观原因。从城市的历史发展来看,早期城市是王权政治的产物,城市功能主要是行政中心或军事重镇,巍峨壮丽的皇宫和高耸厚重的城墙,作为向我们打开着的大书,就是彼时彼地的人们理解城市功能的历史诠释。工业革命后的现代城市以生产和交换为中心,20世纪中期以后的城市则迅速向着知识生产和信息集散中心的方向发展。曼彻斯特作为棉纺织工业的发祥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大工业城市的先驱;底特律作为世界汽车工业之都盛极一时;纽约作为美国金融中心对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大都市书写着人们对于城市功能的理解。

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也是这样,在城市发展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财富匮乏,不管是技术水平的制约还是城市建设资金的投入,都主要集中于城市的实用功能,即使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期,这种城市建设模式依然如此。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经历了长期动荡与战乱之后,在一个社会氛围普遍激进的大规模建设时代里,中国当代城市建设主要集中于实用功能,是不难理解的。根据普列汉诺夫的观察,革命对于同时代人的审美意识有着特殊的影响,内容取代形式,政治取代艺术,功利取代审美,成为革命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9]。在中国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激进时代,妇女不打扮是一种时尚,新的审美观念尚未成型,历史传统的审美趣味受到激烈排斥,对于审美形式外观的任何追求都被认为是与历史上的剥削阶级相关联的陈腐趣味,为革命所不容。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想要从审美的视角系统和深入地思考城市景观,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随着当今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建筑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城市建设正在从实用功能越来越多地向审美功能提升。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城市个性的自然属性

自然环境的观赏性建立在自然界生态景观多样性的基础上,人文环境的观赏性则建立在人文景观多样性的基础上,而城市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是紧密联系并相互依存的,因为城市的基本特征在于,人类是在自然原生地貌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人文景观,城市中的自然与人文、原生景观与再造景观不可分割。由此决定了城市景观的基本特征在于,不同的城市应当有着自己的独特景观即审美的形式外观,由此构成了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城市景观多样性有待于人们意识到城市的独特个性。现在中国的城市景观往往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因为许多城市使观赏者产生一种审美心理即“熟能生厌”,类似或雷同的审美对象反复地多次观赏,必然会使观赏者产生厌倦感,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是求新求异求变,而当代中国的不少城市景观恰恰令人感到失望,往往是中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大城市模仿香港和纽约。现在国内许多城市斥巨资建设起来的城市广场、绿地、建筑,如出一辙,单调乏味,难以令人产生美感。

按照康德的观点,艺术与自然的第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艺术是人的创造物[10]。而城市从来就不是纯客观的东西,它作为人的创造物,经过了人的心灵化,历经数千年发展到今天,从早期较为简陋的小镇发展到今天的大都市,包括建筑、道路、桥梁、公园、广场在内的城市景观,早已不再停留于粗陋的实用阶段,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当今中国城市中层出不穷的街心花园和城市雕塑,就是我们正在努力将城市艺术化的确证。艺术贵在独创,亦步亦趋的模仿和简单的复制是艺术的大忌,艺术的生命在于独特鲜明的个性。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我们很容易发现,威尼斯是水城,曼谷是佛教城,洛杉矶是电影城,世界许多著名城市都有强烈鲜明的个性,不同城市之间相互区别的艺术个性既包含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也包含了人文景观的多样性,两者的有机统一是构成城市景观美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此反观我国当代城市建设,在步履蹒跚追逐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程中,省城模仿京城,地级市模仿省城,乡镇模仿县城,许多城市丧失了自己的宝贵个性而沦于平庸,难具迷人风采。

尽管城市景观是人工建造而成的,但一座城市的个性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却不是人们随心所欲地赋予的,而是必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包括城市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历史上承传下来的文化艺术传统等多种因素规定了城市个性。特定的地理环境因素,也就是原生自然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个性,并构成了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威尼斯因四面环海必须是水城,拉萨作为世界著名的高海拔城市只能是日光城,两座城市的自然风貌迥然不同,这是特定和先在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美国学者理查德·哈特向(Richard Hartshorne)在《地理学的性质》中使用了primitive landscape一词,指人类进入之前某个地区的原生自然景观,是一个地区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具体解释为地球外部可见的、可触摸的表面,包括植被、裸露的土地、冰雪、水体[11],具体说来,原生自然景观的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植被、水源、交通位置等,这些对于生命的产生和形成以及人类的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直接决定着城市风貌外观。

城市必须在原生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造,这是不可选择和更改的,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城市的外观形态。重庆是山城,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道路或盘山蜿蜒而上,或由桥梁和隧道组成。坐落于华北平原的北京,数百年来的城市景观是平面展开的紫禁城、胡同,平坦笔直的东西长安街和一望无际的天际线,与重庆天然地形成了极大的差别。中国传统美学有一个重要概念叫“江山之助”,《文心雕龙·物色》说:“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缺,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这里以屈原为例明确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学的直接作用,由于城市景观越来越成为一种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公共艺术,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讲,人类建造城市景观过程中,“江山之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正在超过而且将远远超过诗歌、小说、电影等文艺创作。

和自然景观不同,由于城市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人类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城市景观有着强烈影响,即使是原生自然景观,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必须通过人类活动这个环节才能对城市发生作用。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居住、工作和休息,决定了城市景观必然以人文景观为主导,主要部分包括住宅、写字楼、歌剧院、电影院、学校、医院、教堂等建筑物以及道路、桥梁、公园、交通工具和城市绿化带等公共设施。如果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城市景观受到当地原生自然景观深刻的和强有力的制约而形成不同的城市风貌,天然地具有鲜明个性,那么,当今发达的科学技术使城市景观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能够贯彻和实施人们的主观意图,人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摆脱当地原生自然景观的束缚,很方便地推掉山丘,填平湖泊,使不同城市之间的雷同和复制变得更加便利。

这些变化了的条件对城市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约束自己的主观随意性,自觉增强对城市个性的把握和认识。先在的原生自然景观构成了城市个性的自然属性,城市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要充分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并在和其他城市的比较中彰显自身特色。重庆是著名山城,成都是内陆平原城市,广州是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在原生地理环境方面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城市个性的自然属性及风貌外观的基本定位,理应从这些方面加以把握,努力寻求城市建筑、公路等人文景观与山水江河、平原大海等原生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谋求城市景观的进一步规划和发展。如果仅凭执政者的个人好恶搞政绩工程或面子工程,对城市个性的自然属性加以扭曲、阉割甚至背道而驰,将会给城市的未来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四、城市个性的社会属性

如果说先在的原生自然景观构成了城市个性的自然属性,那么历史文化积淀则构成了城市个性的社会属性。城市之所以成为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除了地理因素作用外,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除了少数像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大多数城市都有较长的历史,包含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淀。如果说在美国这样的历史不长的国家,华盛顿、费城、旧金山、纽约等不少城市尚且有着令人珍视的历史文化积淀,那么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许多城市更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历史文化积淀构成了城市个性的重要社会属性。历史文化积淀在城市景观中主要体现为历史遗迹,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及其附属物如道路等固态的文化遗产,这是城市景观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包括西安的古城墙、银川的伊斯兰教堂、北京的四合院,也包括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甚至天坛公园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松树。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与中国的城市化同步进行,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小城镇要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要建大城市,大城市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往往几年之间,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城市改造换容过程中,新城与旧城、珍贵的古建筑与新兴现代建筑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当今中国城市建设中迫切而重要的问题。

杜牧《阿房宫赋》云:“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由于频繁的战争等因素,无数遗迹被破坏毁损,现存的历史遗迹尤为珍贵。现在许多城市热衷于搞仿古建筑,以仿古建筑取代真正的古建筑,真正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被成片拆除,拙劣的仿古建筑不断拔地而起,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仿古一条街。这有着复杂的原因,包括现实利益驱动和缺乏必要的政策法规的体制性约束等,但从审美角度讲,城市建设者审美素质低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城市是一切艺术的典范”[12]97,城市景观是城市建设者审美素质物态化的展示,从更广阔的范围来讲,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民族素质的高低,不可等闲视之。

德谟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从新兴建筑自身来看,建设者应努力寻求新兴建筑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艺术形式外观,而不是去简单地模仿古代建筑,古代建筑是与该时代的审美趣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用今天的水泥柱子去复制当年的木制建筑,不能给人同样的审美感受,即使是同样材料的质地外观,也难免给人东施效颦之感,雕梁画栋的繁复装饰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士大夫阶层的闲适心态相适应,却并不适合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所要求的简洁明快。

仿古建筑尽管看上去外表光鲜,但仅仅是赝品而已,这些拙劣的假古董和外表破旧的历史遗迹根本没有可比性,对城市景观的伤害是持久性的。一座城市不能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它还应保存一系列重要的历史遗迹,这才是一座城市看得见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城市可以触摸的灵魂,具有无可替代的珍贵文物价值,包含了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可以抚慰人们的心灵,这种审美心理就是怀旧。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愈是生活在现代化高度发展的国家,人们的怀旧心理就愈加强烈。

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统一,对城市景观的观赏也是如此。当人们徜徉在年代久远的街道,抚摸那已经褪色的厚厚的红漆大门,明亮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树荫,在无数行人踩踏而磨得发亮的石板路上留下斑驳的投影,凝望破旧的墙头随风摇曳的青草,会产生一种时光倒流的奇异感觉,仿佛置身于久已消失的历史时空之中。这就是为什么在城市旅游中,对古代建筑及古老街区的观赏与游览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只有在参观历史遗迹时才能得到这样的审美享受,这种感受是任何完美的现代建筑或古代建筑的精致复制品不可替代的。

我们还必须看到,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新建城市景观并非完全矛盾和彼此对立,两者还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如果处理得当,在保存古老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另辟新兴建筑,也能做到和谐统一,对一座历史名城来讲,两者缺一不可。印度首都新德里就是一个新旧城市结合的范例,旧德里是一座保存下来的古城,印度历史上7个王朝在此建都,新德里位于旧德里城外西南,始建于1911年,完工于1931年,是独立后印度的首都,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花园城市,新旧德里融合为一个不失传统的现代都城。印度这种在旧城之外再建新城的做法,可能比大规模改造旧城的苏联经验更适合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的国情。

没有任何新建景观的历史城市,尽管传统厚重,但看上去更像是死气沉沉的历史断片。没有任何历史遗迹的新兴城市,尽管充满活力,但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风貌,应当做到历史感与现代感的统一。从理论逻辑上讲,这种现代感不是与该城市历史文化传统无关的东西,而是长期积淀下来的悠久历史感的继续延伸,需要我们探索并把握该城市的历史内涵。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思想专制和政治独裁下,文化的多元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但由于中国广袤的疆域和族裔的多元性,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依然保存着自己的一些鲜明特点,并在城市的历史遗迹中得以体现。在我们走向民族复兴、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如何理解和把握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设法保持和进一步发展这些特点,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却并未引起重视的重大课题。

北京拥有长期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紫禁城,拥有开中国现代文化风气之先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与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城市和远东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相比,其历史文化内涵有着明显和深刻的差异,但就北京城而言,这种内涵无论在古建筑的保护还是现代建筑的新建中,都远没有得到足够和相应的体现。1950年代以来由于缺乏对北京城市个性的准确定位,盲目追求现代化城市景观,导致大量老北京胡同被拆除,承载着古老历史的城墙早已不见踪影。乌鲁木齐市区毫无个性的建筑与街道比比皆是,伊斯兰文化风格并未得到凸显。上海在近现代深受西方商业文化影响,以外滩为中心形成了著名的“海派”文化,尽管历史短暂,但近百年的历史文化景观却相对保存完好,构成了上海城市景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石。拉萨宏伟的佛教庙宇布达拉宫是该市的代表性建筑,拉萨的高原特色和藏族文化景观,一直深受中外游客迷恋。

我们很容易观察到,不同的文化、宗教和艺术传统对城市景观有着直接影响,因为城市景观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景观,和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荒野是全然不同的。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地区的城市,以伊斯兰文化为主导的阿拉伯国家的城市,和基督教文化支配下的欧美城市,城市景观有着重大差别。在前工业社会,由于技术发展缓慢,多数城镇的发展允许人们采取深思熟虑的行动,缓慢的岁月更替,稳定的传统力量,不适宜的建筑样式与城市整体风貌,经过仔细考虑或由于气候关系等多种文化或自然原因被淘汰,最终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不同城市景观,具有文化多样性的城市得以发展起来[12]84。随着现代社会时间节奏的不断加快,建筑技术不断发展,交通状况迅速改变,使得人们可以不必理会甚至轻易抹去城市景观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不考虑气候的差异,可以不考虑文化的不同,造成了我们近几十年来的城市景观越来越走向标准化的模式。

纽约发生“9·11”恐怖袭击以来,文化多样性引发学界热议,但城市景观作为物态化的文化,如何保持其文化上的多样性,具体地讲,相对于国外强势文化如西方而言,我们的城市景观如何保持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相对于国内的主导文化如汉族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景观如何保持其自身文化特色,远未引起我们自觉的理性思考。我们还缺少这样的明确意识,即城市景观已经构成当今最重要的审美文化之一,和历史上所有挂在墙上、放在画廊里的艺术品不同的是,城市景观是在更广阔和开放的空间里,可以用视觉观赏、用嗅觉呼吸、用听觉聆听、用触觉触摸的可参与的公共艺术和立体文化,值得引起格外重视。如何克服国内城市建设的盲目性,保护好历史遗迹,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积淀等因素,研究城市个性,作出恰当定位,正确地规划和建设城市景观,其紧迫性与重要性与日俱增。

五、城市中的自然与荒野

在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时代,城市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曾被描述为近乎完美的和谐。如果说中国古代诗歌中描绘乡村风景的作品比比皆是,描绘城市的并不多见。初唐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使我们能了解到当时唐朝都城长安的迷人风貌,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大道四通八达,小巷密如蛛网,宽阔的大街车水马龙,即目所见,昆虫吐丝,鸟啼婉转,百花盛开,杨柳随风,青槐拂地,居民门前树木苍翠,窗前彩蝶翻飞,日间燕子绕梁,夜晚乌鸟啼鸣,城市中的自然景观优美动人,身居闹市之中而有乡村之乐。正因如此,长安城构成了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日本、朝鲜等邻国的都城建设。可惜当年长安古都的踪影,在今日西安已所剩无多。

当今中国城市景观迥然不同。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增长幅度慢,经济不发达,战争、灾荒、疾病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景观改变并不显著。20世纪后期中国迅速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大国,推动着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城市化,来不及认真思考包括城市景观在内的城市发展理念,更谈不上对城市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并采取相应措施,我们所做的就是不断填平湖泊、砍伐森林来扩大城市建设用地。

高层和高密度的建筑,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大都市的主要特征,城市里到处是高楼大厦组成的水泥森林,花园成了高楼下狭窄的绿化带,森林成了郊外草木稀疏的苗圃,灰蒙蒙的公路千篇一律,车水马龙熙来攘往,主要的自然景观只剩下阳台上零零星星的几盆花草。城市里再也没有春天的草木丰盛,没有秋天的黄叶飘零,没有花开花落,看不到月圆月缺,都市的霓虹灯吞没了夏日夜空的满天星斗,一年四季景色几乎毫无变化。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在我们当今城市景观中已难寻觅,农业社会中“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的诗意化宜居环境早已荡然无存。城市空间变得极度拥挤,不闻鸟语花香,乡村和山林被赶出了城市,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早已离人们远去。

将自然请回城市,是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正确处理城市中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城市景观美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美学理论自身现实性品格的必然要求。从城市景观美学的视角来看,城市的生态景观决不是与人无关的东西,恰恰相反,人文环境才是城市的本质,城市是人的城市,人不仅是城市景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是城市景观的中心。“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3]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城市景观规划与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漫长农耕传统的国家,“男耕女织”曾是几千年不变的图景,山水诗画起源很早,对山水田园等自然环境有深刻的依恋。自从乡村和田园被城市挤压,文人骚客们就开始尝试将自然请回城市,明清士大夫中风行一时的园林,及其采用的“借景”等艺术手法。目的都是在有限和局促的都市环境中,营造广袤乡村山野的感觉,实质是都市人对自然美的深情呼唤,在城市景观中再现自然,使人们身居都市还能亲近山野,与都市的喧嚣保持适当距离,享受田园诗意氛围和乡村闲适情调。

在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生态城市逐渐成为中国一些城市的建设目标,其内涵就是让自然回归城市。但我们如何理解这个问题,还有很大的阐释空间。正如城市化不能简单等同于高楼群和大广场一样,让自然回归城市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栽树和建大草坪,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内容,至少包括再造自然和保留荒野两个部分。城市景观并非仅仅意味着城市的形式外观,形式外观的美是和特定的内容不可分割的,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和有限的居住地,当今中国城市简单模仿西方国家建大草坪并不是最佳选择,简单地追求在道路两旁植树和公共绿化面积的扩大也并非上策,还应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如南方城市的翠竹摇曳、东北城市的白桦挺拔,形成不同的地域风格。

还需要兼顾城市中树木花草的生态多样性,不仅在视觉上更加美观,更能营造美的意境,而且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的身心健康更加有利。在城市公园和住宅小区等相对开阔的地区,可更多地借鉴中国古代园林的美学原则,在人造自然景观中让乡村风情和城市景观相辅相伴,尽可能使人们在城市生活的繁华喧闹中享受到乡村生活的鸟语花香,在狭小的城市空间中保留山野乡村的诗意氛围。按照环境美学的基本原则,自然享有与人同等的价值主体地位,城市中人造的自然景观并非是人们手中可以随意摆布的玩偶,相反,它有着自己的主体性和内在灵魂,在城区内的咫尺山林之中,有山野自然之趣;如计成《园冶》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才是更高的审美境界。这样来看,苏州园林比纽约的中央公园做得更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提供的启示,在当今城市建设中应当有所作为。

在城市中保留部分荒野,就目前中国现状而言,在寸土寸金的繁华闹市区,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部分城市的郊区,依然存在着可能性的发展空间,可以让这些城市周边与荒野相连。荒野的意义在于,它保留了自然景观的原生态,这与任何完美的人造景观都迥然不同,它帮助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与野生动植物相连。国外一些城市如土耳其安卡拉、韩国首尔、美国伊萨卡(Ithaca)等,均与荒野或原生态的森林相连。伊萨卡周边湖泊碧波荡漾,野鸭成群,孩子们在湖边轻松游戏,是国内城市难以见到的。目前国内城市周边已经很难找到原生态的荒野,但一些尚不发达的地区、有待于开发的边远城市,可尽量避免重蹈现有城市建设的覆辙,或尽量保留现有荒野与城市相连,或通过退耕还林等手段修复城市周边自然,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20世纪英国著名城市学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曾主张彻底远离19世纪污染和拥挤的城市,倡导建立自给自足的花园城市,有铁路与外界相连,城市间是自然风光或绿化带[14]。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主张限制城市发展规模,疏散过于密集的城市人口,将城市生活的便利和乡村环境的美好相结合,建设由若干花园城市组合而成的城市群,对国内特别是发达地区环绕大都市周围的城市群落,仍富于借鉴意义。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目前国内城市景观总体上仍然停留在类似欧洲工业化早期的城市状态——拥挤、喧闹和污染。

国内地铁、高速列车、私家小汽车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绵延,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新的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我们提供了改善城市景观的可能性途径,为建造远离城市的花园郊区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在城市化较为发达的地区,需要针对的不仅是单个城市,更是整体城市群落的规划和布局。但我们迄今为止还没有充分地利用这些技术条件来改善我们的城市景观,从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一个过程。柏林特在1992年出版的《环境美学》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培植城市美学”(Cultivating an Urban Aesthetic),其中cultivate有“种植”、“培养”之意,说明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美学也处于尚不成熟的草创阶段。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建立和发展城市景观美学,帮助人们准确地定位城市个性,结合原生态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城市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层面上,都真正成为人们依恋的诗意栖居的家园,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这已远远超出了美学的范围,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紧迫现实问题和重大学术课题,必须思考而且解答——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

收稿日期:2011-01-05

标签:;  ;  ;  ;  ;  ;  

城市景观美学:理论框架与发展前景_城市中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