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解难题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张恒
“太谢谢你们了,这些年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家里的变化太大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帮扶干部!”7月29日,荔波县瑶山瑶族乡高桥村脱贫攻坚队队长覃倩收到贫困户彭大爷儿子的微信,言语间充满了感激之情。
悦来客栈的老板娘是个敏感又多疑的女人,我向她打听许春花的时候,她似笑非笑地盯着我,眼睛像一把锥子在我身上划来划去,让我浑身不自在。
彭大爷和妻子是高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起居生活诸多不便。高桥村脱贫攻坚队通过走访了解后,经常对老人嘘寒问暖、格外照顾。
在高桥村,这样的帮扶故事不断涌现。“你们要翻修房子用的水泥和砖头拉来了,最近就可以动工了”“乱搭乱建的棚子说好要拆的,到时候我们来帮忙哈”……小到生活琐事,大到产业发展,高桥村脱贫攻坚队和村支“两委”干部,用心用情搭建“连心桥”,全方位提升群众认可度。
2.审美活动是建构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关键一环。审美活动到底是如何作用于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呢?其实,大学生审美的过程也正是他们审美价值观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注意、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等各种审美心理交互碰撞,综合运动,完成了由审美直觉到审美体验,再到审美升华的过程。直观的审美形象、具有感染力的审美情感和无功利性的审美态度最终推动审美活动由低级走向高级、由片面走向全面,从而自然完成了审美主体的审美价值观建构功能。
瑶山瑶族乡还在政策宣传上下功夫,除了召开培训会、小组会、摆龙门阵和分发宣传手册等常规宣传方式,还精心打造了由乡党委书记、各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组成的宣讲队,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办“书记讲堂”进行政策讲解。针对部分瑶族群众语言不通的情况,组织乡贤人士和瑶族干部入组入户开展政策宣传。
“对于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扶贫干部是第一执行人,要坚决杜绝走样变形的情况。”瑶山瑶族乡党委书记莫如铁介绍,立足攻坚队员工作岗位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统筹县乡两级资源,瑶山瑶族乡抓好全员培训、精准培训,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外出交流学习等形式,促使攻坚队员吃透政策,增强攻坚本领。
而这只是当地深入开展“五个专项治理”的其中一环。
脱贫攻坚队员身心下沉,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图为荔波县高桥村脱贫攻坚队入户走访贫困户。(覃倩 / 摄)
与此同时,严格干部工作纪律,通过乡纪委、监察办不定期的明查和暗访等形式,重点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效能督查,坚决查处扶贫项目落实中的腐败问题。
“特别是脱贫攻坚‘夏秋决战’以来,帮扶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就是要消除‘蜻蜓点水’式的帮扶。”覃倩介绍,工作队员一方面对网格内贫困户重新走访,对精准扶贫工作查缺补漏,另一方面以院坝会等形式请群众参与议事,对群众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捋出来,及时协调解决。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庆伍认为,中国白酒行业正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消费者为王的时代更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开创黄淮流域核心白酒产区新时代势在必行,对此,他提出了3点建议:首先,重构“淡雅浓香,黄淮名酒”的区域概念,提高中原白酒的地位,如强化产区表达,以中高端白酒品牌拉动区域白酒整体发展,并加大品牌概念的输出;其次,构建四省白酒技术创新联盟,突出产区整体风格和个性品味;再次,建立四省白酒战略协同机制,“趁势而上”加强竞合,“借势发展”重创新,“顺势而为”谋转型,最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聚焦脱贫攻坚“四场硬仗”不松劲,把脱贫堡垒筑起来。在产业扶贫上,围绕桑蚕、旅游、瑶山鸡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快推进瑶山古寨提质升级工程及广州对口帮扶实施拉片移民区房屋提升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在易地扶贫搬迁上,加大动员力度,做到应搬尽搬,通过加大技能培训,引导就业、创业,解决搬迁户就业问题;在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上,实现全覆盖,特别是对控辍保学薄弱环节,加大责任分解,确保贫困学生入学率达100%。
“抓住扶贫领域中存在的精准帮扶、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监管等问题,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促进各项重点工作抓到实处、抓出实效。”莫如铁说,咬定目标不放松,把责任层层压实起来,聚焦脱贫攻坚中的痛点和难点,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夏秋决战”。
(责任编辑 / 袁燕)
标签:瑶山瑶族乡论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