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的新视角--兼论粮食核心产区发展理念的创新_粮食安全论文

粮食供应链安全:一个新的粮食安全视角——兼论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发展思路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区论文,供应链论文,视角论文,发展思路论文,粮食生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粮食安全作为整个国家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外资对我国粮食加工流通领域的进入,粮食行业会否步大豆“沦陷”的后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综合破解粮食安全困境,积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供应链,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供应链理论拓宽了传统的物流范畴,并与价值链理论(Porter,1985)相融合,将生产、加工等环节均纳入其中进行系统考量,其中的利益协调问题尤其受到国内外理论界的普遍关注。1990年以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制造业向农业领域延伸,先后出现了关于农产品供应链和粮食供应链的研究。Julie Kenneth和Murray Fulton(1998)最早提出粮食供应链概念,并以面包用小麦为例分析了小麦质量等级管理有利于加强小麦供应链中的垂直合作;Jill E.Hobbs和Linda M.Young(2000)进一步指出粮食供应链垂直合作有利于协调种植者、经营加工企业和决策者的利益;Amit Sachan,B.S.Sahay和Dinesh Sharma(2005)建立了印度粮食供应链总成本的演进模型,根据供应链中合作、合同农业、协作三种行为与乐观、悲观、中立三种情绪,将该模型分成九种情况以相机抉择;Amrik S.Sohal和Marcia Perry(2006)认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粮食供应链,应是宽泛的粮食产业、食品产业以及政府间的战略联盟,且供应链内各方须维持经常性有关共同目标对话。显然,运用粮食供应链协调相关方利益,已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国内从粮食供应链的视角研究粮食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文献逐渐增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我国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虽然其立足于流通,但绝不是一个只涵盖流通领域的系统,而是一个由粮食相关产业组成的大系统,有其一整套经济目标体系,如袁育芬(2002)、王志刚(2004)、洪岚(2005)、崔晓迪(2005)、孙宏岭等(2007)、朱自平(2008)、朱传福(2008)等。二是从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出发,指出应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构建和优化我国粮食供应链,如杜文龙(2006)、孙大为(2008)、杜京娜(2009)等。然而,目前利用粮食供应链探讨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研究较少,张宇、杜文龙(2008)探讨了吉林省粮食供应链构建策略,冷志杰(2006,2008)通过对黑龙江垦区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粮食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洪岚(2009)则从销区的角度探讨了北京地区粮食供应链整合问题。

综观已有研究,无论国内外,对粮食供应链的研究文献都比较少,且多集中于对粮食供应链本身的阐释,对将粮食生产、流通等诸环节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构建粮食供应链破解粮食核心产区的发展困境、形成新型粮食产业体系、寻求更为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目前尚未真正涉及。

二、构建粮食供应链:粮食安全难题的综合破解之道

(一)当前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多重困境

随着改革攻坚向“深水区”的不断挺进、社会变革的深层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当前在保障粮食安全上,传统农区普遍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发展困境:一是粮食安全的“效益困境”,即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民在田地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不如进城打工一个月,“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尴尬怪圈至今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二是粮食安全的“要素困境”,即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农业的弱质性以及长期形成的“城市中心”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农业既难以有效地吸纳外部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又难以有效防范生产要素的外流,而农村生产要素外流的加剧,又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的弱质性。三是粮食安全的“主体困境”,即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在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三化”趋势明显的同时,受传统农耕文化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起来并不顺畅。四是粮食安全的“生态困境”,即农业生态安全威胁加大,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制约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五是粮食安全的“质量困境”,即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加上长久以来的对化肥、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的担忧等,使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质量和安全。六是粮食安全的“权利困境”,即粮食定价权竞争激烈,当前粮食呈现“金融化”趋势,成为全球资本逐利的投资品,2010年夏粮、秋粮收获季节出现的外资抢购现象,集中反映了业界对粮食金融属性的追逐,围绕粮食定价权的争夺,将成为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

(二)新时期粮食安全保障须寻求综合性破解路径

由于粮食安全存在以上多重困境,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定势,不能单就生产论生产,而要将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尤其是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等诸多环节作为有机整体,寻求系统性综合性破解的路径:既要关注粮食安全的数量安全的层次,更要关注粮食安全的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层次;既要关注“粮食怎么保”,更要关注“谁来保”、“用什么保”;既要关注粮食的生产安全,更要关注粮食的贸易安全以及在粮食产前、产后领域的综合安全。

(三)构建粮食供应链是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粮食供应链是一个连接粮食生产、储存、运输、流通、加工和消费等各产业的完整的体系,它集成粮食产、加、销、储、运等多环节、多主体、多区域,以共生、协同、增值、共赢为核心,是一个由粮食相关产业组成的大系统,也是一种更为综合、更为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粮食安全。其与订单农业或产业化的最大区别在于,粮食供应链各主体能进行资金流、物流、顾客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目前,构建粮食供应链已成为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美国的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和安德森5大粮商,已形成农场—中转库—港口—出口的粮食供应链;加拿大小麦局、澳大利亚小麦局也构建了粮食出口供应链;日本、印度也形成了较完善的粮食物流系统。借鉴国外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供应链,有利于优化粮食产业体系,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同时,由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已于2008年结束,面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链的介入,已不能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而必须加快整合我国粮食生产、加工和物流资源,积极构建粮食供应链,这是应对国外粮食加工流通企业渗透、全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对策和必由之路。

三、粮食供应链安全与模式构建设想

(一)粮食供应链运行模式构建设想

针对粮食安全保障面临的多重困境,根据粮食产业经营的流程,粮食供应链的运行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板块(见图1):

图1 粮食供应链示意图

在粮食生产环节,由投入品供应商以及农户、农场或种植公司等主体组成。投入品供应商为农户、农场或种植公司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农户与农场或种植公司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也可以作为合作单元,通过合同等纽带达成协作或合作关系。此外,粮食运营商和粮食加工商也可参与该环节的经营,如发展订单生产等。

在粮食流通环节,共涉及粮食运营商、粮食加工商、产区储备库、销区储备库等主体,粮食运销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收购的粮食供应到粮食加工商以及产销区储备库等市场主体。当然,粮食加工商也可直接从农户、农场或种植公司收购粮食。按照粮食经销商的性质,又可分为国内经销商和国外经销商,在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已然结束的背景下,均可参与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

此外,粮食批发市场和粮食期货市场也通过对相关环节、相关主体价格信息流的传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格杠杆的作用,指导乃至直接决定着各主体的经营行为。作为帮助相关市场主体降低或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政府,在粮食供应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贯穿于粮食的产能、产量、储备、进出口、消费等诸多方面。当然,无论是生产还是流通,最终均归于消费环节,按不同的用途划分,粮食消费又可分为直接消费、间接消费(如饲养)和工业消费(如食品工业和生物质产业)。

(二)粮食供应链安全是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

构建粮食供应链能有效兼顾农民和企业、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创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实现形式,并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带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形成一种更为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粮食供应链安全。它除了包含粮食安全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层次外,还包括生态安全和产业安全的层次。生态安全即指保证粮食生产所高度依赖的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产业安全即指培育和保证我国粮食定价权能力,有效应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的渗透。

结合以上粮食供应链运行模式,可以发现,构建粮食供应链有利于保障和实现我国粮食供应链安全:其一,能较好保证农民的基本收益,有利于解放农民,并通过引进现代耕作方式,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空心化”、农业生产后继无人的隐忧。其二,投入品供应商统一购买农资,可有效提高谈判能力,保证农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其三,粮食加工商可通过对企业生产加工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为农作物施用有机肥,从而稳定获得供企业加工的原料——有机农产品,从源头控制和保障食品安全。其四,粮食运销商、粮食加工商、产销区储备库等主体可以直接对接农业科技、金融、保险机构,以现代融资、保险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质量。其五,通过有效衔接产销区利益,实现多方共赢,形成良性循环,在不削弱农业的前提下,实现“产量不下降、质量有提升、安全有保证、效益有增加”,为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其六,通过构建我国粮食供应链,提升我国粮食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应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渗透的能力。

四、建设粮食核心产区要积极构建粮食供应链

(一)坚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根基在农业。无论农业功能如何拓展,粮食仍然是粮食主产区的主业。农业龙头企业也必须围绕农业做文章,而不能偏离农业,更不能在依靠农业完成“原始积累”后,转向更有盈利背景的行业。与之相关联的是,新农村建设绝不是新村建设,尽管这一点在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之初就已形成共识,但当前这种倾向又有所抬头,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之。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积极搭建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逐步拓展交易品种,鼓励生产经营者运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市场风险。

(二)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

面向市场发展起来的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工业,是农业、工业和商业的联结点,也是农业生产价值的再延续,是衔接产区、销区利益的重要环节。要按照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建立集良种繁育、规模生产、精深加工、检验检测、物流销售和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三)着力协调相关主体利益

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关键在协调好各主体的利益。要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农业发展根本动力,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让农民在粮食供应链中真正受益,使现代农业成为能让农民致富的产业和体面的职业,使粮食供应链成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载体。要重点扶持涉农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发展,创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用订单、产权、信息共享等多种形式把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有机联系起来,构建龙头公司和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四)强化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实施粮食科技自主集成创新,积极推进粮食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重点推进粮食现代流通、粮食现代仓储、粮食现代物流(储运)、粮食现代加工、粮食质量标准及现代检测技术、粮食现代信息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集成创新。加大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种业发展。加强粮食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要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和节约型农业技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化取向改革等粮食生产的“政策红利”目前已消耗殆尽,那么,以构建粮食供应链为核心,破解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多重困境,就是下一波“政策红利”的关键所在。需要指出的是,构建粮食供应链并不是要粮食核心产区大搞重复建设,而是在区域分工和主体功能区划框架下,在发挥比较优势中积极承接和融入粮食供应链,培育和发展核心价值环节,提升粮食产业与核心产区的竞争力,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标签:;  ;  ;  ;  ;  ;  ;  

粮食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的新视角--兼论粮食核心产区发展理念的创新_粮食安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