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复习课牵扯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所以复习课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事物的表象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并且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有序的、科学的整理,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梳理分析、逻辑推理、综合概括等能力。所以复习课教学也能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 数学思维 核心素养
在2018年度的示范课中,我主动选择了二年级的一节复习课,乘法口诀的整理,本节课是在学完1-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定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数学思维为前提,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主要凸现以下教学思想:
一、在回顾中,沟通联系,从而整体把握知识系统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孩子从1的口诀背诵时,挨着背非常流利,可单独抽取出来时,就会出现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只机械的记忆口诀,对口诀的推导过程不是很清楚,对口诀的意义不是很明白。明白其本质是乘法的意义,即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所以根据乘法口诀就可以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这样就打通了乘法意义、乘法口诀、乘法算式三者之间的联系。当学生遇到某一句口诀记不清结果时,可根据乘法意义自行推出它的准确结果。根据乘积说口诀,这就需要学生能够通过表象看事物的本质,锻炼了学生如何根据数字特点快速分析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
二、在梳理中,有效建构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当这么多口诀一下出现在眼前时,他们的思维一定是无序的、混乱的。所以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我选择分层出示,教师先出示1乘几的口诀,当我把1乘1至1乘3的口诀歪歪斜斜地粘在黑板上时,学生感觉是凌乱的、无序的,从而激发学生要排列好的欲望,调动感官与思维的活动,积极想到整理的对策。此时学生的观察由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回归到整体,学生的观察和比较就有了一定的方向,学生的辨析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当学生有了初步的整理经验后,教会学生不仅把知识分开辨识,还能够归纳整理,全盘考量,分析内在原因,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概括总结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形式单一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倦怠的感觉,在后续的5和6的口诀整理中,充分地去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比如:比赛形式,设置障碍的方式,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认识得更加清晰、更加深刻。
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当学生利用表格法整理完乘法口诀时,学生才能加深对单一知识的理解,还沟通了各个知识间的联系,由知识“点”形成了知识“面”,让学生意识到阶段性整理知识的重要性。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深化,语言得到了锤炼,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在综合应用中,训练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内容由于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重复以前的习题类型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复习课中习题的设计应体现综合性,应用性、发散性及挑战性。所以我设计了三种习题:
1.( )中最大填几?
45>5×( )
( )×4<29
此题考察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及综合运用能力。
2.找规律填数。
36 48
4249
485664
学生完成这道题已然运用到了前面的学习方法,有竖着观察利用乘法口诀找到规律的,有横着观察找到规律的,也有利用相邻数间的和差关系找到规律的,这么多的发现,学生们收获着知识,还有满满的成就感,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3.变式练习。
3×3=3×( )+3
3×3=3×( )-3
对乘法意义有了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此题的设计沟通了加法、减法及乘法之间内在的联系,这种变式练习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明生病了,大夫给他开了一种药,每次2粒,一天2次,共吃3天,小明一共要吃多少粒药?
由于突破了常规习题模型,这些习题更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更具备趣味性和挑战性,并且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显得更加高涨。
整节课随着学生的操作进一步细化,学生的思考进一步深入,学生的说理进一步流畅,学生的整理方法越来越系统、规范化。
正如有人说:新授课就像“栽活一棵树”,复习课好似“育好一片林”,真正的数学复习课是学生认知策略的习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及解决综合问题能力提高的极好时机。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应该学会思考,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当学生徜徉在思考的世界中,我们的教学才充满了生机,学生的核心素养才得到真正的落实。
论文作者:梅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学生论文; 口诀论文; 乘法论文; 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素养论文; 《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