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针对性护理措施评价论文_杨丽

杨丽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民医院儿科;云南会泽6542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影响因素和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中选取6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2例。对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儿输液外渗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输液外渗发生率为6.25%(2/32),参照组患儿的输液外渗发生率为31.25%(10/32),经对比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88%(31/32)和65.63%(21/32),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结论:影响小儿静脉用药安全的因素有多种,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将输液外渗情况予以减低,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予以提高,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影响因素;针对性护理措施

在临床小儿治疗中小儿静脉用药为主要治疗方法,因小儿静脉血管较细、治疗依从性较差,其静脉用药安全性相比于成年人明显较低,极易出现药物外渗情况,使小儿的感染和痛苦情况予以增加[1]。针对以上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现对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影响因素和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作分析。

1.基本数据与方法

1.1基本数据

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中选取6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2例。实验组:有18例男患儿,有14例女患儿,年龄选取范围为0.5岁至5岁,年龄均值为(2.53±1.23)岁,输液时间为3天至7天,输液平均时间为(5.21±1.24)天;参照组:有16例男患儿,有16例女患儿,年龄选取范围为0.5岁至6岁,年龄均值为(2.75±1.32)岁,输液时间为3天至6天,输液平均时间为(4.98±1.35)天;分析以上所有患儿的基本数据,经对比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性,统计学无意义(p>0.05)。

所有患儿均满足静脉用药标准,并使用一次性静脉穿刺针治疗,在头部穿刺的患儿有20例,在手部穿刺的患儿有18例,在脚部穿刺的患儿有26例。

1.2方法

用药安全影响因素:(1)患儿自身原因:因小儿年龄较小,医院属于陌生环境,其对其存在严重的恐惧感,在加之穿刺的不适症状,使患儿出现躁动、哭闹等行为,将护理人员的穿刺难度予以增加,因患儿的血管壁较薄、血管较细,在输液时好动,极易导致针头将血管壁穿破,或者滑出血管,将药物外渗的几率予以提升。(2)护理人员原因:护理人员不能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巡视次数较少,未能及时发现静脉渗液情况,穿刺针固定不是十分牢固,使静脉渗液率明显提升。(3)药物、血管因素:在门诊有少数患儿需要进行长时间输液,多次在同一位置进行穿刺,使血管渗漏率增加。如输注钙剂、甘露醇、氯化钾等刺激性强的药物,极易出现渗漏情况。

对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1)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予以提升:定期举办技能培训,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予以提升,将巡视次数予以增加,使用特定的穿刺模型练习穿刺技术。实施老带新的方式,增加年轻护士的临床经验,将整个科室护理人员的水平予以提升。(2)保护患儿的血管:护理人员需有计划性的对小儿进行静脉输注治疗,对于长时间输液治疗的患儿,可采取静脉留置针,将静脉穿刺次数予以减少,对静脉的损伤程度予以降低。每次输液后指导家长对穿刺部位进行正确按压,使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进行按压,按压时间在4min左右。不可来回揉搓穿刺部位,将对血管的损伤性予以降低,提高血管的利用价值。穿刺血管尽量为粗大、血流丰富的血管,如滴注高渗性药物,最好使用静脉留置针,将每次输注药物的效果、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告知家长,获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增加输液巡视次数,尽量在第一时间发现相关问题。(3)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对于0~1岁之间的患儿,需多与患儿接触,指导家长辅助护理人员进行穿刺工作,将患儿的躯干和头部进行固定,避免患儿在穿刺时出现乱动、哭闹等情况。对于2岁以上的患儿,其会议大幅度挣扎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需和家长一同对患儿进行鼓励,将输液相关知识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告知家长,获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将输液工作质量予以提升。

1.3判定指标

分析2组患儿输液外渗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基础数据行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行卡方计算;计量资料表示为(),行t计算;经相关数据分析,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用p<0.05表示,证明统计学存在意义。

2.结果

2.1分析2组患儿输液外渗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儿的输液外渗发生率为6.25%(2/32),参照组患儿的输液外渗发生率为31.25%(10/32),实验组和参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88%(31/32)和65.63%(21/32),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静脉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小儿自身、护理人员、药物等,使输液外渗情况增加,因此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穿刺技术予以提升,对患儿的血管予以保护,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使护理人员重视自身责任,对患儿血管予以预见性保护,将静脉穿刺率提升,在输液时增加巡视次数,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有效的预防,将用药安全性予以提升[2]。

综上所述,对小儿静脉用药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将输液外渗情况予以减低,提高患儿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红艳,孙红艳.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针对性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5(28):218-219.

[2]卢宁.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针对性护理对策分析[J].饮食保健,2018,5(44):143.

论文作者:杨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8月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针对性护理措施评价论文_杨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