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舒适度以及安全性能与摊铺施工质量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如何确保路面摊铺效果,提升摊铺质量,已成为诸多公路施工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将着眼于公路沥青路面摊铺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围绕摊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沥青路面;摊铺;施工质量; 控制措施
施工前期放样、摊铺机的结构参数调整、摊铺机行进速度以及摊铺方式等要素直接影响公路沥青路面的摊铺质量,近年来,随着公路路面质量标准的不断提升,对摊铺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对摊铺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并不断改良创新路面摊铺工艺,为铺筑高质量的沥青路面保驾护航。
一、公路沥青路面摊铺施工准备工作
(一)清理下承层,做好施工放样工作
路面下承层一般是指水稳碎石基层,属于承重结构层,下承层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影响路面整体强度。因此,在开始摊铺作业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对下承层的松软区域或部位进行处理,清理松散的浮尘,补洒透层油,以防止基层透油层被粘连脱落的现象。如果下承层受到污染,应及时进行清洗作业以及采取补洒粘层油的方式解决污染问题。
下承层处理完毕后,进入施工放样阶段,工程技术人员首先利用全站仪准确定位中桩,如果遇到弯道,弯道处的中线应采取加桩的方式,通常间隔5m的距离或者10m的距离设置一桩,避免摊铺过程中出现摊铺曲线。然后根据中桩的位置以及设计宽度确定摊铺引导线,与此同时放出路面两侧的宽度线,保证线形直顺、宽度适中[1]。
(二)调整熨平板宽度与螺旋分料器高度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尽量选用熨平板能够加长的履带式摊铺机,该类型摊铺机的熨平板分为机械加长式与液压伸缩式,熨平板的正常宽度为25m或者30m,在组装熨平板时,应保持板面平整,熨平板与机体连接处需紧固,两侧板面长度尽量对称,否则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容易偏离摊铺轨迹。
螺旋分料器的高度视面层摊铺厚度而定,如果摊铺层较厚,应适当增加分料器的高度,如果摊铺层较薄,应适当降低分料器高度。螺旋分料器的高度必须满足标准规范要求,位置过高,沥青料出料缓慢,极易出供料不足的情况,位置过低,沥青料供应将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因此,分料器的最佳高度值以高出松铺层10cm—20cm为准。
(三)合理选择振幅与振动频率
影响沥青路面摊铺平速度与密实度的主要因素是摊铺机的振幅与振动频率,如果振动频率过高,极易出现集料压碎和路面泛油现象,如果振动频率过低,路面的初始密实度将大幅降低。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在选择摊铺机振幅与振动频率时,应结合摊铺层的厚度、沥青温度以及集料粒径大小。当路面摊铺厚度介于3.5cm—10cm之间,摊铺速度介于2m/min—4m/min之间时,主夯锤的振幅小于5mm,预夯锤振幅小于6mm,振动频率可以调至40hz—70hz。如果摊铺厚度小于3.5cm,可以将振动频率设置成最大值,这样一来,能够达到最佳振动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公路沥青路面摊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做好熨平板的预热工作
摊铺机启动时,熨平板的表面温度一般只有30℃左右,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在100℃以上,由于二者之间温度差较大,当熨平板接触混合料时,极易产生粘连现象,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纹或者凹凸沟槽。因此,在摊铺作业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对熨平板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应达到8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应合理控制好预热温度极值,如果熨平板温度过高,将对熨平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板面变形,或者在摊铺施工时,使沥青路面出现拉沟的情况。
(二)科学选择摊铺方式
在摊铺施工时,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不同宽度的沥青路面,科学选择摊铺方式,如果路面宽度超出摊铺机的最大摊铺宽度,可以选择单机非全幅作业与双机摊铺方式,单机非全幅作业的幅长应控制在100m—150m之间,当达到幅长最大值时,应调头摊铺路面的另一幅。如果采取梯队作业方式,作业单体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为了保证摊铺效果,可以综合考虑当时的天气情况、室外温度以及施工安全性,最佳间距值应介于15m—30m之间,这样既有利于多机作业,同时,也能够形成热接茬,保证摊铺效果[2]。
(三)合理控制摊铺速度
摊铺速度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重要因素,在沥青路面摊铺施工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碾压阶段、二次碾压阶段以及最终碾压阶段。初级碾压阶段的摊铺机行进速度应当控制在4km/h左右,二次碾压阶段的行进速度应控制在2km/h—3km/h之间,与此同时,必须配合使用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并保证二者匀速行进。最终碾压阶段的行进速度应控制在5km/h—7km/h之间,这样能够消除二次碾压阶段沥青路面留下的轮胎痕迹。在三个阶段的摊铺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好摊铺机的行进速度,如果速度时快时慢,就会对路面的平整度与密实度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摊铺速度过慢,沥青混合料极易产生离析现象,也会给摊铺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摊铺施工时应遵循“匀速连续”的摊铺原则,始终保持匀速行驶、连续作业。
(四)做好接缝处理
如果不及时处理摊铺施工时产生的接缝,当公路通车使用后,极易产生跳车现象,进而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因此,路面接缝处的厚度必须与已经摊铺完毕的路面厚度保持一致,搭接宽度必须前后对等。在搭接施工一般分为热接缝与冷接缝两种,以冷接缝为例,冷接缝主要针对横缝进行接缝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路面整幅没有纵向接缝。为了收到较好的接缝处理效果,工程技术人员应当使用6m 的直尺对接缝处进行检查,将平整度超过3mm的多余部分切去,同时,将切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再将粘层沥青均匀涂抹在切面处,当切面表面风干后,根据测量的实际厚度,计算出精准的松铺厚度,匀速缓慢进行铺筑,并在初压后及时填筑细集料,以保证路面接缝处的平整度。
结束语:
质量控制贯穿于摊铺施工全过程,对于公路施工企业而言,必须制订严格的摊铺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注重每一处施工细节,并不断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为公路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志辉.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摊铺的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上旬刊),2019(3):56-57.
[2]李尚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摊铺质量控制[J].中国标准化,2018(8):175-176.
论文作者:侯美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路面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作业论文; 公路论文; 料器论文; 宽度论文; 速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