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机电运输;技术;创新;应用
引言
煤矿机电运输自动化技术即综合应用信息技术、机械技术、接口技术等软件编程技术和传感测试技术,具有显著的能源消耗量低和可靠程度高等特点。面对千米深井、开采多,运输战线长、环节多的复杂局面机电运输系统,充分利用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和信息通讯系统对物料运输进行全程在线追踪,可建立起“井下3000米超远距离物料速递系统”,可有效提高煤矿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促使机电运输系统向更完善的领域发展,提高煤炭企业自动化管理,大幅度提高煤炭矿井生产效益,从而达到更为安全、快速、高效的目标。
1煤矿机电运输特点
1.1复杂多层次的系统
在进行煤矿机电运输系统过程中,具有多层次和复杂化的机电设置,呈现出一种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系统性网络格局,有效的形成了复杂化、多层次的煤矿机电运输系统。对煤矿的机电运输系统有效划分,能够将复杂化、多层次的煤电运输系统分为掘进、回采、运输、提升四个主要步骤。因此煤矿通过这样的层次划分,针对不同的系统区域,按照上述四个主要步骤划分为供电、运输、通风、排水等多个方面的分支性系统,从而形成一种纵横相互关联的网络格局。
1.2复杂设置的机电
由于煤矿机电复杂的网络运输系统,例如在主提升系统中包含主轴装置、减速机、离合器、液压自动、操纵台、电动机等多个方面。
1.3复杂运行的环境
煤矿机电系统运输的过程是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相应的采、掘、通风、排水,其中存在着严重的瓦斯问题、顶板压力、煤尘等多方面的隐患。因此,在煤矿机电运输系统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来应对复杂的运行环境。
2煤矿机电运输系统技术创新与应用?
2.1原有运输系统设备的升级改造
在运输动力装备方面,采用大运力节能提速型皮带机在原有的煤炭运输皮带系统上,新型皮带机全部采用节能型电机、变频装置、液粘软启动等先进节能设备,可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减少能耗,减少设备维修维护工作量。
采煤设备方面,工作面刮板运输机配套上采用国内开关磁阻调速系统,实现刮板机的速度可调节,根据刮板输送机中压煤量的多少,设定所对应速度来适应设备后续输送运量,保证整个运输系统连续稳定运转,加快了工作面推进速度,提高生产率,并且因为开关磁阻电机本身可实现软起,系统中磁阻电机直接与减速机连接,节省修护成本,提高了产量。
在带式输送机方面,由于其是一种连续运行设备,广泛应用于煤矿产生过程中,原配仓带式输送机存在运行时间长,运送大块矿石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实际改造过程中,可将两部配仓带式输送机整体缩减,再在输送机受矿段的下方安装缓冲托辊,减速下落矿石对输送带的冲击,可以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且将剩余部分配件托辊收回,以便日后检修及更换配件。另外,在带式输送机两侧安装挡煤板,在配仓带式输送机的周围加装防护栏,防止工作人员检修胶带输送机时因误操作掉进仓筒内。通过改造,可大幅减少皮带的开机时间,减少输送机长时间运行导致的故障,胶带的耗损,以及电耗均相对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有序生产,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煤矿运输自动化技术
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开采后的煤炭资源,需要在第一时间将其运送至地面上指定位置,以确保整个开采流程的高效运转,生产过程中一旦煤炭输送设备发生意外,便会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而通过煤矿运输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这个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实现过程中,主要是由PLC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调节与控制,并通过总线通讯的方式,自动控制,主控调节跟子单元控制模块进行连接,一台设备在运输煤矿资源的过程中出现意外,可在第一时间向工作人员发出信号时期,及时处理事故,以免造成经济损失,与此同时,煤炭运输自动化技术,还能够结合已完成编制的运行程序,对备用运输设备进行启动,以实现对退出设备的有效代替,以确保整个运输过程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大幅度提高了设备的检修能力,属于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技术,对于煤矿生产而言意义重大。
2.3数字化矿井建设技术
在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针对整个矿井建立监测传感网络,便于获取机电运输系统数据和生产环境参数等,构建统一监控和数据库,通过利用监控和数据库有效掌握电运输设备的运行状态,让矿井工作有较高的安全性。然而在实际工作还需要配备检查人员以及强化日常巡回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由于煤矿井下环境条件恶劣,自动化排水系统中有较多的电子元件且较易产生故障。针对自动排水系统各种传感器、通信线路、控制设备,对此应强化检查维修保证自动化系统数据真实性和有效性。
2.4矿井自动化、信息化技术
煤矿机电不仅需要完善主运系统自动化控制,还需致力于拓展采煤区运输系统自动化,实现综采、综掘工作面、顺槽、固定胶带机等的保护、远程控制、沿线通话、中文显示、语音报警、故障检测及顺、逆煤流控制等功能。为减少运输环节过多容易出问题的情况,提高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在主运输集中及采煤区皮带巷实现集控中心一键开机,能实时监控井下每条皮带的运行状态,解决系统用人多的问题,提高矿井自动化控制水平和生产效率,经改造后可自动控制主输送带系统和煤清洗选系统。实现整个系统顺煤流运行降低皮带机空转时间,而运输系统设备逆煤流开机控制,可实时监测运输机运行状态、各岗位无线联络。采煤区运输系统实现全面自动化集中控制,避免人工操作的分散无序和局限性,实现了运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免维护,同时可减少采煤区运输系统岗位,避免浪费,优化人力资源,实现岗位工向巡检或设备保养工的跨越。
2.5传送带自动化技术
在当前的煤矿企业发展中,通过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同时联合CST软件,能够为煤矿运输设备的稳定连续运转提供保障,降低煤矿运输阶段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煤矿运输工作效率。在对CST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对数字监控系统进行完善,以推动着煤矿运输监督工作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降低故障问题发生概率。但结合现阶段我国煤矿发展现状来看,由于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原煤运输工作中应用尚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因此,在工作中很容易受到恶劣自然环境和施工环境的影响,从而对传送带设备运行稳定性产生影响。在此情况下,必须要强化井下传送带和系统自动化之间的联系,在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和辅助之下,为井下传送带的更好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机电运输安全影响重大,运输机电系统创新的前提就是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但是目前一些煤矿原有的机电运输系统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制约了煤矿生产运行的发展速度,甚至威胁到矿井的安全。以科技创新保安全促生产,研究规范各类专用高效运输车辆,创建适合于各类老矿区的先进辅助运输新模式,推广应用单轨吊、无轨胶轮车等新技术,对采区运输系统进行实时巡检,并实时监测运输设备运行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形成矿区安全高效运行、节省成本、减轻工作强度的新矿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云祥.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特点及控制管理[J].煤炭与化工,2016(12):135-137.
[2]任荷,来五星,吴波,史铁林.煤矿井下运输管理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05).
论文作者:王维国,,王天禄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机电论文; 煤矿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矿井论文; 设备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