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_孙中山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_孙中山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民生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生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亮点。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究竟是什么?由于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提出了著名的“三民主义”,人们很自然地就把它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有的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于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孙中山的民生思想主观上“是要实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①。甚至有的还认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即社会主义,孙中山的民生思想“体现了他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最初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②。这些观点值得认真商榷。在笔者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不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中国化理论的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包含了丰富的民生思想的理论宝库。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

民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民生概念最早见于先秦。《左传·宣公十二年》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如果是民生思想,则可以追溯到先秦《易经》和《尚书》等更远古的典籍,如《尚书·皋陶谟》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不可否定,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中,没有关于中国特色的民生概念的直接表述,但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理论宝库。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生计与生活、生存和发展等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就是有关现实的个人的生计与生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理。

1.民生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

唯物主义古已有之。唯物主义何以成为了作为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可以认为,它是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的推广。但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就开始了“推广”,如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等。近代唯物主义则更是以“推广”为其特色。社会与自然的根本差异就是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而,他们都以“论人”为自豪,如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孔狄亚克的《人类知识起源论》,爱尔维修的《论人》,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等。德国哲学(青年黑格尔派),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以“推广”,即以自我意识代替人构造自己体系为其拿手好戏。其结果,它们都走向了唯心论,因而,“推广”还不足以说明马克思的方法特征。如果我们认真地探索马克思走向社会后的思想发展的历程,就可以发现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马克思经历了从关心贫苦农民的生存生活到关心“人”,再到揭示人的生存生活的本质的几个过程。

首先,马克思关注贫苦农民的现实生活,认识到解开物质利益之谜的重要性。马克思在《莱茵报》期间,在经历了出版自由的辩论以后,1842年初又一次遭遇了第六届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里“演的是现实生活的戏”,遭遇到“真正的现实生活问题”。所谓真正的“现实生活的戏”,是指政治上代表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的马克思与省议会那些代表林木占有者利益的议员们面对面地展开的辩论。第六届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实际上是指当时贫苦农民在森林中捡枯枝采野果引起的法律争论。当时,省议会代表少数林木占有者的私人利益,认为捡枯枝是盗窃林木的行为,应予以处罚。马克思虽然为此进行辩论,结果失败了。1859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正式出版。在该书“序言”中,马克思还说:“1842年到1843年,我作为‘莱茵报’的主编,第一次不得不就所谓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而这曾使我陷入困境。……第一次推动我去研究经济问题。”③联系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显然,马克思首先是由“物质利益疑难”开始转向了经济问题研究,然后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政治经济学,揭开了物质利益疑难,走出了物质利益之谜的困境。

其次,马克思转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关心“人”,研究工人的生产生活,阐述了对象化劳动的意义。在研究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肯定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意义,但是,斯密论述的劳动只是一种异化劳动。在他那里,“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④。生活不只是吃、穿、住,人的生活,还包括产生生命的生活,即劳动,而且这是更为重要的一种生活。在马克思那里,民生含义是指生产与生活二者的辩证统一。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条件下,生活与生产是对立的,“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马克思当时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影响,但是他已经从工人的“生产生活”的探索中,涉及到了解决民生的途径,那就是改变劳动的社会性质,使劳动真正成为人的类特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最后,马克思从关心工人的“生产生活”出发,研究政治经济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民生的吃、穿、住出发,揭示了人的生存生活的本质。旧唯物主义何以不可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在于旧唯物主义直观地理解人的生活,把民生理解为生物性的活动,如费尔巴哈。马克思不同,他从人的生存生活出发,揭示了民生的内涵和实质。马克思说: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人的生活为前提,揭示了人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生产的生活,“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从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出发,马克思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了“现实的个人”的生产活动对于人类生计与生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和意义。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创造了“为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要求有为了生活生产的生产关系、思想和政治上层建筑等相适应。适应生活的生产需要产生的思想和政治上层建筑不仅满足了生产的生活的要求,并且反作用生产生活本身的发展。所以,民生不只是一种物质的生活,而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包含了思想文化精神、政治生活的一个统一的总体。尤其在阶级社会,民生往往是指统治阶级的生活。无产阶级只有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民生才可能指称一种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生活。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一个科学揭示民生的含义、内容、实质和实现途径的理论。

2.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恩格斯说:“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⑥生产关系即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与利益关系,研究一定的生产关系,其实质就是研究每一既定社会的利益关系。马克思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还说:“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⑦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这种资本主义的利益关系进行科学研究,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民生虽然主要表现为消费领域,但是它与生产、流通、分配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推动生产。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以获得最大剩余价值的生产,所以决定资本主义民生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即使生产的产品高度过剩,资本家宁愿将其倒向大海,也不愿将其用来解决民生。因而,只有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质和资本主义的利益关系,建立符合大生产需要的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才是解决民生的科学途径。

3.民生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究竟应当如何呢?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紧接其后,马克思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十项基本内容和措施,其中第7—8项为发展生产力,第9—10项即解决城乡差别、免费教育等民生问题。马克思说:社会主义就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与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⑧。马克思还认为,在那时,消灭了阶级差别,“公共权力失去政治性质”,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很多,但归结起来无非是民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的协调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实际具有经济性质,消灭私有制,就是指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发展生产力是指解决民生问题的最终的动力和根源;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免费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内容和价值目标。内容是价值目标的内在本质,价值目标是内容的意义指向。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一致性,所以,民生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本质上具有目的价值意义。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民生为价值目的的思想体系。

二、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生思想

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生思想的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概念的形成和提出提供了重要文化资源。但是,孙中山资产阶级的民生思想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那种认为孙中山最初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观点更不能令人苟同。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最早提出了“民生主义”的概念。他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⑨他认为,欧洲古代是民族主义兴起的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民权主义肇始之时代,20世纪是民生主义登场的时代。三民主义皆基于民,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根本。1906年《民报》刊登了冯自由的《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的文章,他说:“民生主义(socialisim),日人译名社会主义。”20世纪“民生主义之发达何以故?曰:以救正贫富不均,而图最大多数人之幸福故”⑩。这里,有几个观点特别值得注意:如民生主义是欧美进化的结果,民生主义就是指社会主义。其实,根据日本的译名,把民生主义理解为社会主义并不准确。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源于欧美英语国家的美国。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就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思想。根据德国学者李博的考证,“英文通常将民生主义翻译为'principle of people's livelihood'。这一术语形成了孙中山著名的‘三民主义’的第三条,其他两条是‘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11)。李博的考证是有根据的。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理解,把民生主义理解为社会主义就极不准确。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不是英文通常所说的民生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所使用的“社会主义”概念的词源,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通过翻译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1920年翻译《共产党宣言》全文)等著作来理解的。当然,词源学考证并不能完全否证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一词等同社会主义。只有当我们深入地研究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学理基础,才有可能进一步厘清三民主义的民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的明显界域。

孙中山在论述“民生主义”时开篇就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我现在就是用民生这两个字,来讲外国近百年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个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12)即使直观地来浏览这个定义,其自我矛盾也显而易见,因为社会主义不是中国古代的“大同”和康有为的“大同主义”。再者,这里的“就是”不是二者一致之意,而是指“包括”,即民生主义包括社会主义。民生主义是比社会主义更高的理想价值目标。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无非就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学说。他说:反复思维,“用‘民生’这两个字来包括社会问题,较之用‘社会’或‘共产’等名词为适当”(13)。而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内容、实质等方面的差别远不只这些,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厘定:

1.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孙中山继承了中国朴素的唯物主义传统,明确地承认精神是物质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自然观上有唯物主义合理因素。但是,他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历史唯心主义。他对民生的哲学理解的理论来源是美国的摩里斯·威廉(Maurice William)的社会学理论。威廉极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史》中主张意识决定存在,认为只有人类“求生存”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孙中山十分欣赏威廉的观点,把其作为民生主义的立论根据,称其理论与他的主张“若合符节”。孙中山说:“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社会进化又是为历史的重心,归结到历史的重心是民生,不是物质。”(14)如果把物质说成是历史的重心,那就等于把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颠覆成了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孙中山说:“人类求生存是甚么问题呢?就是民生问题。所以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15)民生是一种人类的“求生存”的要求与愿望。孙中山把人类“求生存”的要求和愿望说成是人类历史进化的最后根源和“原动力”,这是一种历史唯心论。孙中山不仅否定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而且也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社会存在不等同于物质。社会存在本质上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似”自然的历史过程。他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6)不过,孙中山认为,共产主义也是民生主义的一个好朋友。但是他又说:“这种共产主义的制度,并不是由马克思才发明出来的,当原始人类发生的时候,便有这种制度,便是实行共产。”(17)孙中山误把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与原始共产主义等同,说明他并不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

2.民生主义建立的经济理论基础是消费决定论。民生属于经济的消费领域。消费与生产是经济活动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马克思说:“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18)在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中,生产是出发点,消费表现为终点。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消费而无对象,不成其为消费,因而在这方面生产创造出、生产出消费”。“它也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19)。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生产也是消费,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说:“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20)孙中山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决定消费”的思想进行了质疑和批评,认为,世界大工业的发展,不是靠生产,而是决定于消费。中国大工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在中国没有消费的社会,所以不能发展,总是不能赚钱。因为实业的中心,要靠消费的社会”(21)。生产离不开消费,生产本身就是一种生产资料等的消费,生产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消费行为。消费也是直接生产,如人通过吃喝生产自己的身体。但是,这种生产同原来意义的生产是根本不同的。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是说“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这与生产发展本身的动力也有区别。孙中山实际上把作为生产目的和要求的消费,看作是大工业和实业发展的中心和根本动力,从而夸大了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他说:“消费是甚么问题呢?就是解决众人的生存的问题,也就是民生问题。所以,工业实在是要靠民生,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好像天空以内的重心一样。”(22)孙中山把消费决定论转换成了民生决定论。换言之,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建立的经济理论基础是消费决定论。

3.民生主义的社会制度设置是资本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孙中山提出了民生主义主张,说明他是一个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但是,民生主义的制度设置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首先,民生主义的经济制度设置模式是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他虽然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但他不同意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谓平均地权,“就是政府照地价收税和照地价收买”。土地“还是归地主所有”(23)。所谓“节制资本”,不是实现资本国有,而是征收“所得税”。除此,根据国外的经验,他认为还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尤其是中国不能与外国比,中国不是生产过剩,而是生产不足,要解决民生问题,“中国不单是节制私人资本,还是要发达国家资本”。“所以我们讲到民生主义,虽然是很崇拜马克思的学问,但是不能用马克思的办法到中国来实行”(24)。按历史学家茅家琦的话来评述: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节制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25)。其次,民生主义的政治制度设置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民权是民生的政治保障。他认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是实现民生主义的最好的制度选择。他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说:“民权运动之方式,规定于宪法,以孙先生所创之五权分立为原则,即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也。”(26)尽管他说民权归全体国民所有,但是他所选择的政体仍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即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模式。由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性质的局限性,所谓的民权归全体国民所有的实质还是由资本家和地主所有。这一点在孙中山逝世以后很快被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立即蜕变为大资本家、大买办和大地主统治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半殖民地性质的由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仅仅成了昙花一现的美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创新成果

当前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是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等同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虽然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有其合理因素,但在世界观、价值观上与马克思主义有本质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

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探索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的,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新民主主义论》、《为人民服务》、《关于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都阐述了丰富的民生思想。建国以后,党的“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无法满足其需要的矛盾。这就是说,发展生产力是手段,解决民生问题,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目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主要探索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其主题是生产力标准的讨论。生产力标准的讨论揭示了发展生产力在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中的决定作用,批判了“四人帮”的上层建筑决定论,正确论述了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政治等辩证关系,恢复了党的“八大”立足于民生的正确路线。其主要理论成果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邓小平不仅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邓小平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7)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系统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是方向,是真正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保障;发展经济是改善人民生活途径,离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就失去了前提,“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8);改善人民生活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经济的目的。这一阶段理论讨论取得的主要的实际成果是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为解决多年以来遗留的民生问题作物质准备。

2.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其主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关系、利益矛盾的讨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无疑是发展生产力选择的最优机制。但是,市场经济是一柄双刃剑: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它既极大地激发了每一个人的潜能,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物质前提;但也带来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资源环境过量损耗等影响可持续性发展一系列有关国计民生等问题。利益概念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结构性概念,利益矛盾上升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代内”与“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经CNKI中文期刊网“利益”关键词检索,从1979-2002年研究利益、利益关系、利益矛盾的相关文章就有66290条。这个时期的主要理论成果是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凸现出了以人为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民生问题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也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它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具体表现。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必须“坚持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等民生问题。这样,民生已是一个呼之欲出的新概念。

3.从党的十六大至十七大以来,民生问题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一个主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且论述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实现不断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社会建设思想。这个目标就是“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29)。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适应这一要求,明确地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民生问题成为了和谐社会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着力解决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五大突出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不仅明确提出民生的概念,而且形成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体系。

首先,改善民生是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前我国民生问题虽然突出表现在就业、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安全等具体方面,但民生问题本质上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因此,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改善民生的前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生存与发展等问题。但在现代社会,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之间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统一发展的整体样态。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坚持“四位一体”的原则,协调人民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步骤、分阶段逐步整体推进,既不能照搬西方的尤其是民主社会主义所谓“福利国家”的模式,也不能否定改革开放而沿袭旧的体制,更不能把经济建设与民生、政治建设与民生、民生与民主和民权片面地割裂开来。再次,当前改善民生的关键是加强和健全公共财政管理和有效使用。这就要求在公共财政、公共资源使用上,减少巨大的行政成本的超常支出,杜绝和打击一切使用公共财政奢侈消费等有害民生的腐败现象,把有限的公共财政用来解决当前一些有关民生的突出问题。同时,要吸取发达国家建设所谓“福利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解决当前突出的五大民生问题的同时,严禁和防止出现一些地方和政府官员的所谓的福利政绩面子工程,有战略意义地实施积极的福利民生政策,重点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尤其是对教育、文化和科技的投入,建设一个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终生教育的完整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在根本宗旨、指导思想、制度设置和具体政策的定位与实施等基本问题上,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具有本质的区别。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虽然作为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资源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中国化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它不是也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

注释:

①李国环.试论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社会主义观.社会主义研究,2007,(2).

②杨荣.从民生主义思想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实践.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6):78-81.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31.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7.

⑤⑦⑧(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79,84,294,86.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209.

⑨⑩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三联书店,1963:81,418,419.

(11)[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5.

(12)(13)(14)(15)(17)(21)(22)(23)(24)(26)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765,775,775,779,797,787,787,799,802,526.

(16)(18)(19)(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人民出版社,1995:32,1,10,9.

(25)茅家琦等.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孙中山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925.

(2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70.

(29)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19.

标签:;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_孙中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