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舌咽神经与三叉神经解剖位置临近,疼痛性质相似,临床鉴别存在一定的难度,三叉神经痛与舌咽神经痛同时发病的情况较为少见,因而易被忽视,当单纯治疗三叉神经痛或舌咽神经痛疗效不佳时,应考虑二者合病。本文通过分享病案一例,阐述本病的临床过程以及针灸在治疗该病时所发挥的优势。
关键字:舌咽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针灸
正文
患者,女,54岁,2019年10月12日就诊,主诉;右侧面颊部疼痛1日。现病史:患者于昨日进食晚饭间突发右侧面颊部疼痛,以耳前、下颌角深处为甚,疼痛成针刺样,闪电样,说话及吞咽时加重,未予以特殊处理,自行休息后约十余分钟逐渐缓解,今晨起床漱口时自觉右侧面颊部有轻微疼痛,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来院途中患者症状逐渐加重。患者一年前有类似发作史,口服卡马西平一周余好转,遂停药。现症见:患者表情痛苦,精神萎靡,右侧面颊部疼痛剧烈,以右侧耳前深部、下颌角深部为甚,呈闪电样,恶心欲吐,口流涎水,不敢言语,纳眠欠佳,便干,溺赤,舌红,苔黄厚,脉浮数。查体:右侧面颊部皮肤潮红,痛不可触,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重大,咽淡红,扁桃体未见肿大。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中医诊断:面痛病,风热阻络证。立即予以针刺治疗泻火通络止痛,于患侧下关、听会、风池、局部阿是穴行平补平泻;于双侧合谷、太冲行泻法;于三阴交,太溪、照海行补法;留针30分钟。患者于针刺十余分钟后自觉疼痛逐渐好转,取针后于耳垂处行放血疗法。随后予以卡马西平每日半粒,中药清热泻火方(方药组成:金银花、连翘、黄连、知母、延胡索、薄荷、陈皮等)日一剂。如上法治疗两日后患者症状趋于稳定,疼痛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
2019年10月15日患者症状出现反复,查体发现患者咽红,右侧耳前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棉签触碰患者舌根时引发患者右侧面颊部及舌根剧烈疼痛,并向耳根深处放射,嘱其卡马西平增至1粒立即口服,持续数分钟后患者尚可耐受疼痛,予以针刺治疗,调整针刺处方在原基础上于四神聪、百会行平补平泻,于颊车、下关穴予以重刺激,于廉泉、夹廉泉平补平泻,轻轻捻动针柄至舌根有胀感。针刺后患者立即诉疼痛明显减轻,留针60分钟后取针,患者诉取针后再发疼痛,程度较前稍减轻。患者即日行颞周CT、浅表器官超声探查等相关检查,提示右侧腮腺炎、淋巴结炎性病变,排除局部占位病变及牙科、口腔科疾患。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出院4周后电话随访,患者诉未再发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叉神经与舌咽神经解剖位置临近,二者发病疼痛性质相似,该患者初就诊时以右侧耳前、下颌深部疼痛为甚,故首先考虑三叉神经痛,而后疼痛范围蔓延至舌根部、咽部,并向耳根深部放射,故考虑合并有舌咽神经痛,此为该病例的独特之处。三叉神经痛时久不愈,反复发作,应警惕局部恶性肿瘤、脑梗死、多发性硬化等继发性因素,及时予以排查[1]。针灸对于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均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体形肥胖,痰湿郁于内而生热,加之近几年照顾幼孙过于劳累及情绪暴躁,使郁热上炎头面,阻于阳经,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患者舌红,苔黄厚,脉浮数,均为风热阻络之证象,故在治疗上以清热泻火止痛为主,兼以滋阴清热,调节情志。
针灸以标本兼治为原则辩证选穴,手法上补泻结合。处方中合谷配太冲,为“四关穴”,《标幽赋》“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本病因风热阻络,气血凝滞不行,亦可属于广泛的痹证范畴,开四关为开畅气血阴阳出入之要道,具有很好的疏风散热、疏通经络、解郁止痛之效。合谷为多气多血之阳明经上的原穴,为泻火止痛之要穴,同时具有很好的即刻镇痛效果,《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合谷尤其具有疏通头面部经络气血的作用,适用于各类头面部疾患,太冲为厥阴肝经之原穴,具有疏肝解郁、泻火潜阳之功,故二者配伍,更奏泻火止痛之效。三阴交、太溪、照海分属于太阴、少阴,且均为滋阴补水、益阴清火之要穴,故用补法以滋补三阴,该患者火热上炎于头面,总属阴阳失调,故在阴经穴位上行补法,以滋阴降火,使疗效更佳。下关为阳明胃经之气上输头面之关卡,对于热证可泻针出气,可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且有三叉神经分支在此分布;颊车为运输足阳明胃经气血之要载,重刺激可疏风清热、开关通络;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故名风池,风池具有驱散风邪之效,且与少阳经同气相求;面部经穴配合局部阿是穴可疏通面部经络,为近端取穴。百会为诸阳之会,具有疏导阳气的作用,百会透四神聪可宁神益智,安抚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廉泉在舌咽神经的支配区域,在此针刺并捻针至舌根有胀感可刺激神经运动和感觉纤维,配合两侧的夹廉泉齐刺,可扩大针感范围,加强经气传导,使气至病所,滋润舌咽,对治疗舌咽神经痛所引起的舌根挛缩疼痛十分有效[2]。
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中药同样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选取甘润清凉的中药以清泻内火,同时辅以行气通络、调和气血、止痛安神。局部放血疗法具有很好的泻火止痛之效,但该患者存在淋巴结肿大、腮腺炎性改变,故停之。卡马西平是一种抗惊厥药物,同时具有抗外周神经痛的作用,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研究最充分的药物[3]。针刺与中药、西药结合治疗,更有助于病情的及早康复。
参考文献
[1]汪丽静.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7):90-91.
[2]高彩丽,吴敬.舌咽神经痛案[J].江西中医药.2018(01):59-60.
[3]王晨晖,赵睿,冉德伟,等.三叉神经痛诊疗新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9(05):390-393.
论文作者:田小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0
标签:舌咽神经论文; 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针刺论文; 三叉神经痛论文; 舌根论文; 西平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