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论文_周隆佾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肾内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23)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患者予血液透析及常规治疗,B组患者于A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患者间其微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其各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且治疗后A组患者其各因子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比较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Cr、Bun较治疗前升高,且与对照组治疗后存在明显差异,比较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CRP、IL-6及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可较好的改善其微炎症状态。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症状态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124-02

近年来随着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不断增加,其需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也逐渐增多[1]。血液透析是终末肾功能衰竭患者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替代治疗法,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成熟,终末肾功能衰竭患者其生存率逐渐延长,但仍有不少临床资料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预后效果尚不理想[2],由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自身肾功能的丧失,长期进行血液透析会产生微炎症状态、钙磷代谢紊乱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预后不良的确切原因尚不十分了解,但有资料报道其与患者体内长期存在微炎症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如何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其体内微炎症状态是目前临床上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3]。本文通过观察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状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32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8.64±8.36)岁,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6例。其中原发病糖尿病肾病19例,高血压肾病2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8例,梗阻性肾病4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需维持性血液透析额透析特征[4];(2)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3)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原发性心、脑、肝及肺等器官系统疾病;(2)存在肺部或全身感染等疾病;(3)入院前2月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4)自愿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患者予血液透析及常规治疗,B组患者于A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行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肌酐(Scr)及血清尿素氮(Bun)水平。

1.3 观察指标

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间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CRP、IL-6、TNF-α、Scr及Bun水平变化情况。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在检测当天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液3m后予抗凝保存,以300r/min速度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SCr、Bun,采用ELISA 法检测 IL-6、TNF-α水平,试剂盒均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午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其各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且治疗后A组患者其各因子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比较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 SCr、Bun较治疗前升高,且与对照组治疗后存在明显差异,比较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微炎症状态在临床上属于一种非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循环中以炎症标志蛋白CRP及炎症细胞因子IL-6及TNF-α等持续轻度增高为主,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低强度、慢性进展的非显性炎症状态。该症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和持续性,主要原因可能为患者自身肾脏功能的衰竭,对炎性因子的清除能力下降,当机体受到各种微生物、内毒素、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刺激时,增加了促炎因子的释放,进而引发的全身慢性炎症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既往大量临床资料表明,长期性血液透析患者,其透析液的内毒素及产物易通过透析膜而进入体内的血液循环中,加大了患者机体受刺激的风险,进一步促进了炎症状态的发生和发展[5]。而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成熟,不少研究报道提出,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其微炎状态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6]。血液透析一种较为成熟有效的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方法,普通的低通量透析对清除患者体内Scr及Bun等小分子毒素具有良好效果,但在清除如CRP、IL-6及TNF-α等炎性因子上其效果不佳,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CRP、IL-6及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单独采用血液透析患者比较,其治疗后的CRP、IL-6及TNF-α等因子水平明显较低,符合既往研究报道[7]。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CRP、IL-6及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可较好的改善其微炎症状态。

【参考文献】

[1]姚洁, 诸伟红, 葛玉英,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4(10):2210-2212.

[2]何琴,蔡宏,张伟明,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状况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6,32(2):258-260.

[3]银涛.428例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与透析充分性、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态的关系[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6(9):364-366.

[4]高云,周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4, 41(15):215-217.

[5]刘秀兰,殷俊,陈胤忠,等.血液透析液细菌内毒素合格率影响因素[J].江苏预防医学,2016,27(2):236-237.

[6]颜怀荣,东阳,程悦.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2):218-220.

[7]王雅,章茵,唐进攀.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透析患者Hcy、hs-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41(16):2401-2403.

论文作者:周隆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论文_周隆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