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西部生态_生态环境论文

重塑西部生态_生态环境论文

重塑西部生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水是制约,人是根本。

我国是沙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沙漠化又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61.0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的95.4%,其中仅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西藏就占92.2%,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林草覆盖率低,成为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西部大开发也将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西部开发,首先要反思和改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综合平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注重人们整体生存质量的提高。从西部的现状分析,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水是制约因素。开发西部,应首先考虑西部水资源的特点,以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生产条件为出发点,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点,以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为重点,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促进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在西部,无论哪个产业的发展,都必须坚持“以水定地”、“以供定需”的原则,才能保证当地各项用水,不致还旧账、欠新账,引起新的生态问题。

西部地区农牧民生活水平低,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另一个因素。广大农牧民要生存、要吃饭,就要多开地、多养畜,甚至滥挖药材砍植被,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因此,恢复西部地区的生态,治理荒漠化,富民是根本。在荒漠化严重地区,应以实施移民工程,改变农牧民的生产条件、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主,减少对大自然的人为干预,通过围封依靠自然力量恢复植被。在治理荒漠化中,注意加大投入,引导沙区农牧民改变农牧业经营生产方式,发展舍饲养畜产业,加强干旱地区绿洲的建设,使西部广大农牧民尽快富起来。农牧民不富裕、生活质量不改变,则一切经济发展的数字,都没什么光彩;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将大打折扣。

西部生态建设成败在水

难得一春喜雨连连,丰沛的雨露便饱受干旱重创的内蒙古大草原重新勃发生机,往年赤地千里的大草原一碧如洗,就连多少年光秃秃的大青山也像一座巨大的绿色屏风拱卫着呼和浩特。这使多年来奋战在生态建设一线的干部群众意识到:水是再造秀美山川的关键,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近日记者就我国西部水资源短缺问题走访了部分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他们认为水资源短缺是困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西部大开发和再造秀美山川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配置水资源,调整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尽快启动有关调水、补水工程来缓解西部地区缺水矛盾。

西部地区千万人口吃水困难

今年夏天,记者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采访时了解到,该旗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的生活和工业用水,长期以来都是从80多公里外的甘肃省金昌市管道引来的。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目前,这个沙漠小镇的年需水量已达到50万立方米,而引水工程只能提供25万立方米,而且每吨水的引水成本高达9元,旗财政光一年水费补贴就高达80万元。为了节约用水,阿拉善右旗政府要求居民、企业尽量减少水消耗,包括禁止居民栽花、种菜。

在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和沙漠边缘区采访,记者经常遇到像阿拉善右旗这样闹“水荒”的情景。2001年记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的几个以窖储水解决人畜饮水的旗县采访时,由于连年干旱无水可积,当地政府不得不组织车队送水,一些边远地区还出现了花钱到远处购买生活用水的现象。大早之年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干渴的羊群拼命地追逐过往的车辆,以为送水车到了。因为城市缺水,东胜、呼和浩特等不少城市居民把农村用的水缸重新置放家中,以供定时接水用。

水资源紧缺不仅使西部许多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危及到了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据一些水资源问题专家介绍,西部地区目前仍有1000多万人口吃水困难没有解决。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叶汝求介绍说,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土地面积约为全国的35%,人口占全国的2.1%,水资源量为1303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4.6%。我国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内蒙古自治区每公顷土地上占有水量约为600余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总体上看,虽然西部人均水资源量约为5200立方米,但需要大量的水维持脆弱的生态系统,人民生产生活用水受到了生态环境需水的制约。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近期内西部地区水资源供缺水矛盾将更加突出。长安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佩成、陕西省水利厅寇宗武等4位同志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西北五省区的水资源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李佩成教授告诉记者,根据综合供需预测和实地考察分析表明,西北五省区需水情况是:2010年约为896.8亿立方米,2020年约为994.4亿立方米,到2030年需水总量约为1000亿立方米。如果以现有的年可供水量790.2亿立方米来预测,那么未来几个年度西北五省区的用水缺口分别为106.6亿、204.2亿和210亿立方米左右。

李佩成教授说,应该说以上对西北地区的缺水量预测是偏小的,因为需水量未充分考虑西部大开发和再造秀美山川的全部需水量,另外在预测时也淡化了西北地区年季和地域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西北地区很突出,若考虑上述这些因素西北地区水资源缺口会更大。李佩成教授所研究的仅仅是西北五省区的水资源供需预测,若论及广袤的西部地区,未来的水资源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解决西部开发和再造秀美山川中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问题迫在眉睫。

“人、地争水”雪上加霜

除气候干旱补给水减少外,西部地区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不仅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难以满足,还造成自然生态的恶化。

西北内陆供水主要靠地表水,约占供水总量的90%,但地下水开采量近年日渐增大;1986年内蒙古开采地下水为30.92亿立方米,到现在年开采量已增加了一倍。由于开采量增加且开采面集中,地下水超采严重,一些地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如甘肃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盆地地下水位下降了10米左右,敦煌地区因超采使地下水位下降了27~32米,漏斗区面积120平方公里,漏斗深80~1800米。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用水逐年增加,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管理、用水不当,上游城市、工业和灌溉分流严重,导致西部河水断流,湖泊萎缩甚至消失——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一个较大的内陆河流域,黑河水滋润了下游森林茂密、草原丰美的额济纳绿洲,境内的居延海面积曾达720平方公里。近50年来上游人口增加了5倍,中游建塘筑坝蓄水,消耗了大量水资源。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来水逐年减少,西、东居延海相继干涸,胡杨林大片枯死,近百万公顷梭梭林也枯死,额济纳绿洲急剧萎缩。

西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新疆的艾湖水面已从50年代1200平方公里萎缩到了现在的500平方公里;博斯腾湖由于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导致入湖水量锐减,水面减少了120平方公里,水位降低了3.54米。青藏高原有30%以上的湖泊干化成盐湖或干盐湖。受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影响,黄河源区379平方公里范围内,湖泊数量由1988年的4561个减少到3919个,水面减少了1550多公顷。

西部大水漫灌的生产方式严重浪费了本已紧张的水资源。西北地区大水漫灌农田,每公顷农田灌溉水量为1.35万立方米,个别地区高达2.25~3万立方米,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使土地大面积盐渍化,仅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四省区的盐渍化土地就达1574万公顷。此外,种植结构不当也导致了耗水增加,如新疆大面积种植棉花已不适宜,目前新疆农业用水量占国民经济用水总量的90%以上,全疆每亩用水量约在700立方米以上。记者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采访时,发现当地也发展了一定规模的棉花种植,专家指出,这些地区消耗大量的水种植棉花,从社会总成本上分析是不经济的,首先应保证生态用水。

采访中叶汝求等专家们告诉记者,水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进一步加剧了西部地区缺水的矛盾。由于大量围垦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造成水生态系统破坏,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如博斯腾湖由于上游灌区含盐退水不断入湖,使湖水变咸,仅仅10多年博斯腾湖水矿化度上升了6倍。

湿地萎缩、冰川退缩、雪线上升,也在敲响西部水安全的警钟。资料显示,西部地区共有近1290万公顷天然湿地(不含内蒙古),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作用,天然湿地严重萎缩。集中于青藏高原的约742万公顷冰川,是西部干旱区的主要水资源,目前西部地区冰川正处于衰退之势。新疆冰川平均后退率由1986年的0.236米/年增至1999年的0.412米/年,祁连山河流出山径流由建国初的78.55亿立方米减少到目前的65.84亿立方米。

把握水资源科学配置和利用

专家指出,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考虑,为保护生态环境,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要求,当前西部地区首先应处理好水利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关系,要把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配置和利用放在重要位置。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在水资源配置中要把生态用水作为重点优先考虑。

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西部地区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重大项目实施水资源论证制度也应早日出台。采访中,许多专家认为,重大经济建设项目应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要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重大项目用水应服从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划中对生活和重要生态环境用水的要求。对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供水、用水、排水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要进行分析论证,严禁建设高耗水、重污染的工业项目,禁止经济建设项目在开发与建设过程中造成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当前,西部地区应加强节水,包括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的节水,同时,要加强老灌区改造和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集雨灌溉。

今年夏秋之季,额济纳绿洲干涸多年的居延海重现波涛滚滚的美景,这是国家成功实施黑河分水计划的结果。居延海的“复生”使人们认识到,国家加强西部干旱地区境内河流,尤其是内陆河流的上、中、下游水资源利用的管理至关重要,黄河因全流域加强管理而减少了断流现象,黑河分水成功保护了下游生态,从这些成功的经验看,今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河流应在国家管理下全流域合理分配,统筹安排,各地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和规定,杜绝地方主义滋生蔓延。

干旱地区生态建设也要“量水而行”

不仅经济建设,西部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也要“量水而行”。记者发现,在西部重造秀美山川的工程中,一些极度干旱的地区也在大搞“植被恢复和重建工程”,种树种草过分强调“茂密”,甚至不惜超采地下水来种草、种树和恢复植被工程,结果使当地水资源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许多专家和地方干部群众呼吁,切勿用“明天”的水,来搞“今天”的生态政绩。他们认为干旱地区生态建设一定要“量水而行”,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条件科学规划,遵循自然规律合理选择林草种类和合理的种植密度,不能搞一哄而上不讲科学的植被工程,避免因生态建设造成不合理用水而导致更严重的生态灾难。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徐冰说,林草生长的过程是一个消耗土壤水分的过程,在降水量和土壤表层水分满足不了林草生长的干旱地区种草种树,必须依靠打井抽取深层地下水灌溉来满足林草生长需求。由于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得不到天然降水或地表水的有效补充,加之为保证林草生长而长期消耗和抽取地下水,地干旱地区种草、种树,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在短时期内可能表现出较好的生态建设和治理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因水的极度耗损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干旱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要慎之又慎。记者在阿拉善右旗腾格里沙漠边缘采访时,在一个叫“九棵树”的地方看到九棵至少生长了20多年的矮小杨树,这些无法成材的杨树似乎在告诉人们,干旱地区植被不是越密越好,越高大越好。中国草原协会陈佐忠、内蒙古农业大学胡春元等专家认为,单纯追求乔木比例,追求造林密度不一定能获得最佳生态效益,因为沙地的水分有限,在干旱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特别是营造成片的乔木林,不是成片死亡,就是长成半死不活的“老头树”。

在某些极度干旱地区大面积营造乔木林对当地水平衡极为不利,根据科研人员观察,在科尔沁沙地营造樟子松人工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地下水位下降了2.2米。在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的甘肃临泽营造梭梭固沙林,多年观察发现土壤干沙层增厚,贮水量下降。因此,有不少专家提出,降雨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不宜种树,低于200毫米的地区不宜种草。

其实,一些重点生态治理地区的干部和群众也认识到了干旱地区种草种树对水平衡的影响。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新街镇扎萨克昭村,农民康福厚说:“过去我们村有19眼机井,打60米就见水,现在井打得太密了,得130多米才能见水,两家人家同时抽水就受影响。照我看这打井该规划一下了,不能谁家想打就钻个窟窿下去,要不5、6年水就又抽得差不多了。”

乌审旗旗委书记苏怀玉告诉记者:“我们旗从1985年就提出植被建设是乌审旗求生存、谋发展的最大的基础建设,经过这么多年实践发现,不能过分强调‘治满治严’,那样不仅花钱多、费力多,而且对水平衡有影响。按照当地条件和地下水资源,我们的目标是恢复50年代的景观就行了,在这个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地方造出林草繁茂的‘精品’来不实际,也对这里未来的生态环境没有好处。过去,我们恢复植被的顺序是‘造、封、飞’,以造林为主,封育和飞播造林为辅,九十年代中期我们调整为‘飞、封、造’,主要是利用大自然的自然修复功能。”

许多生态专家和地方干部认为,干旱地区在恢复植被时,应首先考虑种树种草所恢复的植被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功用。因此一定要在“增水”的基础上再考虑利用地下水恢复植被,地下水资源作为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必须考虑科学合理利用,一些干旱地区经过多年探索也提出了“量水而行”的办法。甘肃省水土保持局的王威同志介绍说,定西县在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中提出“林跟水走”,在植被恢复中选择耗水低的抗旱树、草种,并以水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同时创造条件发展蓄水和径流聚集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干旱地区生态建设要量水而行,应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一个重要尺度,衡量生态建设的效果,地区长远生态建设的规划应建立在地下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在国家的支持下兴建各种蓄洪和水土保持径流聚集工程,发展各种雨灌溉工程,通过充分利用降雨和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的消耗。同时,不同干旱地区生态建设应有不同的重点,确定相应的恢复植被、封育、移民等不同的建设内容。

调“远水”、增“天水”为长久之计

仅仅对西部现有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还不能完全解决西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专家呼吁,尽早实施西线“南水北调”工程,同时在西部地区实施大面积的人工增雨作业,是解决西部“水荒”的长久之计。

中国人民解放军68612部队的王学印说,在西北地区已找不到可供较广泛利用的地表水资源,所以应尽快实施西线“南水北调”工程,将青藏高原中许多内流和外流水系极为丰富的优质水资源,分期、分批输引至黄河上游河段,并在青海省适当地带构建若干个串珠状不同标高的水库,可将水源分别引向西部广大的沙漠边缘区、黄土高原区和河套地区。保证这一地区的生态用水。同时还可利用现有水系或新挖沟渠,将水输至内蒙古中部、山西、河北等干旱区,使我国北方约1/3的地域受益。

王学印说,输引发源于青海省南部的通天河水系为设想的第一理想工程,可考虑在青海玉树西北的称多以西建坝截流抬高上游水位后,选择有利地势最终引至青海省的建设和达目一带注入黄河,此段直线距离约240公里,考虑渠道、涵洞和渡槽的曲折回转,总长度约需360公里,若此方案能引水成功,可使黄河上游水量增加到目前的3倍以上。然后可考虑引澜沧江之水补充金沙江、长江因上游引水造成的水源不足。

除异地调水外,人工增雨也是缓解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国家气象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李泽椿院士说,人工降雨不仅可增加地区降水量,还可实施各种水利工程分散窖存。我国西北地区仅能截留空中水汽的15.4%,不到全国平均转化率34%的一半,说明还有潜力可以人工增雨。从气候资料和卫星资料发现西北地区降及形成降水的云系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山、天山、祁山和昆仑山等处的近风坡,若在这些地区实施作业增雨是有条件成功的。

李泽椿院士说,西部干旱地区实施好人工增雨,关键问题是多方配合取得广大西北地区的基础数据以便找到最适宜作业的地区,同时进一步开展对人工增雨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空中水资源机制和调控技术的研究。

“以人为本”治理沙漠

今年年初,记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采访,一场沙尘暴使苏尼特右旗的近100只羊失踪或丧生。牧民赛音乌日吉勒不住地叹息:“可惜这些羊绒了,可惜了……”他的儿子羡慕地摸了摸记者身穿的羊绒衫:“这就是羊绒做的吧?真软和。”养了大半辈子山羊,卖了十几年羊绒,赛音乌日吉勒从不知道穿羊绒衫是什么滋味。

沙尘肆虐的季节,总有人喊出诸如“杀掉山羊”之类的口号。闻名全国的“治沙愚公”王明海同样愤怒地质问:“杀掉山羊?为什么不直接说杀掉牧民!”王明海带领一班人二十年如一日,在浩潮的库布其沙漠营造出一块10万多亩的人工绿洲,每次见到记者,他都大声疾呼:牧民们长期在环境恶劣的地区与贫穷、落后苦苦抗争,他们做出的牺牲够多了。生态恶化的责任应当由全社会来负,治理生态也应以人为本、应充分考虑沙区农牧民的利益。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高级工程师朱俊风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沙漠化治理不能就治沙论治沙,而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解决农牧民实际生存问题入手,把沙漠化治理与农牧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才能使防沙治沙这项系统工程真正奏效。

担任我国沙漠化普查办公室主任的朱俊风教授说,到目前为止,我国“沙进人退”的局面没有得到遏制,沙漠化发展极为迅速。据全国沙漠化普查表明,20世纪80年代之后沙漠化每年扩大2460平方公里,21世纪初每年扩大3436平方公里。内蒙古阴山北麓、锡林郭勒盟南部、阿拉善盟、河北坝上、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川西北若尔盖高山草原、西藏那曲地区和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等地年均沙化扩展速度达40%以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部分轻度退化的农田、草场,现在已变成不毛之地和茫茫流沙。

朱俊风说,为什么这么多年治沙没有扭转“沙进人退”的局面?我认为沙区农牧民不富,沙源永远治不住,人们明知破坏生态环境,但由于生活所迫也要向自然索取。内蒙古农业大学胡春元等同志也认为,单纯的种草种树问题只是沙漠化防治的应急之策、治标之策,要想标本兼治,必须解决沙区农牧民的出路和生活问题。记者采访西部地区一些干部时,他们也认为无论是沙区的治理还是退耕还林的实施地区,都应考虑解决农牧民的脱贫、增收问题。地处毛乌素沙区腹地的内蒙古乌审旗旗委书记苏怀玉说,近年来的持续干旱使农收民减少很严重,农牧民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如果不把农牧民致富和治沙有机结合起来,以往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很难巩固。

采访中,专家和沙区的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治理生态建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解决好沙区农牧民的实际生存问题。其次建立“以人为本”的生态建设和投入机制,引导和调动农牧民和社会投资建设生态的积极性,使农牧民成为生态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记者今夏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采访时了解到,该盟原有2400万亩耕地,盟里规定凡是人均达到3亩水浇地的旱地全部退下来,到2000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前,他们已自费退耕了1200万亩,此后按国家退耕政策,每年退耕100万亩。由于基本农田保证了农民的吃饭问题,截至目前,全盟已经种树538万亩,种草616万亩。沙区应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加快基本农田和草场建设力度,解决农牧民吃饭问题。农业和牧业是沙区农牧民的主业,据调查,西北地区一般保证每人2.5亩到3亩基本农田就可解决吃饭问题,通过基本农田建设种一点保证农牧民吃饭问题,可以保证大面积封禁防沙治沙。

在甘肃民勤和内蒙古阿拉善盟采访时发现,当地牧民砍伐已为数不多的梭梭林当柴烧。朱俊风教授说,西部地区地域辽阔,80%的人口分散在农村和牧区,靠薪柴作燃料,滥采植被,是导致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发展薪炭林,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同时,把薪炭林作为一个重要林种列入规划,解决农牧民烧柴问题。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已兴起一批沙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沙区特色的生态产业,解决农牧民花钱问题,这也是巩固治沙成果的根本。不少沙区利用沙区独特的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中药材生产,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建成十几家以沙柳、沙棘作原料的人造板生产厂家和饮料生产厂家,带动了农牧民种植沙柳、沙棘的积极性。记者在阿拉善盟采访时,看到当地一些农牧民开始发展人工培植苁蓉、锁阳等中药材,不少农牧民通过发展沙产业摆脱了贫困。

改变沙区农牧民传统观念和农牧业经营方式对治沙同样至关重要。应引导农牧民提高集约化水平,变靠天养畜为舍饲养殖,变广种薄收为精种高产。目前,山西、河北、内蒙古许多省区在沙化严重地区都实施禁牧,开展舍饲圈养。乌兰察布盟玫瑰营镇农民宋美宏告诉记者:“我家70多亩地,除了几亩口粮田,剩余的全部种了柠条、苜蓿、沙打旺、青玉米。用这些草养奶牛收入比原先种薄田要强得多。”乌兰察布盟畜牧局长陈龙说,退耕以来全盟推广种草舍饲,牧畜饲养量达到1300多万头只。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6%来自于畜牧业。

除想方设法使沙区农牧民增收外,应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生态建设新机制。鄂尔多斯市市委副书记杜梓告诉记者,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牧民,要制定一些符合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和生态工程建设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鄂尔多斯市近年来有许多农牧民治沙的成功范例,也出现了发展前景看好的沙产业。国家在投入上和税费政策的优惠方面能否倾斜一些,更好地调动生态建设主体的积极性,这样生态建设的收益会更大。许多基层干部建议,在保证重大项目直接投资的同时,应适当加大资金用于鼓励民间投入、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化部分所占的比例,积极探索由国家花钱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建设生态的路子。

记者在乌审旗采访时了解到,该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沙地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95%。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旗群众投资、投劳、联户投劳每年用于生态建设的投入超过5000万元,涌现出了100多个治沙超万亩和超千亩的造林大户。乌审旗旗委书记苏怀玉说:“我们旗给予治沙造林在5000亩以上的大户以5至8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补助对象和奖金额度与造林成活率直接挂钩,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在内蒙古化德县记者了解到,该县在推行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过程中,专门从财政拿出一块资金,作为村民给退耕地建网围栏的奖励性补贴,把每块退耕地围起来,责任明确到户,有效杜绝了由村集体共同管护“人人都管、人人不管”的问题。

采访中,朱俊风等专家建议,耗资巨大的生态建设是一项大型公益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靠行政命令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国家投资为主的基础上,实施“以专业队伍为主的大面积建设和个体承包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生态建设,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专业队伍分三种形式:一是国家可否成立百万人的林业建设兵团,专门从事以治沙造林为主的生态建设,主要承担国家级大型工程的建设。二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组成县乡专此造林队,承担国家和地方大型工程建设。既可解决盲目外流务工又可使其增加收入。三是充分发挥三北风沙线上560多个国有林场的作用,与当地农牧民通过股份制合作造林。

西部生态建设应以移民工程“执牛耳”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郊的牧民策仁毕力格,每年育肥出栏肉羊1000余只羊,收入3万多元,是一个无人不晓的育肥羊大户、小康户。而在两年前,他还是生活在贺兰山中为拮据生活时常犯愁的一位蒙古族牧民,当时他家仅靠放牧200余只山羊为生,由于草场退化,绒、肉少又卖不上价,全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1999年,当地政府实施贺兰山退牧还林搬迁转移工程,策仁毕力格一家四口是首期移民户之一,走出了贺兰山,也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近日记者在内蒙古、新疆、甘肃等西部地区采访时了解到,这些省、区正在尝试在生态脆弱的地区通过生态移民来解决生态退化和农牧民生活两难的问题。许多官员和专家认为,在西部广袤的生态恶化地区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彻底使西部生态面貌改观的必由之路,国家应高度重视西部的生态移民工程,果断圈定“无人区”设立生态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

目前,内蒙古阿拉善盟实施了名为“收缩转移”的生态移民工程,全盟有近1万户农牧民迁出原先居住的沙化、退化山区,移往阿拉善盟过去集中连片开发的总面积30万亩的10个大中型人工生态绿洲。贺兰山在阿拉善盟段禁牧3年来,已迁移农牧民1000多户,4000多人,退耕3500)亩,23多万只山羊被赶下山。这个盟还在有计划地把牧区人口向水草条件较好的十大滩(绿洲)转移。锡林郭勒盟从2001年7月提出名为“围封转移”的大规模生态移民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今年锡林郭勒盟计划总治理面积8000多万亩,其中春季休牧5000多万亩。

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云其木格介绍,自治区党委、政府研究后认为,实施生态移民后将迁出区进行围封、禁牧等措施,是全区调整传统草原畜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内蒙古已着手对全区1/5的草场实施围封转移,涉及近20万牧民,占到全区牧民总数的近1/10。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西部其他省区也在探索类似的生态移民工程,以使生态脆弱地区的植被得到恢复。新疆正在着手实施生态置换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在平原绿洲大力发展人工饲养料基地建设,种草养畜。甘肃省在世界银行贷款支持下,向河西走廊的疏勒河上游移民20多万人。目前塔里木地、祁连山地、川西北高原都设立了保护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区也全部实行了封山禁牧,山中600多户牧民和15万头牲畜全部迁出山区定居。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恶化与人类活动过于频繁有直接关系,是资源、人口、环境严重失调所酿的恶果。国家林业局中国治沙学会的著名治沙专家朱俊风教授说,通过普查和沙区社会经济调查表明,我国沙区资源与人口增长的矛盾十分突出,仅北方12省、自治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区人口就达7465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人,远远高于这类地区理论上承载人口内极限。

一些地方上的研究人员对此深有感触。甘肃省政研室副主任邓志涛说,像甘肃定西地区这样人类难以生存的地方,每平方公里人口承载量最多不能超过7~8人,但实际却达到128人。最近20年,在国家帮助下定西地区坚持退耕还林还草、移民搬迁,局部地区才出现绿意。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当地人口由50年代的20.5万人发展到了现在的92.5万人,增长3.5倍,而牲畜增加了12.3倍,据测定,自1997年以来,全盟草地每年超载700万头(只)以上牲畜。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原水利部部长)杨振怀说,类似阿拉善那样环境生态脆弱或严重失调地区必须限制人口,将风沙干旱严重地区的零散牧户逐步迁移到草库伦和绿洲人工灌草基地定居,逐步过渡到分区轮牧,舍饲为主,将退化严重的草场、沙漠和戈壁严格保护,建立保护区禁牧、禁樵采、禁挖药材,广大草原环境将逐渐恢复。

专家指出,在西部地区实施大面积的生态移民工程目前具备许多方面有利的条件。首先,国家有多项重点生态工程启动和涉及生态方面的法律出台,为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对迁出区进行围封保护提供了保障。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林业研究所的马文元说,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地域广阔、地形复杂,要想全部治理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都不可能。封育保护是西部沙荒地区恢复生态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彻底杜绝人为干预,禁止滥牧乱垦行为,依靠自然力量恢复植被,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方法。现在国家实施了天保、退耕、圈养等工程,同时有治沙法、水上保持法作保障,实施生态移民进而进行封育保护完全具备了条件。

其次,西部生态脆弱区目前还不是人口稠密区,异地迁移安置和就近相对集中的难度不大。甘肃省政研室副主任邓志涛说、只要国家借鉴三峡库区移民和扶贫开发中异地搬迁安置的办法,对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给以适当的补助,引导其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是完全可行的。记者在阿拉善盟采访时,主管生态的副盟长王金喜介绍说:“阿拉善盟有27万平方公里,从事牧业生产的人口不到3万人,真正把这些人移出来,把人力暂时难以恢复的区域保护起来,靠大自然的修复功能使其自然恢复,是治理沙尘源最好的办法。”

另外,西部大开发为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提供了机遇。西部大开发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在具备发展条件的地区开辟和培育经济发展带和经济增长点,加快这些地区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的步伐,这为生态脆弱区人口撤出后进入城镇和居民集中区提供了条件。

记者在采访中感觉到,西部生态移民工程易在封育、难在迁出,移民工程的成功取决于能否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在阿拉善左旗嘉尔嘎勒赛汗镇的移民开发区,记者采访了等不及政府生态移民指标就自搬来的牧民王双河,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王双河家每人分了8亩水浇地,去年他又花8000多元建起两个蔬菜大棚,他说“要不是搬到这里,光儿子上大学每年一万多元的花销就令我发愁。”移民何玉龙过去生活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现在他也成了嘉尔嘎勒赛汗镇的新居民,过去在沙区人均收人也就是800多元,现在收入少说也翻了一倍。他说:“我们现在这个新嘎查的113户人家来自阿拉善右旗13个嘎查。家里有些积蓄的人家等不上计划就来了,底子薄的人家是通过政府计划一批一批过来的。”

实际上,只要解决好迁出牧民的生产、生活,生态脆弱牧民们大都有搬迁的念头,只是担心搬迁后的出路。阿拉善左旗巴音淖尔嘎查牧民张喜文说:“细算账不如搬出去,前些年草场好,不需要买草料。现在不买草料根本不成。去年玉米1公斤一元钱,我买了1万多公斤;1000元能买2.5亩的玉米秸杆,我家买了将近8亩的秸秆,这一算账光草料钱就花出去将近1万五千五百块,放牧哪还有多少收入?如果政府能帮着我们搬出去,搬出去有生路,不管种地、放牧都愿意出去。”

要想使生态移民有好的安置归宿,关键在于移民安置区饲草料基地、牲畜棚圈的建设,而其中保证水利建设、发展绿洲灌溉饲料、牧草又是关键。新疆水利厅的崔嘉进说,新疆实施生态置换工程水利建设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据初步推算,新疆实施草地置换工程5年内就需增加100万公顷人工饲草料基地,仅此一项就需68亿立米灌溉用水,目前新疆农业用水量占国民经济用水总量的90%以上,全疆亩用水量在700立方米以上,需加强灌溉管理供水到户的工作。阿拉善左旗嘉尔嘎勒赛汗镇孪井滩农业综合开发区是最大的人工生态绿洲,也是阿拉善盟最大的移民村。阿拉善左旗政府投资数千万元从宁夏中卫县经四级扬水引进黄河水,开发水浇地面积11万多亩,安置生态移民7000多人,移民普遍反映用水太贵。

把零散牧民从集中到绿洲人工灌草基地定居,这样的生态移民工程“种一点、护一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定居的人工绿洲一定要保证以种饲草料为主,建1亩人工灌溉草基地相当于保护20亩干旱风沙草原;生态和社会效益部十分显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西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工程目前存在缺乏科学规划、移民力度小、移民安置补偿低等问题。

如何有计划地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有关人士认为国家应组织相关部门全盘科学规划西部地区的迁入定居区和迁出“无人区”,结合西线南水北调一期工程的启动和黄河水资源的合理调整和配置,发展人工灌溉饲、草基地。从政策上扶持移民定居区的水利建设,出台退牧还草的优惠政策。

一些地区也在探索如何给移民政策上的优惠,引导他们走出生态脆弱区。锡林郭勒盟出台了《关于实施围封转移战略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对移民和就地休牧户免征“牧业三税”,对春季休牧户减征“牧业三税”。牧民在生态移民安置区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三年内免征一些税。在实施围封转移过程中,由国家投资建设的房舍、棚圈、水井等基础设施,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国家投入的50%~70%可归农牧户所有,其余30%~70%可在5~8年内回收,回收后产权全部归农牧民所有。不严格执行围封转移有关规定的,国家投入形成的产权要逐年全部收回。采访中,不少想实施围封转移的地区希望国家能够出台一些扶持生态移民的政策和措施,与地方政府的努力形成合力。

标签:;  ;  ;  ;  ;  ;  ;  ;  

重塑西部生态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