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周安平 孙晓琴 袁漫春

周安平 孙晓琴 袁漫春 阜宁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苏 阜宁 224400

【摘要】 目的 研究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Ib2-IIb期子宫颈癌患者共56例作为实验组,采取先介入化疗后手术治疗方案,44例同期Ib2-IIb期直接手术的对照组作比较.分析介入化疗近期疗效及手术创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63.45±34.13)min,术中出血量为(563.47±151.23)ml,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0.71%,宫颈浸润深度>1/2发生率为16.07%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可以缩小局部瘤体,降低分期,降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宫颈癌;介入化疗;根治术【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15-01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也是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局部晚期宫颈癌是一组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高危宫颈癌,广义包括Ib2-IVa期的宫颈癌,狭义则是指局部肿瘤直径≥4cm 的早期宫颈癌[2,3].手术治疗是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是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来说,由于肿瘤体积较大,手术难度大、并发症高、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较大,因此,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单纯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欠佳[4].近年来研究发现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介入化疗缩小肿瘤病灶和控制亚临床转移,从而提高了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治疗效果. 我院妇产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2年内,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介入化疗后进行根治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历资料 选择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院治疗的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IGO)2000年临床分期标准[5]为宫颈癌Ⅰb2-Ⅱb期病人共100例,所有患者入院经宫颈活检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所有患者根据医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手术治疗.实验组有患者54例,其中Ib2期24例,Ⅱa期16例,Ⅱb期14例,实验组平均年龄为(46.34±14.52)岁.对照组有患者46例,其中Ⅰb2期23例,Ⅱa期11例,Ⅱb 期1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7.12±15.31)岁.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和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排除了系统性疾病,无手术禁忌症.

1.2 治疗方法1.2.1 介入治疗患者术前12h禁食,进行碘过敏实验,双侧腹股沟备皮.手术时,双侧腹股沟出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麻醉成功后,在数字减影引导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进行血管造影,了解肿瘤区血供情况,然后插管至子宫动脉进行灌注化疗栓塞,先灌注化疗药物,然后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完成后拔管,局部压迫止血,加压包扎,下肢制动24h.术后常规护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介入化疗方案:50mg/m2顺铂+50mg/m2阿霉素+10mg/m2丝裂霉素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共计进行3 次介入化疗,两次化疗之间间隔21天,化疗间隔期间注意进行血常规检查. 介入治疗完成后21天进行手术治疗.

1.2.2 手术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根治术治疗.均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切除范围:全子宫及子宫附件、阴道上段和阴道膀胱组织、及盆腔内淋巴结.年龄小于45岁者行双侧卵巢移位术. 1.3 介入化疗近期疗效观察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关实体瘤治疗标准进行判定:完全缓解(CR):指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 以上;无变化(SD):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以下,进展(PD):肿瘤体积较治疗前增大25%以上,并有新病灶出现.近期疗效中以CR、PR为有效,SD、PD 为无效.

1.4 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检验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介入治疗效果 介入治疗结束后手术前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并且和介入治疗钱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3个分期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由于肿瘤的体积较大,浸润的范围较广, 宫旁浸润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导致了单纯的根治术治疗效果价差,患者术后复发、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导致了治疗效果的降低[6]. 本次研究通过对局部晚期的宫颈癌患者进行术前介入化疗后再行根治术,并且与单纯使用根治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使用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的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患者不论是手术时间还是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的小于单纯使用根治术的患者,表明术前介入化疗后再行根治术能有效的减少手术中的创伤;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也表明,使用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的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患者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率和宫颈浸润深度>1/2发生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的低于单纯根治术的患者,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导致这些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介入化疗利用数字减影技术能够准确的判断肿瘤区域的主要血供,同时利用穿刺建立的管道直接经动脉将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与肿瘤部位,让肿瘤区域的化疗药物浓度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7-9].此外,在化疗药物灌注完成之后,还使用栓塞剂对双侧子宫动脉进行栓塞,一方面能够让化疗药物更长时间留存于肿瘤部位,另一方面还能有效的破坏肿瘤部位的血供,导致肿瘤局部缺血缺氧,并且发生坏死,形成假包膜,方便手术过程中对肿瘤组织的剥离,从而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术中出血量,降低了手术的创伤,减少手术过程中播散肿瘤的风险,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10,11].在另一方面,术前介入化疗能够更加有效的杀灭肿瘤细胞,减少了肿瘤组织向周围浸润和远处转移的机会[12].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术前介入化疗能够使得肿瘤临床分期提前,减少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降低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 贾玉玲,张保祯.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与序贯化放疗的临床研究.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3,33(1):64-65. [2] 王光,黄玲惠,魏丽惠,等.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14(1):20-22. [3] 杨学刚,周石,吴戈,等.介入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9):840-842. [4] 朱彦玲,彭素容,张红,等.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放-化疗联合治疗的近期疗效.江苏医药,2013,39(10):1172-1174. [5] 朱彦玲,章文华,张红,等.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比较.中华肿瘤杂志,2013,35(4):309-310. [6] 杨琳琳,杨宏英,杨谢兰,等.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辅助治疗8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重庆医学,2013,42(2):199-201. [7] 李娟.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前行动脉灌注介入先期化疗的临床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1,08(21):173-174. [8] 吴水平,吴光耀.介入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实用癌症杂志,2015,(4):503-505. [9] 周敏,王国庆,崔晓娜,等.术前介入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近期疗效分析.现代肿瘤医学,2014,(10):2462-2464. [10] 蒋明,高小盼,陆晓,等.术前介入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近期疗效.中外医疗,2015,(12):20-21. [11] 莫平,赵淑萍.术前介入栓塞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VEGF 表达的影响.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08(9):1692-1694,1699. [12] 米建锋,迟博.局部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医学综述,2010,16(13):1977-1980.

论文作者:周安平 孙晓琴 袁漫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周安平 孙晓琴 袁漫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