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干部要坚持读书学习论文_方欢

政工干部要坚持读书学习论文_方欢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2

“领导干部不仅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和岗位职责、而且要从社会责任和示范需要来看待读书问题,既做读书学习的自觉实践者,又要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积极倡导者、精心组织者、大力推动者,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引导党内和社会上形成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政工干部更应自觉地把读书学习变成一种常态。

一、要常读书

毛主席青年时期就立下大志:“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主席的鸿图大志让人景仰,他的刻苦精神令人敬佩。为了勉励自己,主席专门作了一幅对联作为学习的座右铭:“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一句“贵有恒”,道出了读书学习的真谛。毛主席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是他成为伟人、做出丰功伟绩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数十年的读书生涯中,毛主席积累了渊博的学识,也有着丰富的学习经验。毛主席常常论及学习,其论学的思想非常丰富。

学问的长进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求学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读一天两天,读三本五本,也许不会取得多么明显的效果,但是,长年累月地坚持下来,那就很了不起。当然,要做到常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常有人讲,没有时间读书。为什么没有时间呢?因为工作太忙,因为家务事太多,因为各种各样的应酬、娱乐、休闲脱不开身。这显然不能成为理由。鲁迅先生说:时间象海绵,挤一挤总会有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善于“挤时间”的例子。像欧阳修的“三上读书法”,流传很广,我看到我们的很多同志其实也在实践,上厕所、开会都喜欢拿本书,或者带张报纸,读得津津有味。还有一个“三余读书法”,是三国时期的董遇提出来的,他的一句名言流传很广,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三余”谓之: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是一年的空余时间;夜晚不方便干活,是一天的空余时间;下雨天干不了活,也是一种空余时间,都可以用来读书。古人尚且如此,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我们,更要养成这样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给自己规定任务,至少读一个小时的书,哪怕半个小时也行。不管怎样,都要挤时间。只要长期坚持下来,读书就会融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就会让我们真正品尝到读书的乐趣。

“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这是古人读书的心得结晶,意思是说学习就如登山,只有不停地坚持攀登才会越上越高。从寒山上斜斜的石径到白云深处的人家,中间是无数次脚步的起落。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台阶,尽管一段阶梯中每一级都是相似的,攀缘中会有单调和重复之厌,但只有经过无数次看似无效的劳动才能使劳动有效,只有在一定量的单调和重复后,才能领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无穷奥秘。那种“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就在那千百次攀缘之后。

二、要读好书

温家宝同志教导我们,“读书要有选择,要多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读那些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下来的书。”这些书能够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那么,作为我们的政工干部,应该读什么书呢?总体上说,开卷有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去读,更有一些书是麻痹我们灵魂、消弭我们意志的。沈阳市原副市长马向东,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竟然随身携带《赌术精选》、《赌术实战108招》;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对算命之类的书曾“刻苦钻研”。因此,读什么书,往往反映着读书人的生活情趣与价值追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于我们国有企业的政工干部来说,首先应当多读做好工作必需的业务书籍。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政策、理论、技能、规则方面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工作上的行家里手。其次,应该读我国文化的经典,如《论语》、《孟子》、《庄子》等,这些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有帮助的。比如说,一部《论语》,洋洋15000多字,为什么历经千年,历久弥新呢?因为这里面讲述了许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东西,其思想之深邃、内涵之丰富、文辞之精练,会在人们的心目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再次,可以读一些优秀的励志类书籍,比如《阳光心态》,以及《把信送给加西亚》、《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等,这些书籍,蕴含哲理,喻意深刻,会使人不断地汲取精神的力量。当然,我们还应读一些好的文艺作品。文艺作品往往通过移情的作用,通过作品中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让你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

三、要善读书

读书要讲究方法。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论“治学的三种境界”就讲得很精彩,堪称经典。王国维先生说:读书的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读书的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读书的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对于这三种读书境界,习近平总书记作过十分精彩的解读。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能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回,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她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这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的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要求我们做到:读与思相结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如果把读书比作吃饭,思考则是咀嚼消化的过程。那么,怎样做到善思?关键是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来解释实践,以实践来印证理论,这本身就是思考的基本方法。二是现象与本质相结合。也就是说,既要了解事物的表象,又要探究深层次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外在看内在,透过表象看本原。三是正面与反面相结合。所谓正面,就是要了解事物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所谓反面,就是要探究为什么不是其他的,有哪些消极影响。四是收拢与放开相结合。毛主席说:“读书的方法无非是两条,第一条,就是学会用联系的方法看书中的人物和事件;第二条,学会当评论员。”这就是说,对于事物的认识,要有发散性思维,要作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深入研究,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读与记相结合。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看到名言警句、精辟论述,总是随时记录,对于重要文献甚至全文抄录,对其中重要的、精彩的、自己感兴趣的语句,还要进行圈点、注解。抄书、作笔记,不止是可以备忘,便于日后整理消化,还可以锤炼品性,磨炼意志。

读与写相结合。写作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政工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通过写作,将所学、所记、所思、所感转化为文字,这实际上对思想的系统提炼和升华。打个比方,如果说阅读是吸收,是吃饭;写作是输出,是运动,那么光吃不动,就会消化不良,吃不进去,只有经常运动,释放能量,才能增进食欲,也才能长成健康的身体。写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无疑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提高素质、升华理念的过程。

论文作者:方欢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政工干部要坚持读书学习论文_方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