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教育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信息高速公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ISW)的正式名称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stallation)”,系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3年9月宣布的一项国策,计划在10-20年内在全美建设一个能通达美国家庭、办公室、医院、图书馆、教室、企业和商业的通讯网络。比之今日美国通讯网,尤如高速公路比羊肠小道,其信息传输速度要比现在快1000倍以上。这种“公路”采用光纤缆铺设,运用数字化技术,连接电话、传真、电视、录像和计算机等终端,将文字、图像、声音综合显示并实现互交。至1994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会前,副总统戈尔发表“全球信息系统促进发展”国情报告,可以说美国此举已成定局。
又据美《教育周报》示,国家科学院发表《信息未来的实现》,敦促教育部提出全国教育信息公路发展日程,使学校尽快与之接轨,以提高远距离通讯技术为教育服务。
一石激起千重浪。日本发表通讯白皮书,宣告1994年为“多媒体通讯元年”,目标是在2015年走上ISW。法国计划1995年连接3万家公司网。英国预计10年内投资180万英镑。加拿大10年投资7.5亿加元。新加坡拟借ISW把全国建成智能岛,投资12.5亿美元。
为何各国反映如此热烈?因为ISW有利在冷战后从军事转入经济与科技竞争,有利于使国家经济效益发展,有利于知识高附加值嵌入国家资源而提高生产率。一个重要的结果是:从商品经济走向信息经济。
我国反映沉着,国务院设立了信息化联席会议,布置信息经济中的信息产业,如建设“三金”工程,对此IBM、苹果、英特尔、AT&T、休斯等著名公司已与中国签约。国家教委高度重视,最近已启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CERNEF),网络中心在北京,有八地区10校联网。
早在80年代邓小平关于“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下,我国中小学普及计算机工作大力开展。高校的计算机辅助教育(CAE)、辅助教学(CAI)、课件开发(Courseware)、试题库(SEQ)、管理教学(CMI)及支持环境(Suporting Environment)等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现已进入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和多媒体(Multimedia)及具体到超文本(Hypertext)、超媒体(Hypermedia)等近联想式和触摸式、笔输式等应用阶段。在卫视方面经6年艰苦奋斗,至1993年底建成各级电视台1100余座,接收站6100余座,放像点5.3万个。
以上表明在进入ISW前,我国电化教育已有初步规模,对于ISW的教育运作我国是有高水平专家和技术准备的。例如1993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顺利引进了剑桥信息技术项目(Cambri d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加入了信息技术的国家培训范围与资格认证,近悉已有30人获证。此外还有科利华公司研制的“CSC中小学校长办公系统”、“CSC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启动。
最近,各类报刊对ISW进行了各种介绍、预测,令人欣喜,也带来诸多的不安。这些技术和物质究竟会给教育带来些什么?为讨论这个问题,遵照系统论观点,有必要专题考查一下ISW造就的经济、社会文化、信息技术等教育环境。
一、ISW的信息经济环境
经济是教育生存的环境,一方面经济通过各种渠道提供教育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的出口和入处都与经济支配的价值观相连。ISW造就了信息经济,与现行的商品经济,甚至与现存的小农经济遗迹相比,从信息科学角度看至少有三大差异。
1.经济运行形态。商品经济所含的四环节,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均以物质(或能量)流或货币流为基本形态,且物流或币流在交易双方都以单一方向进行。某商品经济经过多少次交易,物流或币流就有多少次运行,若某种转手倒卖的中间层次愈多,其间的物质能量损失愈大,损失部分物质构成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商品市场固然可实现资源配置,但市场毕竟受地域限制,加上各国间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措施,商品仍无法从厂家到达最合适的购主处,商品仍流而不畅。信息经济揭示,①任何一次商品交易中都伴随着信息双向流,若抽取商品上的(质能)属性与特征即信息流动,用几乎没有重的电子以极高速度流动,自然低耗高效,并很容易在计算机中实现集约化。
2.一旦ISW的网联接全球各地,据信息共享性特征,凡真正有益于人类生活的知识产品,即可瞬间扩散到各地,使全人类受益,也就是知识产品发挥最大效益。知识作为无形资产融入物质生产过程,即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也显示了知识自身价值,从中体现科学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3.基于信息的可创造特征,在信息经济中,科学文化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参与其中开发新产品,并处于导向地位,知识可获得足够大的价值提升,这就刺激了人的潜能发挥,只有信息经济才能提供人类创造力发挥的无限广阔的天地。
有人断言,下个世纪是名牌产品的世纪,“名牌”名在何处?除公认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保证的产品质量信誉外,有人认为:“名牌重在赋于商品的商品位的文化含量,旨在除商品的正常使用价值外,还奉献一种高雅的氛围;一份审美的情趣;一层温馨的关怀;一种超越商品价值的愉悦”。③在这个意义上,经济竞争日益演化为文化较量,信息经济日益渐变成文化经济。而文化,恰恰靠教育承传与发展。
在这里,自古以来的经济是教育的基础,转化为教育成了经济的基础,或曰互为基础。在实践上真正实现理想的“教育与经济”的良性耦合。围绕着信息经济教育可能发生以下改变:
1.以承传与接受知识宗旨的教育过程,将走向以开发与创造信息的教育过程。
2.以跟踪服务经济的教育价值,将走向以追求效益为特征的教育价值。
二、ISW的社会文化环境
ISW酿造了一种文化环境,表现在:
1.信息经济寻求其科技文化支撑。其中企业文化作为龙头,带动着经济运行的操作者和参考者攀升高学历或高学位,这是企业形象的一种显示与取得客户信任的证明。
2.信息经济自身的秩序寻求文化链条保证,这与社会秩序稳定一脉相承,都是文化的效果。社会文明的基础是“有文则明”,是知书达理。文明的内核是文化,道德不过是文明与文化的中介。高科技追求科学的真,社会和谐向往道德的善,艺术创作塑造生活的美,三者最后都统一于文化之中。
3.ISW还着意酿造一种文化交往与人际关系,一改以亲宗、邻里、血统为重心的交往方式为以文会友、以文相聚的文化交往重心,④其中,在管理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企业经营效益将以文化内涵为主要企业形象。
4.ISW将导致人类文化的大互补现象,其全球的信息网连通世界各地的科学工作者,出现了跨国界、跨时空、跨民族文化传统的大交流,其特点将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并把哲学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智慧层面。
5.ISW将有可能实现人类智慧的大集成,一方面,使人类用一个头脑与自然对话,使人类离别那自封的“世界之宰”的圣殿,恢复为自然一员的身份。另一方面,智慧集成又转化为生产力,使智慧产品超越现有的生产加法因子的窘境,上升为生产力中的乘法因子地位。
6.ISW将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更鲜明的团体个性。有人认为在ISW上可能会使民族界限消融,民族文化没落。笔者以为这是一种粗糙的见解,因为“传统”二字本身并不是“过时的、陈旧的、保守的”代名词,传统应该是永恒的、延绵的和发展的,当然也是包容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五千年的历史,它不断吸取外来优秀文化,也以极鲜明的个性展示于世界舞台,没有民族化就没有国际化。否则,它作为民族精神的代表,一旦失去光泽,就不可避免地沦为殖民地文化。
上述种种关于ISW上的文化的不完整的叙述,要求教育至少作以下调整:
1.在注入式教学法之外,将开拓一种完整的创见式教学法。没有理由全盘否定注入式教学法,它确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并且有充分的实验科学为依据,为承传人类知识立下过不朽的功勋,然而它又是不完全的,不能代替人类认识论的全部,例如认识论中的创见式学习过程。创造式见解属于人类的智慧部份,注入式教学法有利人类知识积累。而创见式学习的结果将促进教育的个性化,因为个性中最本质的反映是个体中的创见。
2.将全面主动地介入社会事务与社会发展,届时教育的地位可能真正受到社会重视。当代国际研究社会控制论有一派理论,认为社会控制力有三种:暴力、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三者在不同社会阶段所占比重不同,这种比重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的进化水平,当文化力量占主要成份时,社会文明程度最高。
3.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宗教。二战后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仅没有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而日趋消亡,宗教队伍反而越来越壮大,现在全球50亿人口中信教者达35亿,呈现出人类对自然对宇宙认识越深刻,科学越普及,信教者越多的现象,这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注意。宗教可以帮助人们寻找现实中的自我本原,寻找那冥冥的主宰与归宿,求解现实中种种无法找出的答案与困惑。ISW上可能有人利用其传播迅广的特点扩大宗教影响,渗入到教育中来。
三、ISW的信息技术环境
ISW对教育的最大影响是教育形态改变,这种技术可能会改变现有的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广泛运用电化教学与教育技术学将可能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对象。这种全球交互网络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交互性。改变了当前多数孤立单机的“人—机”对话方式,形成“人—机—人”教学模式,从而给予了计算机操作者极宽广的交流平台、极丰富的信息来源。其结果是增进了人与人的交往,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瞬间性。ISW的速度可以称瞬间接通,其结果必然大大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学生有问即答,有问必答。多少年来,导致差生形成的原因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差生的知识结构在横向或纵向二方面的间断点造成的,而间断点来自知识自身的逻辑部件缺损或丢失,使知识自身的生长序破坏。传统教学的班级制难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常常在某一概念未弄清以至后续课程难以理解,而讲台上的教师又不可能及时地为某生专门停下课程进度而回答他的问题,于是日积月累造成不良后果。ISW的独立学习和个别化教学,使学生可以瞬间求助,避免了班级教学中的这种弊病。
3.多感通道。多媒体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图像和声音结合,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既形象又真切。随着知识积累的加速,知识分类与综合加快,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应该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古代形容一个人有学问用“学富五车”,其实那些竹片片堆积如山也不超过今天一本书的内容,印剧术的几经更迭迎合了知识增长的需要,然而这只是人类积累知识的一条腿,人类理解和掌握知识直至发展知识是另一条腿,而这条腿进化太缓慢了,因此才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为此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如何快速地理解知识方面,教育学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故当计算机信息工具一出现,首先关注的是教育,产生了诸如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形态。
计算机网络界入教育行列,除一般意义上的代替纸笔和黑板之外,主要特征还在于:
1.孕育一种计算机文化现象。计算机不同于纸笔之处在于不再是被动地记录陈述人的思维结果,它还可能参与人的思维过程,在某种情况下提示思维的走向,与人的思维合作地探索未知的结果。用控制论的观点看,它可能扩大操作者固有的思维空间,寻找更多的可能性答案,尤其是在交互性的操作中。
2.长期存在的单个计算机如果比喻成一个点,双向联系的如数据通讯联系则可以看成线,那么,在ISW上的全球信息网就变成了系统,这三者属于三次质的飞跃。从系统论的“结构——功能”观看,系统的要素结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有了计算机这是第一次飞跃,至少它的存贮量可以比人脑强,它善于做重复性的工作;实现二机通讯则是第二次飞跃,因为信息交换不同于物质交换,在交换的双方不仅不会失去什么信息内容,而且双方都可以得到对方的信息;当孤立的计算机联上全球网之后显然属多要素组合的系统,一方面自己是系统中要素之一,参与系统工作,另一方面,自己可以与其他计算机形成多种组合结构,从而实现新的功能,这也是对上面提到的智慧集成的说明,由此不难想象ISW实现后很可能出现一种“全球脑”。在同一个网络上交流彼此的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那时科学交往不仅是跨国界、跨地域,而且还跨学科、跨不同的科学方法论。这种技术环境,无疑使教育产生许多全新的形态:
1.课程多样化。在ISW上可能方便地交流各国的课程方案供学生选择,文科学生能方便地选修理工科课程,反之亦然。
2.课程综合化。在现有的学科之间的边缘地带可能出现许多新的交叉,例如历史海洋学、考古信息学,现在出现的“计算机红学”,就是计算机介入红楼梦研究的典型的大跨度综合研究。
3.课程软件化,当然包括试题软件,使得课程设计更趋于科学和精确。ISW上可以集中国际一流专家,他们既是科学权威,又是教育心理或生理专家。他们熟知科学逻辑,又了解当代学科发展趋势,掌握学科生长点,这批专家聚集开展一些专门化的或专题性课程,无疑比之现在各地为政的小农经济式的封闭型课程设计要强得多,他们开发的软件可以随时供学生选择学习。
4.课程积木化。ISW上可能造成一种奇特的知识结构,像搭积木一样,产生许多新奇的功能,当然这种课程还取决于下述形式。
5.课程模块化。模块(Chunk)这个词借用于建筑上的配件,组装之后形成一座建筑物。事先做好模块的各种形状,操作者按自身需要搭配,就十分容易便捷地做出各种异样的房子。课程模块亦即课程软件的分类,由学生选择装配自己。当然,如何选择搭配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课程模块系指有独立体系的、内部有逻辑结构的知识集合单元,模块的建立可以使许多选修课通过软件途径随时面向各专业、各方面和学生,其灵活性和自由度比之今日选修课大大增加,既不受学习时间和地域限制,又不受学校或国别限制,可以在ISW上广泛流通。学法律的学生可以选经济学模块、国际民俗学模块、专利模块、地理历史模块、技术学科模块等等。
6.知识个性化。将来的学校毕业生很可能同一专业学生而知识结构不同,产生一种知识个性化结果。学生可以参考教育咨询部门意见或家长意见,或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需要选择自己适合的知识结构,适应社会需要。也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其结果有三方面,一是更有利于形成创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知识结构更利于解决原来从事专业之中的难题;二是更有利于个性发展,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三是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精神。
7.学习自主化。表现在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校,自主参加考试,自主决定学习时间,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彻底改善了今日课堂班级制的无差别课程进度。
8.考证国际化。ISW的信息技术容易实现国际流通考证制,便于各国相互承认学历,也便于国际人才流动,学生选择职业的面更宽了,就业机会更多,提供人才发展的环境也更丰富。
9.教育全民化。ISW为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开辟了良好前景。西方信息国部长会议上提到了信息享有权利不应有贫富差别,如果得以实现,受惠最大的将是教育,它特别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受教育机会,进而改变贫困地区的经济振兴。所谓扶贫,与其物质扶助不如信息扶助和教育扶助,因为信息扶助不光改善知识与技术的贫困,还可以改善观念意识的贫困,只有先解决观念意识或心理状态的各种保守、封闭、懒惰等因素之后,才可能接受新事物,积极进取地奋斗。
10.教育终身化。有三层意思:(1)继续教育方面,可以适应新的职业岗位的学习需要,例如晋升或调动工作;(2)年老退休后实现退休不离校,以保证退休后寻找生命的寄托或发挥余热;(3)参与家教,提供年轻父母的教育咨询,使人生下来就可以得到科学的教养指导,从而指导家长对教育的正当关切。⑤
上述不完全的种种论述并不是说ISW提供的信息技术环境已经完整无缺,下面的分析可知,ISW提供的客观环境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一系列困惑,对这些困惑必须以未雨绸缪的态度加以考查。
四、对ISW的教育环境的思考
总的来说,几千年的教育传统给我们展示了一条真理: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体现出“人—人”互动的本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庭—学生之间”、“社会—学生”之间都无不体现出知、情、意、行四种人际互动的心理过程。而ISW上人际互动间夹了机器于其中,姑且不论机器出了毛病的后果,也不谈机器传输中有歹徒破坏的可能(以上两种情况并非完全不可能,今天的许多事实包括我们自身的计算机操作中的死机与病毒现象都已证明),我们的教育确实将面临一大堆需提前思考的问题:
1.教育的国家主权。前面议论的传统问题的实质从政府角度看,保护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主权利益,国际交流有赖于国家科技与教育文化特色,你有我也有的东西毫无交流价值。ISW上的全球信息网利于国际交流,越是便利就越是要特色鲜明。这是其一。
其二,教育不同于纯科学,不像1+1=2那么通用,它还负有为祖国服务的政治任务,例如无论国内外教育中的德育环节,都有尊敬国旗,崇敬国徽,热爱并尊重国家领导人的教育内容,这是国家主权中不容侵犯的一面,不容许他国采用任何途径破坏或抵毁国家形象。
其三,国家教育政策会因国情不同而有所差异,尤其是政治制度不同时出现的差异更大,国际交流只能在借鉴的基调上进行,而不允许他国指责干涉,更反对殖民者的指手划脚和别有用心的颠覆活动。
2.“人—机”系统中人的生理心理。这里涉及人的视觉识别特征、视力保护、“人—机”界面上的人的习惯、人的情绪调节等等。ISW把人锁在机器房学习,脱离了对真实世界(身临其境不过是形容词而已)的触觉、嗅觉、味觉和运动觉。心理学界证实,视、听觉占人类感和范畴的80%,这里有二点可以讨论,(1)此外所述的感知究竟是否包括光影形态尚未见文献证实。(2)此外,该80%与余下的20%中的嗅、触、味、动诸觉的关系如何?能否独立地丢弃余下的20%而存在?一般来说,感觉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中的嗅、味、触、动觉等要素丢失了,不能算完整的系统,即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在人系统内部不自觉的会受到怀疑,这点从婴孩成长中总爱使用其手摸(包括食品和母亲的乳头)的特征可证明。可见在ISW提供的知觉尚不能算完整的知觉获得。对此电化教育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
3.师生关系。现有学生成长中的师生关系,可能远比今日观察来得深刻。以触觉为例,差生某次成绩进步了,教师拍拍他的肩膀,或以惊喜的目光注视他,其效果可能大于那纸上写的高分,因为教师的触觉中还表达了一种信任、爱和期待,冷冰冰的机器是不可能实现这种师生爱的表达的。有时教师的非语言表达,如暗示就是一种艺术,幽默也是一种艺术,它只能特定场合中临时发挥,只能在特定时刻突然展示,故教人还是要有人来教,教书本质上是教人,只不过是尚未过渡到机器教人的阶段,进入那个阶段后,可能才知“人教人”是难以替代的。
第二个问题是,学生成长中模仿式学习占重要成份。ISW上远离教师这位学生崇拜的对象而纯粹成为知识的探求,难以展现教师的风范、教师的人格、教师的品德和教师的楷模作用,⑥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兴趣与人格发展。更何况人作为一个社会人,并非某种事先设计的知识框架所能包容得进的。至少,那种丰富的情感,对生命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对同类的同情与关切是设计不出来的。
4.教学软件。目前遇到的麻烦是,有的软件专家并非教育家,有的教育家不懂软件设计。毕竟这是两大不同的学科群,故要制作符合教育规律的软件相当困难。科学的逻辑是冰凉的,教育的逻辑是温热的,欲启动这种“冷”度入“热”之中,不光是个技术难点,还是个艺术难点,难在何处?谁来指挥这个艺术过程?最后还是落到教师头上,落实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的接触之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在这世纪之交,教育带着成就与困惑倾听着未来的诉说,希冀着明天的新太阳。
注释:
①包国庆《信息经济中的信息》,《亚太经济时报》1994年11月17日。
②包国庆《信息产业》,《亚太经济时报》1994年9月1日。
③童培君《信息经济中的文化》,《亚太经济时报》1994年12月1日。
④童培君《从社会心理看人才社会化》,《中国人才》1994年第12期。
⑤包国庆《家长角色对教育的干预与控制》《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
⑥包国庆《信息高速公路的电教地位及其建设》,《电化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⑦Bao Guo-Qing:A Grey Procedure of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The Journal of Gery System》3(1994)PP.2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