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与STEAM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融合论文_童媛媛

项目学习与STEAM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融合论文_童媛媛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小学,浙江省 宁波市 315121)

关键词:项目学习;STEAM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学生从单一、静态的传统课程中脱离,融入开放性、动态性的教育理念,在授课内容、方式上有其鲜明的特点。STEA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探究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核心。推行项目学习与STEAM教育融合的模式,能够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注入新的生机。

一、确定项目主题,甄选生活课题

首先,项目学习与STEAM教育的融合要精选出课程的主题。主题并非信手拈来,也不是由教师个人的喜好来决定,而是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在选择主题前,认真衡量课程目标,考虑学校资源优势,与孩子的生活相结合,从多学科来选择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这也是STEAM教育的目标。只有从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本身及教学测量三方面进行系统把握,才能完整理解STEAM教育的内涵与要求,从而科学合理地实施项目学习,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

在项目学习设计中,我们要努力实现主题贴近生活的选择原则。以我校为例,师生合作,开发了一类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并创编出了一套校本教材。在自然篇中,我们设计了《校园猎狐》,将无线电测向与基础物理的知识融会贯通;在社会篇中,设计了《足球小匠》,玩转足球的同时,孩子的体育精神和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自我篇中,设计了《儿童版画》,引导孩子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体察自我内心世界,关注孩子天生的艺术性。这类型的设计,融入了多学科内容,让孩子们在参与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STEAM教育的魅力,同时也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源源不竭的兴趣和动力。

在这样的项目学习中,通过运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五个学科的知识,综合形成学生的STEAM素养。(一)科学素养。科学是技术的基础,为技术发明和运用提供依据。因此,科学素养是旨在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科学规律,形成科学精神。(二)技术素养。技术是科学的运用,是科学的具体化,如上面提到的校本教材《校园猎狐》展示了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小学阶段的初步接触。技术素养指向学生掌握、运用、评价和发明技术的能力。(三)工程素养。工程是技术的实际运用。技术素养指对技术的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技术的评价与反思。(四)艺术素养。在小学阶段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艺术与儿童的接触是必须的必备的。(五)数学素养。无论是科学、技术和工程都离不开数学,甚至在艺术学习和接触的过程中,数学也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是掌握科学、技术、艺术设计和工程设计的工具,即数学素养是根基。它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定理,能够进行数学运算,具有数学推算的能力。在数学素养的养成方面,我们采取很多趣味数学游戏,比如数独竞赛。STEAM素养包含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五个方面的素养,这几个方面是环环相扣的,科学是根基,技术和工程分别是科学和技术的运用,数学作为工具运用在科学、技术和工程之中,而艺术起到人文底色的熏陶和升华作用。STEAM素养是综合运用几个领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听起来很高深的理论,在小学阶段需要深入浅出的进行演化和推行,所以,在项目主题的设计上,我们要尽可能凸显出STEAM教育的协作性原则,强调群体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作用,在团队的合作过程中分析学习资料、提出假设、评价学习成果。

二、规划项目主题,开辟综合实践课程

项目学习是确保活动开展的前提,也是综合实践课程的规划。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包括几个层面:根据项目主题、学情来确定学习目标;分析学生优势,科学分组,发挥出每个学生的特长;确定项目学习需要的资源,初步规划项目流程。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构建上,要注重分析结果,设计情境,将学习情境、学习问题融合起来,避免两者处于分离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结合乡土资源,拓展项目学习方面,我们也在尽力开辟综合实践课程。例如在“寻芳东钱湖”的项目学习中,老师先用地图导入,从“中国”-“浙江”-“宁波”-“鄞州”-“东钱湖”着手,引入课题,一起来寻找美丽的东钱湖。在确定课题后,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活动方向,引导学生谈谈作为一个东钱湖人,值得骄傲的事,以小组为单位,想想、说说,在小组成员汇报、交流后,由教师相机板书一级指标,播放相关的微课视频,介绍与东钱湖有关的“名人轶事”、“历史渊源”、“古诗词”、“美文”等,让学生思考,对于“美丽的东钱湖”,自己能做什么?活动完毕后,各个小组根据讨论内容来填写表格、交流汇报,通过这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对家乡,对东钱湖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参与项目学习,提高STEAM素养

STEAM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要围绕问题、项目来进行,基于项目的探究与模仿,也是开展STEAM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这种真实的项目融入了技能、知识,也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为其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搭建了桥梁。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品,它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在以“中国结”为主题的项目活动中,突出了学生STEAM素养的培养,抓住基本的美学概念,强调对称美的科学性,并引入建筑模型设计的理念。让学生动手制作中国结,并将作品装饰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技术性能力得到了有益的锻炼。

四、展示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在项目学习完毕后,便步入后续的成果展示阶段。展示既是个人学习的总结,也是生生、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平台,要遵循多样化原则。学生自由选择展示形式,可以为一篇文章、一个节目、一幅绘画作品等,帮助其对学习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在《儿童版画》的活动结束后,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展示活动。大家走上台来,一一介绍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心得、经验分享给同学,师生共同来评价。不同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存在差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要遵循层次化、多元化的原则。从多角度来评价,挖掘学生的智能优势,突破传统的一元化评估模式,让学生的各项职能都能在评价中得以提升,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初衷。

STEAM教育倡导学科结合,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将项目学习与STEAM教育融合起来,应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根据综合运用五方面的知识解决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要求,STEAM的教学主要步骤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发现问题;2、提出假设或设计方案;3、科学求证或实施方案;4、得出结论或评估方案;5、反思分享,其中,反思分享尤为重要。孩子对发现问题、验证问题和得出结论中的经验和错误做出分析,提炼成功经验,提升学习迁移能力。同时,与学习者共同的分享交流有助于产生新的观点,发现新的问题。

项目学习与STEAM教育理念的融合,能够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孩子的各项能力,解决了传统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此课程的创新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方法、模式,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周辉:浅谈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的指导策略 [J].教育现代化.2017(04)

[2]陈帅:浅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2017(04)

[3]孙红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跟随式指导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17)

论文作者:童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项目学习与STEAM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融合论文_童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