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莎
(扬中市人民医院;江苏扬中 212200)
【摘要】目的 探讨用气压治疗仪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 105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 52 例,予传统常规护理;治疗组 53 例,除传统常规护理外加用气压治疗仪。 观察对两组患者下肢神经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结果:治疗组 53 例中仅 2 例(3.77%)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对照组 52 例中有 10 例(19.23%)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脑出血;气压治疗; 预防;深静脉血栓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导致患者下肢功能障碍加重,严重时可能并发肺栓塞(PTE)而危及生命。因而DVT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十分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康复。对于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有人主张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但存在脑出血加重的风险。对105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采用气压治疗仪,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满意,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5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年龄42~75岁,平均(65.0±7.0)岁。其中男61例,女44例。患者入选标准:(1)确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排除其他原因(如凝血功能障碍、外伤等)所致的脑出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CT示一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体积小于或等于40mL。(3)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大于或等于9分,病变对侧肌力0~3级。(4)治疗前均确认无深静脉血栓发生,并排除有气压仪治疗禁忌证(如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肺水肿、急性丹毒、急性淋巴管炎等)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卧床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治疗相同。
1.2 方法
105例患者按入院的顺序依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抬高患肢,维持下肢正确位置,每2h翻身、拍背1次,由护理人员指导和协助按摩患者双下肢及被动活动各关节。治疗组53例,应用气压治疗仪每天2次对双下肢进行气压治疗,每次30min。步骤如下:患者平卧,上抬患者双下肢,戴上合适的充气腿护套,用压力腿套包裹双下肢。充气末腿套压力设定为60mmHg。按踝、小腿、大腿的先后顺序逐次充气,全部充满后所有部位气囊同时放气。每加压充气1min,休息10s,周而复始重复多次。
1.3 疗效判断
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两组患者治疗7、14、28d后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发生。发生深静脉血栓: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肿胀,腓肠肌试验阳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彩超示静脉血管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和频谱信号。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1.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53例中仅2例(3.77%)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52例中有10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9.23%),两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平均发病率为40.4%[4],其中大多数发生在瘫痪的下肢[5],其中约66.7%为膝关节以下的深静脉。因此早期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的患者可能主要由后两者造成,有效的预防措施应集中在以上两个环节。
本研究结果发现,脑出血后气压仪治疗预防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77%),较常规护理发生率(19.23%)明显下降。其可能的机制为,气压治疗仪可以通过其脉动气流,经气管进入紧束在肢体治疗部位上气囊的气室,气囊随着压力的上升对肢体进行大面积的挤压、按摩,其挤压力和刺激可达深部肌肉、血管和淋巴管。加压时对浅静脉施加压力,使血液更多分流至深静脉;下肢加压后使静脉系统整体血容量减少,从而减轻血液淤积。骤然减压时使静脉血迅速自动充盈,从而显著地增大血流速度。间断充气加压治疗可明显增加血流速度,促进血液向心回流,利于静脉窦淤积血液的清除,同时可刺激纤维溶解、使前列环素生成增加。而常规偏瘫肢体活动及按摩肢体,常不能有效排空深部静脉内的淤积血液。因此,有国外学者认为,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应作为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规治疗。
本研究表明,以气压治疗仪治疗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有效和安全的,其较常规的护理方式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OrkenDN,KenangilG,OzkurtH,etal.Preventionofdeepvenousthrombosisandpulmonaryembolisminpa-tientswithacuteintracerebralhemorrhage[J].Neurolo-gist,2009,15(6):329-331.
[2]陈富荣,吴彦.低分子肝素诱发脑出血1例[J].中国医药导刊,2002,4(5):381.
[3]莫咪蓉,沈佩娟,洪爱莲.气压治疗仪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8):2120-2121.
[4]马欣,贾建平,王拥军.急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3):211-212.
论文作者:杨丽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脑出血论文; 下肢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高血压论文; 气压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