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125
摘要:近年来,随着华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型居住社区等大面积住宅的陆续建成,本地区市政配套工程也逐步展开,但相对房产开发热潮进一步加快和区域规划用地性质的调整,市政配套设施尤其是雨水排水设施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使得许多新建小区的雨水只能临时就近排入周边河道,汛期排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华泾西地区排水系统建设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彻底解决地区内排水出路,推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加快华泾西排水系统工程的建设。
关键词:雨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泵站
本工程的研究范围为华泾西排水系统。华泾西排水系统所在地区位于上海市区西南部,分属徐汇区及闵行区,总面积约344hm2,以老沪闵路为界,东部约145hm2位于徐汇区,西部约199hm2位于闵行区。
1、地区排水系统现状
1)雨水系统现状
华泾西地区内由于雨水总管及系统泵站尚未建设,防洪排涝重任目前由现有河道组成的排水网络承担,地区雨水基本就近排入周边河道,其中:
外环线沿线建有独立的排水管道系统解决其路面雨水的排放,地区内老沪闵路、朱梅路、位育路、建华路等现状道路建有以收集道路路面雨水为主的?450~?800雨水管道,华泾工业区内曹联路、协众路、兴南东路下建有?600~?800雨水管道,均依靠沿途发达河网,雨水就近出浜。另外华泾路结合市政道路建设按排水专业规划建成了部分雨水收集管道和干管,管径?600~?1500,但由于系统下游雨水总管及泵站尚未建设,近期临时通过长华路雨水管进入华泾南雨水系统排放。随着上广电居住区一期工程的竣工,其周边的市政配套道路业祥路、兴南路、朱梅路下已建有?600~?1500雨水管道,近期上广电居住区内雨水通过设于业祥路的临时出水口暂时排入华泾港。虹梅南路、莘朱路将敷设?800~?1800雨水管道,近期通过设于莘朱路的临时出水口暂时排入华泾港。
2)污水系统现状
本地区的污水属于吴泾闵行等地区污水外排工程服务范围,吴闵工程?3000总管自虹梅南路路口沿外环线由西向东至黄浦江边,通过徐浦大桥处的1#污水泵站将污水输送过江,接入合流污水二期工程总管。
外环线以南地区由于老沪闵路?600污水干管已接入吴闵工程位于外环线的?3000污水总管,沿线的地块的污水已就近接入该管道;华泾路结合市政道路建设已按规划建有DN300~DN400管道,因下游景洪路污水管道未按规划建成,近期通过连通管与老沪闵路污水管道连通。
外环线以北地区沿老沪闵路已建?800污水干管与南侧污水管道汇合后合并为?1000污水管向东接入吴闵工程位于外环线的?3000污水总管17/1.2A井。
华泾西系统内的污水出路已基本解决,但部分污水收集管道仍待完善,部分地块存在。
2、排水系统规划方案设计
1)雨水系统规划方案设计
系统雨水总管分为西、南两路:南路总管沿建华路、位育路、华泾路、老沪闵路、承启路敷设,管径?1000~?4000;西路总管沿同乐路、莘朱路敷设,管径?1000~?2700,系统内雨水经管道收集后进入位于老沪闵路东淀浦河南的系统雨水泵站,经泵站提升后排入淀浦河。
2)污水系统规划方案设计
华泾西块系统污水干管布置在外环线两侧的老沪闵路上。目前,南、北两路干管均已建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南路:南路干管由南向北沿老沪闵路至外环线,现状管径为DN600。
2.北路:北路干管由北向南沿老沪闵路至外环线,现状管径为DN800,跨过上游引水DN3000钢管、吴闵工程DN3000总管与南干管汇合。
系统内华泾港与东新港之间地块内的污水均沿规划道路敷设污水管道就近接入老沪闵路污水干管;系统内华泾港以西地块内的污水就近接入莘朱路污水管。
3、系统泵站设计
1)泵站选址
新建华泾西雨水系统泵站选址位于老沪闵路东侧,淀浦河南岸,泵站西侧边界与老沪闵路红线重合,南侧边界与承启路红线重合,北侧边界与规划绿地重合,东西长约73.3m,南北宽约47.7m,占地面积约3398m2,规划雨水泵站距离淀浦河河道蓝线58.4-62.5m。
2)平面布置
华泾西雨水泵站设计流量为20.4m3/s,考虑泵站用地为一狭长布局,并考虑水流流态的顺畅,泵站平面布置采用正向进水、正向出水的布置形式。
泵站进水管由老沪闵路?3000总管及莘朱路?2700总管汇总后扩大至?4000,沿规划承启路向东敷设约80m后,斜向东北进入进水闸门井中,垂直于淀浦河方向,进入进水渐扩管、泵房、出水井、出水渐扩管中,正向出水排入淀浦河。泵站变配电间位于沉井上部,管理用房和电气辅助用房位于沉井东侧。
泵站沉井平面净尺寸为29.0m×31.3m,深约13.5m。沉井内包括雨水泵房和污水截流泵房,雨水泵房分为两仓,雨、污水泵房又各包括进水格栅井及集水井。
3)工艺流程
泵站平面流程为:进水闸门井→进水渐扩管→格栅井→集水池→提升泵房→出水高位井→出水渐扩管→淀浦河。在进水闸门井和出水高位井之间设置?1800回笼水管,兼作岔道管。泵站出水排入淀浦河,出水口流速控制在不大于0.3m/s。
进水闸门井为不规则梯形形式,深约11.3m,内设2台3.5m×3.5m闸门(雨水进水)以及1台Ф600mm闸门(截流污水进水),用于检修后续的格栅、水泵等设备。
进水闸门井出水通过尺寸为2-3.5x3.5m~2-3.5x5.8m的进水渐扩箱涵进入泵站的格栅井,雨水经过格栅进入泵房集水池。
雨水泵房平面尺寸29.0mx31.3m,泵站底板标高-8.0m,一层地面标高5.50m。泵房前部为格栅井,中部为集水井,后部为出水高位井。泵房上部分别设置格栅间、配电间及水泵房。
泵房内设4台钢丝绳格栅除污机,用于清除进水中的漂浮垃圾与沉积于井底的杂物等。每台格栅除污机栅条间隙b=80mm, N=4.5kW,安装角度75o,并配套相应的螺杆输送压榨机等设备。
泵房内设6台干式抽芯泵,单泵设计参数为:Q=3.4m3/s,H=6.9m,P=400kW。根据集水井中的液位变化及室外降雨强度控制雨水泵的启停及报警。雨水经水泵提升后,至出水高位井,通过出水渐扩管排入淀浦河。
出水高位井设2台3.0mx3.5m闸门以及1台Ф1800圆闸门,分别用泵房内的设备检修及雨水泵的试运转。出水压力箱涵尺寸为3.0mx9.0m~3.0mx36m,长约68m,排放口断面为8孔箱涵。出口最大流速≤0.3m/s。
泵站内设Ф1800回笼水管,由出水闸门井至进水闸门井。雨水泵的试运转可利用雨水管网系统内的余水,或可开启出水闸门,引入淀浦河水进行水泵试运转。
4、结语
华泾西排水系统的完善为解决华泾西地区排水问题,以服务于社会为主要目的,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所产生的效益除部分经济效益可以定量计算外,大部分则表现为难以用货币量化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论文作者:王璟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4
标签:雨水论文; 泵站论文; 污水论文; 泵房论文; 闸门论文; 总管论文; 系统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