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理论缺陷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缺陷论文,理论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12月11-12日应亚洲开发银行之邀,赴马尼拉亚行总部参加了第14届亚洲地区经济展望研讨会。会前准备了一篇中国经济的报告,对有关国内和国际经济问题作了一番思考;会上又听了各地来的专家的发言,多有所感。下面谈一谈我的一些思考和交流中的感想。有的想法是别人首先提出的,我加以说明,以尊重知识产权。
会议重点是各国(地区)的经济展望,然而我提交的报告则是经济回顾,着重说明中国经济的基本参数和结构,以及经济运行的机制特点。
1.国际贸易中何以违反经济常识。经济学建立在常识的基础之上。最基本的常识是买方希望买到便宜商品,价格越低越好,卖方则相反,总希望抬高价格。做买卖的谈判主要内容就是谈价格。正因为如此,才有经济学中的供应线和需求线,才有均衡价格和资源配置。可是到了国际贸易中,事情发生了180度的变化:买方嫌价格太低,常常用倾销起诉出口方,还用了各种似是而非的标准,如劳动条件、破坏环境等理由禁止低价商品的进口;而出口方则用出口补贴、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各种方法鼓励低价出口。这种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现象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究竟它原因何在,是否合理,已经不去作认真思考了。我曾向几位教经济学或专门教国际贸易的教授请教过,他们作出的解释也不大能令人满意。大多数教授的解释是由于行业就业的压力,利益集团迫使政府对进口的低价商品征高额关税,以免自己的产品卖不出去而导致失业。这种解释是假定政府不站在全体公民利益的立场上,缺乏说服务。这样的政府何以能在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国家中继续存在下去?
另外一种可能站得住脚的理由是,国内需求不足,希望用外国人的需求补充自己总需求的不足。但这种解释引起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国家经常性地受总需求不足的困扰?如果是的话,这种困扰的经济学解释又何在呢?
首先,有不少国家曾经长期存在总需求过旺、物价上升的形势。典型的如日本在60和70年代的劳动力不足,总需求过旺。别的一些市场经济国家也有过总需求过旺的时候。我们必须回答,总需求不足是常规现象还是个别现象?也许多数经济学家会同意,需求不足是比较经常的现象,比如,国内需求旺盛总是好消息。这应当说是需求不足是正常情况的一个证据。当然计划经济国家是例外。
其次,如果我们同意总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的经常现象,就要问它的原因何在。我在另一篇文章中猜测说,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信用不足。因为宏观均衡的关键是将储蓄百分之百,不多也不少地转变成投资。由于储蓄和投资是由两种不同的主体完成的,储蓄的钱转变成投资的钱有一个流动过程。完成这一过程的必要条件是信用良好,否则这一流动过程会受到阻碍。所以在一个信用不良的社会中一定会发生投资不足的困难。但这只能说是一种猜测,需要做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此外,政府对企业家的不友好态度肯定也会减少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也是造成总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
2.外部需求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这次会上有一篇文章讨论发展中国家影响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其中之一是外部需求。我的意见是,从全球的角度看,不存在外部需求,因为不存在地球以外的需求。即使我们要在月球上搞基建,此项基建也必须由地球上的人付款,所以仍是地球上的需求。从微观上看,一个国家的出口是另一个国家的进口。出口如果有益于经济增长,那么进口一定不利于经济增长。结果一正一负,互相抵消。所以从增加需求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不可能促进全球的经济增长。但是贸易导致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一点来看,贸易是可以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都超过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证明贸易在优化资源配置中起到了作用。
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们的外部需求就是发达国家的需求。如果需求不足确实是经常性的,那么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减少甚至完全取消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做会对发达国家的增长造成一些影响,但是那里的百姓可以享受廉价的进口商品,即使有所损失也很有限。
3.经济涨落的同步性。国际货币基金的一位经济学家提出了经济同步性的概念。"9·11"事件之后全球每个角落的经济都受到负面影响。
各国经济有相互的影响,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有贸易(包括服务和知识产权的)和投资。这些都在两国之间同时发生。尤其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同步性可能变得更为明显。自由贸易之风劲吹,英特网和卫星通讯的发展使信息沟通的成本大大降低。运输技术的发展和运输组织的进步使运输成本降低,货物和人员的流通更为方便和频繁,这也是促进经济同步的重要因素。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以下诸方面。
(1)同步现象的测度指标。比如说用各国经济增长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与世界平均值之标准差来测量。有了指标才能客观地分析同步性是否存在,差别是趋向于收敛还是发散。
(2)同步既可能增加经济的稳定性,也可以增加其波动性。究竟何者更符合事实,就要分析同步性的增加与稳定性之间有无相关,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3)要分析影响同步性的因素是什么,进而研究如何应用这些因素使变化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或者防止不利的事态发生。
(4)同步性可能存在地区差异。比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国,它们的经济同步性就会比其它地区更为显著。
4.自由的国际贸易是否不利于技术上和管理上落后的国家?这是一个没有解决的理论问题。从自由贸易最基本的假定前提出发,它必定同时给双方带来利益;如果有损于一方,该方必定会退出,贸易就做不成。所以一切达成协议的贸易必定能为双方带来利益。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由贸易意味着竞争。对于落后的国家而言,竞争很可能是失败。而且在过去国际间自由贸易日益发展的几十年中,确实发生了贫富国家之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事实。因此,我们要找一找国际贸易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它未能解释强国与弱国贸易中不利于弱国的现象。寻找一个动态模型可能是很困难的,我们试图建立一个静态模型来作解释。
经典的国际贸易教科书中证明,国际贸易对双方有利的模型用的是一个生产两种商品的国家。只要在甲国中这两种商品的比价不同于在乙国中的比价,就有通过交换得利的机会。只要双方都出口在自己国家内相对比价低的商品,进口相对比价高的商品,双方的利益就可以实现。可是在强国和弱国交易时,这个模型未必一下能适用。因为模型假定了这两种商品在两个国家内都可以生产,而且由于市场均衡的作用,商品的价格等于它的边际成本。而事实上,弱国往往进口它自己不能生产的商品,这种商品在国内是没有供应线而只有需求线的。换句话说,在强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线和供应线都存在着,而在弱国内只有需求线而没有供给线。这时经典的国际贸易模型就不能使用。一个国家既能自己生产,又可以选择进口;另一个国家自己完全不能生产,唯一的选择(其实是没有选择)是依靠进口,如果比较这两种情况,可以想象,后一种情况更为不利。不过这一推测有待于更严格的经济学论证。
自由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而这里所说的公平是竞争规则的公平。如果规则公平,则对于弱小落后的国家必定是竞争结果的不公平。这一点在理论上为WTO所承认,所以它的条款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有所区别的(如进口税水平,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性关税)。但是WTO是一个追求利益的组织,这种对落后国家的优惠并不能自动实施,而是要在被发达国家所主导的WTO之内去争取。试比较联合国之内的其它组织(如UNDP、儿童基金会、粮食计划署、人口活动基金、粮食理事会等),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人道主义,追求利益在其次,所以目光优先放在帮助贫困落后的国家上。这和WTO是很不相同的。在一个国家之内,对贫困落后地区还往往要通过转移支付而有特殊照顾,还有对高收入人群的累进所得税来调节收入分配。但是在国际范围内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从事这件事,美国人均收入比穷国高出几十倍,但没有谁有权对美国课税以帮助贫困国家。相反,在WTO组织内,穷国提出的优惠要求却被严厉对待。究其原因,WTO是一个追求效率为主、兼顾公平为辅的组织。难怪许多经济学家呼吁,富国在贸易上设置障碍所导致的穷国的损失,数倍于它们对穷国的直接援助。我国加入WTO之后,对WTO规则的制订有了发言权,我们应该努力纠正WTO在原则概念上的这种偏颇,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应该效率和公平同样重视。
会议前后我对国内经济的一些问题也作了一番思考,它们也与国际经济有关。
5.粮食与石油安全。中国的人口密度为144人/平方公里,世界平均为44人/平方公里。中国的密度是世界平均密度的3.3倍,中国用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1%的人口,耕地的负担也是三倍。由此看来中国并非只有耕地紧张,而是一切用地都紧张,光是节约耕地是不够的,限制将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的政策是片面的,但是中国种粮食没有比较优势则是肯定的,加入WTO之后,我们将大量进口粮食。种粮的农民要改种其它作物或从事养殖业。可是我们近几年来因为害怕粮食不够吃,用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鼓励农民种粮,并且不允许农业用地转作它用。结果粮食生产得太多,连续两年大量出口粮食。
中国政府害怕粮食不够吃,用各种手段鼓励粮食生产,结果粮食多得存不下,再花大笔钱去盖粮库。然而粮食进口是很安全的,没有必要准备如此大量的储备。相反我国的石油进口倒是一个潜在的危险,2000年我国进口原油加成品油8800万吨,减去出口,净进口达7000万吨,占国内总消费的三分之一。这样高的进口依赖(粮食的进口依赖没有超过4%),一旦供应或运输出问题,我们由于没有战略储备,不到一个星期,国民经济立刻将陷入严重混乱。
从上面的比较可知,进口粮食是安全的,而进口石油则远没有那么安全。有人害怕粮食进口被外国禁运。但因能够生产并出口粮食的国家很多,东方不亮西方亮。如果全世界都对中国禁运,那一定是我国自己做了大错事。到那时即使有粮食日子也会不好过。中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接受人类文化的共同观点。
6.养老保险设计。中国的人口年增长率已降到0.8%,比美国略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经从1968年的金字塔型转向梯形。这种情况再继续15~20年,中国将进入老年社会。那时每个劳动力所负担的人口数将达到比发达国家更高的程度。那时中国将变为劳动力十分稀缺的社会。由于这一点,中国将进口劳动密集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产品。这和今天的外贸结构迥然不同。中国的技术将向节约劳动发展,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等统统都将与今不同。这个转变过程将如何,还没有人研究过。现在大家讨论养老金改革,注意力放在如何从资金随收随付制转变到个人账户制。但必须注意到,光有钱解决不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今天的储蓄如何转变为能够应付劳动短缺的社会,远不只是钱的问题。
通过个人账户制将有助于建立一个适合于老年人比例高的社会。它与随收随付制所能导制的社会不同。这将表现为下列各个方面:
(1)中国可将现在的个人储蓄借给外国人,将来老年人多的时候由外国人还钱,实际上是用进口货还债,让外国的当代人为中国的当代人生产。相反,如果今天我们向外国借钱,那么将来中国的青年人不但要生产供应中国人的消费,还要生产外国人所消费的东西。但是当今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世界性的(也许只有非洲一些国家老龄化的趋势发生得晚一些),所以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国际间的债务不可能消除老龄化所带来的困难。
(2)我们不可能将今天生产出来的商品存到将来使用。如果可能的话,这样将有助于缓解将来老龄人太多所造成的生产不足的问题。然而,储存商品虽不可能(或储蓄的成本太高,不值得这样做),我们可以用间接的方法做到这一点。例如先开采地质条件差的矿,将来可以用较少的劳动力开采地质条件好的矿,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品。也可以现在分配一部分劳动力去研究设计制造节省劳动的自动化设备,使将来可以用较少的劳动生产同样多的产品。
(3)我们可以增加固定资产折旧的提成。折旧提成也是一种储蓄,因为它减少了当前的消费,这笔钱应该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变成投资,用于增加将来的生产。然而必须注意,在劳动力稀缺的社会或劳动力多余的社会中,投资所形成的生产力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复制劳动力多余的技术,将来到了劳动力稀缺的时候它形不成生产能力。所以新形成的生产力必须按将来劳动力的价格来计算经济可行性,否则就可能发生投资的不经济性,或者说,将来的项目要赔钱,造成资本和劳动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