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恒平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山东 烟台 264100
智能化的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借助电子白板等呈现手段,充分利用12xue等教育平台,尽情勾画学习情境,实现师生间的无障碍交流,促进和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模式,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含义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教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二、智能化教学技术解决的目标问题
1.改变知识或者情境单调的呈现方式
传统教学手段习惯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一张嘴的“四个一”教学手段,这种习惯基于呈现方式的限制。计算机技术、白板技术的应用,为广大教师拓展了想象的翅膀,使教师的教育勾画变为现实成为可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学内容的转变
传统教学内容受制于学习条件,只注重于有限的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思维给学生提供的是充足的教育素材,正是网络技术的发达才使广大教师真正摆脱了教材内容的束缚,让学习活动走出教材、根据课纲教学成为现实需要。同样是因为内容的调整,开阔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了多元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过程教学、情感目标教学成为现实的目标任务。
3.实现培养方向的转化
时代的发展,促使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为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些都要求我们要改变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革新,创造经验,加强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取得经验,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三、教师在教学智能化过程中的作用
1.寻找铺设素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首先,教师安排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必须是对学生有价值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关的,使学生觉得要学习的知识是重要和有趣的,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或让学生因预期到学习所带来的“报酬”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学习反馈,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修正认识。
3.组织协作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
4.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
论文作者:于恒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学习者论文; 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过程中论文; 情境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5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