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347不锈钢炉管的焊接技术论文_韩浩博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福建省 泉州市 362000

摘 要:对TP347材质焊接性进行分析,确定了焊接方法,确定了焊接工艺参数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指出现场焊接时控制热输出及焊后热处理是控制铁素体含量的关键。

关键词:TP347 铁素体 热输出 焊后热处理

0前言

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两座加氢进料加热炉炉管操作压力较高,材质为TP347(0Cr18Ni11Nb),属奥氏体不锈钢,耐热、耐蚀性能较好,焊接性也较好,但控制焊口铁素体含量难度较大,铁素体含量对焊道耐热、耐蚀性能影响较大。因此控制铁素体含量是焊接关键。下面以高压加氢装置炉管焊接为例来介绍TP347钢的焊接工艺。

1.焊接性分析及焊口组对

1.1炉管的化学成分

炉管的化学成分见表1。

(1)碳C 碳是影响钢材强度的重要元素,较高的碳含量能提高钢的强度和耐磨性,但钢的耐腐蚀和焊接性能下降,而且与碳化物形成元素(如Mo)结合,在晶界上形成粗大的碳化物。

(2)铌Nb 铌在高温条件下也不被完全氧化,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硫、氮、碳直接化合,不与无机酸或碱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和抗氧化性。

(3)铬Cr 铬可以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随着铬含量的增加,钢的脆性转变温度也进一步提高,冲击值随铬含量增加而下降。由于不平衡的加热和冷却,晶界可能产生偏析产物,从而增加热裂纹倾向。

(4)锰Mn 锰有脱硫作用,能置换FeS为MnS,同时也能改善硫化物的分布形态,使薄膜状FeS改变球体分布,从而提高焊缝的抗裂性。

(5)硅Si 硅能溶于铁素体,对钢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6)硫和磷S、P 硫使钢产生热脆,磷使钢产生冷脆。

1.2 坡口制备及组对

炉管坡口采用坡口机加工,坡口型式为YV型坡口,组对间隙为2±1mm(。

2. 焊接工艺

2.1焊接方法

焊接方法是焊好炉管的关键, 为了防止管道在焊接时存在焊接热裂纹、δ相脆变,铁素体含量高等问题。焊接时采用以下措施:

选用钨极氩弧焊打底,背面充氩保护,手工电弧焊填充及盖面焊。焊后及时进行热处理的焊接工艺。

2.2焊接要点

(1)打底时从两定位焊缝中间起焊,背面通氩保护,采用小摆动操作,确保两侧熔合良好,背面成型高度保证在1-2 mm。

(2)焊接工艺采用小线能量,快速焊,填充及盖面焊道采用多层多道焊,小摆动或不摆动操作,层间清理要彻底,各层道之间接头应相互错开。

(3)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不超过100℃。

(4)焊接收弧时要慢,弧坑要填满,防止弧坑裂纹。

(5)手工电弧焊填充及盖面时,应在坡口两侧各不小于100mm范围内的母材上涂以白垩粉,以防止焊接飞溅损伤母材。

2.3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

钨极氩弧焊具有热能量集中、能量密度大,热能量容易控制的优点,同时根部焊缝成型较好。因此采用它作为焊接打底。选用H0Cr20Ni10Nb焊丝.

(1)氩气作保护气体 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它既不与金属起化学反应,也不溶解与金属中,另一特点是导热系数很小,而且是单元子气体,高温时不分解吸热,在氩气中燃烧的电弧热量损失较少。钨极氩弧焊氩气的纯度不应低于99.96%,焊接时氩气的流量为15L/min。

(2)钨极 钨极耐高温,在焊接过程中不易损耗。若焊接电流越过许用电流,就易使钨极端部熔化形成熔球,则位于熔球表面上的电弧斑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而游动,使电弧飘荡,电弧不稳定。钨极磨成尖部直径0.3mm,夹角30~60度的尖状,可保证电弧稳定。

(3)工艺特点 焊接焊丝应采用横向方位上下摆动,焊接参数尽量选用小电流和小电压,以控制热输入。焊接参数见表6。

2.4手工电弧焊工艺

(1)焊条的采用 焊条采用A137。使用前应检验焊条是否在保质期内,表面药皮是否圆整光滑,无皱皮(因表面涂料压涂时处置不当造成焊条表面起皱现象)、气泡、开裂现象。A137为碱性低氢型焊条,焊前需要烘干,烘干温度250℃,恒温1h。待用温度为100~150℃。

(2)工艺特点 为防止热裂纹,严格控制好层间温度,氩弧焊打底后,待焊道冷却后进行电弧焊接,焊接时,焊道分多层多道焊接,焊完一层后间歇几分钟,待焊道冷却后进行下一层焊接,严格的把层间温度控制在100℃以下,确保铁素体含量控制在4~8%范围内。焊接过程中焊条采用微摆动,焊接时采用直流反接,同时要避免焊接缺陷(气孔、夹渣、未焊透等)的形成。焊接参数应尽量选用较小电流电压,以控制热输入。

焊接时应严格按焊接工艺及参数进行,严禁在坡口之外的母材表面引弧和试验电流,并应防止电弧擦伤母材。焊缝宽度以每边盖过坡口2mm为宜。焊缝余高:0~2mm。

3. 焊后检验

焊后经外观检查,焊缝表面无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咬边等缺陷。焊后经100%射线检测,全部合格。

4. 焊后热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中铁素体含量关系到抗热裂性,σ相变和热强性能。从抗热裂性出发,要求焊缝金属内含有一定量的铁素体,从σ相变和热强性能考虑,铁素体含量过高容易引475℃高温脆变,铁素体含量愈低愈好。妥善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是奥氏体耐热钢焊接的核心技术。

通过合适的焊后热处理方法不但可以降低焊道铁素体含量,还能改善焊缝金属及其热影响区的组织,降低接头各区的硬度,提高接头的韧性、变形能力、接头耐腐蚀能力和高温持久强度以及消除焊接应力。

焊后热处理设备:智能型温度程序控制箱WCK-360-1212。

焊后热处理方法:电加热法(绳式加热器)。

焊后热处理工艺参数:热处理温度 886~914℃; 加热速度 <150℃/h; 恒温时间 4H; 冷却速度 急速空冷

测温方法:红外线测温仪。

焊后热处理加热范围: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在焊缝宽度的3倍以上,且不小于25mm(见图2),加热应均匀。

保温宽度:加热宽度及其以外100mm范围内。

热处理的加热速度、恒温时间及冷却速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加热升温至400℃后,加热速度不应大于5000/δ℃/h计算,且不大于150℃/h;(说明:δ表示炉管壁厚)

在恒温期间各测点的温度均应在热处理温度规定的范围内,且温差不应大于28℃;

恒温结束后管内通风进行急速空冷。

热处理曲线(见图1):热处理时应用热处理自动记录仪记录热处理曲线。

5. 结论

热处理后对焊缝、热影响区、母材进行硬度及铁素体含量检测,结果全部合格。装置运行1年多来,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焊接管理及焊接质量均受到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焊接手册》 第2卷(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石油化工厂设备检修手册》 第二分册 中国石化出版社

[3]《机械工程材料》 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4]《焊接冶金学》 基本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论文作者:韩浩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TP347不锈钢炉管的焊接技术论文_韩浩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