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膨胀的五大特征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中国通货膨胀的五大特征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中国通货膨胀的五大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五大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1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轨迹是较高→较低→高,通货膨胀走过的轨迹是低→较低→高,二者的组合由“低通胀高增长”向“双高”逐步演进。

●在各个通胀时期,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均高于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这说明,居民日常消费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在不断加强,处于超前地位。

●随着全国市场统一化进程,通货膨胀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蔓延。

●通货膨胀持续时间越来越强,危害程度越来越大,治理起来越难。

综观1978年以来我国发生的四次明显的通货膨胀(1980、1985 、 1988~1989、1993~1995年),可以发现五大特点:

一、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组合上,表现出由“低通胀高增长”向“双高”递进的趋势。

以1977年为基期、1995年为报告期计算,改革开放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增长约450%,年均增长10%左右; 同期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了约260%,年均涨幅7.5%左右。可见,经济增长走过的轨迹是较高→较低→高,通货膨胀走过的轨迹是低→较低→高,二者的组合由“低通胀高增长”向“双高”逐步演进。具体可分五个阶段:

零售物价上涨率(INF)与经济增长率(GDP)比较单位:%

年度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INF0.72.0

6.0

2.4

1.9

1.5

2.8

8.8

6.0

GNP

11.77.6

7.8

5.2

9.1 10.9 15.2 13.5

8.8

年度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INF7.3

18.5 17.8

2.1

2.9

5.4 13.2 21.7 14.8

GNP

11.6

11.3

4.1

3.8

9.3 14.2 13.5 12.6 10.2

第一阶段(1978~1984年),以较高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为特点。除1980年通胀率超过5%以外,其他年度通胀率均在3%以下,七年平均物价上涨率2.47%;同期经济增长率为9.6%。

第二阶段(1985~1987年),以较高经济增长和较高通货膨胀为特点。这一阶段,通货膨胀正在追赶经济增长,3 个年度的物价上涨率均超过6%,年均上涨7.37%,是前7年的近3倍; 而同期经济增长平均速度为10.6%,与前7年不相上下。

第三阶段(1988~1989年),以较低经济增长和高通货膨胀为特点。1988年GDP增长了11.3%,是比较高的速度;但当年通胀率也很高, 达18.5%,部分抵消经济增长的成果。经过1989年治理整顿之后,经济迅速跌入低谷,当年仅增长4.1%,而通胀形势丝毫没有得到缓解, 物价涨幅仍居17.8%的高位,比1988年下降了不到一个百分点。两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相对偏低,为7.7%,而通胀率却高达18.2%。

第四阶段(1990~1991年),以较低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为特点。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治理整顿和宏观紧缩,高物价涨幅压了下来,1990、1991年零售物价上涨率分别为2.1%和2.9%,幅度几乎与改革初期相当。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也迅速回落,1990年的GDP增长率才3.8 %, 比1989年还低0.3个百分点。1991年经济短时复苏,增长有所回升, 但未超过10%。两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偏低,为6.1%。可见, 这一时期是“双低”格局。

第五阶段(1992~1995年),以高经济增长和高通货膨胀为特点。1992~1995年,我国经济一直在高速轨道上运行,各年度经济增长率都超过了10%,分别为14.2%、13.5%、12.6%和10.2%,4年平均为12.6%。同期物价涨幅也很大,除1992年涨幅为5.4%以外, 其余3年均为两位数,分别达13.2%、21.7%和14.8%,4年平均为13.8%。 “双高格局”突出,尤以1994年为著。

二、通货膨胀在企业改革“放乱收死”的经济周期中逐渐发展到恶化的境地。

1978年“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实行放权让利和以强化物质刺激为主线的企业改革”开始,在短期内大大焕发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但由于产权规范的失效、预算约束的软化、市场竞争的不完全,企业私欲膨胀,悖离效率、效益、财政等社会目标,依靠数量扩张、涨价来增产增收、多留多存。这不仅损害了国家的财源,使“五五”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300亿财政赤字,中央赤字达1800多亿;也使通货膨胀公开化, 商品零售价格涨幅由1978年的0.7%上升1980年的6.0%。对此,政府从1981年起“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确立了“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方针,并规定企业“必须全面完成国家计划,按社会需要生产,不能利大大干,利小不干”,实际上否定了企业的利润目标和独立性。体制再次回归,“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经济缺乏活力的问题重新出现。

1981~1983年和1987~1989年,我国掀起了两轮以“盈亏包干”为主的承包浪潮,调动了广大职工和企业的积极性,短期内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较大的制度创新效应。但承包也没有实现预算、产权的硬约束,没有真正分开政企政资,它默认现存的所有企业,不论长线短线、经营好坏、效益优劣,都能苟活,从而固化经济结构,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承包企业为追求职工利益的最大化宁愿牺牲国家的利益,从而使职工工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涨价创收冲动强烈,把一些本应由企业消化的成本和责任外嫁给消费者,直接推动物价上升。两个物价高峰紧随两轮浪潮:1985年通胀率为8.8%,1988年通胀率18.5%。

1989年国家开始实施紧缩政策,下大力气压制住了高物价涨幅,但付出了放慢增长速度的沉重代价,体制也有一定程度的复归。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确定,企业改革也渐入佳境,“放乱收死”的体制根源得以拔除。在市场体制下,企业是独立自主的法人实体,其终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拥有包括定价权在内的所有日常经营管理权。然而,在新旧体制更迭之际,许多企业利用市场法规不完善、竞争条件不公平、经济结构不合理之隙,以各种不正当方式涨价、哄抬物价,对物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上游产品生产企业,它们擅自提价,对市场价格起了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的连锁反应。1993、1994、1995年连续三年物价涨幅均达两位数,1994年首次突破20%,为改革开放18年之最。

三、通货膨胀以消费品价格更快上升为特点,从大中城市向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扩散,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蔓延。

城市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CON)比较单位:%

年度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CON

9.3 6.5 7.3 18.8 18.0 3.1 3.4 6.4 14.7 24.1 17.1

城市 11.9 7.0 8.8 20.7 16.3 1.3 5.1 8.6 16.1 25.0 16.8

农村 7.6 6.1 6.2 17.5 19.3 4.5 2.3 4.7 13.7 23.4 17.5

比值 1.57 1.15 1.42 1.18 0.84 0.29 2.22 1.83 1.18 1.07 0.96

在各个通胀时期,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均高于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也就是说,城乡居民日常消费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以快于物价总水平上涨的速度上涨。1985年和1988~1989年通胀时期,消费价格涨幅只比零售价格高0.2~0.5个百分点,但到1991~1995年通胀时期,已高出1.5个百分点以上。这说明, 消费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在不断加强,处于超前地位。

1985年以前,城市与农村消费价格涨幅大致相等;1985年开始,二者的差距拉大,城市与农村消费价格涨幅之比为1.57。但由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以减速度上升,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以加速度上升,农村消费价格涨幅曾经两度赶上并超过城市。第一次是1989年,二者之比降至0.84;第二次是1995年,二者之比降为0.96。1996年该比重小于0.9。因此可以判断,通货膨胀已从大中城市向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扩散。

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物价上涨率比较单位%

年 度 1982

1983198419851986

1987

1988

零 沿海 1.41.2 2.811.5 5.88.9

22.2

售 内陆 1.81.3 3.1 8.8 5.48.0

19.7

消 沿海 1.71.8 2.911.8 6.18.7

21.9

费 内陆 2.01.8 3.0 8.8 5.97.7

19.4

年 度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零 沿海17.4 1.0 4.2 6.3 15.7 20.8

售 内陆17.4 2.6 4.8 7.1 14.0 23.0

消 沿海19.1 2.0 4.9 7.5 18.2 24.2

费 内陆17.6 3.4 5.6 8.2 15.2 24.1

1985年以前,沿海物价涨幅虽然高于内陆,但彼此较接近,相差在0.5个百分点以内;1985年开始,沿海零售与消费价格上涨迅速, 与内陆价格涨幅差距拉大到3个百分点。以后几年, 内陆物价涨幅逐渐跟上并于1990年超过沿海,并保持到1991、1992年两个非通胀年度。1993年,沿海物价涨幅再度高过内陆;1994年,内陆物价涨幅又追上沿海,零售价格上涨率为23%,比沿海高2.2个百分点,消费价格上涨率为24.1%,仅比沿海低0.1个百分点。这说明,随着全国市场的统一化进程, 通货膨胀已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蔓延。

四、通货膨胀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危害程度越来越大,治理起来越来越难。

年度198019851988-19891993-1994-1995

通胀率

6.0 8.8

18.5~17.8

13.2~21.7~14.8

持续时间 一年一年 两年三年

后一年通胀率 2.4 6.017.8~2.1

21.7~14.8=>10.0

第一次和第二次通胀幅度较低,在10%以下持续时间也较短,约一年,经过治理物价涨幅下降也较明显。而第三次和第四次通胀幅度大大高于前两次,平均在15%以上,持续的时间较长,均在两年以上,治理的效果上也没有前两次明显、见效也慢一些,付出的代价也更大。这说明,通货膨胀已经在中国扎根、发育,开始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成机理和演进模式。唯其如此,才使得政府在治理通胀时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遭受的阻力越来越大,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牺牲的代价越来越重,以致于不得不放慢发展速度、减小改革力度,以求得物价涨幅的降低。

五、通货膨胀初步显示出周期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1980、1985、1988~1989和1993~1995年四次通货膨胀,均发生在各自所处的“五年计划”的末期,初步表现出周期活动的特点。这绝非偶然,有着其内在的必然性。“五年计划”主要有三大目标即发展、改革和稳定,正确对待和处理通货膨胀问题是协调三大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和改革可能是通货膨胀形成的引致因素,而通货膨胀则会损害经济健康成长、阻碍改革顺利进行和危害社会大局的稳定。因此,在每个五年计划初期,国家在各项宏观政策上均保持审慎的态度,采取比较稳健、周到的措施;但到计划中期,各种新老问题交织,带来了判断和决策的模糊性,而且易受大赶快上情绪的支配,从而放松警惕,处理不好发展、改革和稳定三者的轻重缓急关系,往往突破计划盘子,实施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这些政策效应经过一段时间,也就是五年计划末期,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通货膨胀周期性地出现在五年计划末期的原因。

标签:;  ;  ;  ;  ;  ;  

中国通货膨胀的五大特征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