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滨江中学 325200
动作描写,又叫行为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像是人物心理的多棱镜,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心灵世界。
动作描写要求生动、具体、细致,切忌为描写而描写,使动作游离于人物性格之外,更要防止千篇一律,陈词滥调。
在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动作描写时,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给动词“精工细琢”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和心理活动的,动词运用得精当,并且有反复锤炼的功力,那么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鲁迅在用词造句方面达到了千锤百炼、炉火纯青的程度,特别是动词的选用。鲁迅笔下的阿Q在《阿Q正传》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法庭画圈,“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阿Q就在这“画圈”中稀里糊涂结束了自己生命……
鲁迅小说根据不同的人物所处的不同的典型环境,恰当地选用了切情切境、符合典型人物性格的动词,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在教学中,可以大量引用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语段让学生体会准确运用动词的重要性,只有准确抓住人物或事物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或表现来描写,才能真实可感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或事物的突出特点。
二、使动词“活色生香”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文书画 ,皆生物也。”既然是生物,那就一定会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也一定会有表情、姿态、意向。”因此所有优秀的作家文学家在遣词造句上都会准确贴切地选择和运用修饰性词语。
写人物的动作行为,若是在动词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词语,就会使动作的的幅度、速度、力度等表现力较为细致生动地表达出来,更为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情态,使人物形象更立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向前走着”和“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同一个“走”的动作,加上修饰语后的表达效果可见一斑。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情境表演,然后根据相应情境的变化补充恰当的修饰语,从而完成人物动作的描写。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真切体悟到恰当的修饰语对于人物形象鲜活所起的作用。
三、让动作“增光添彩”
写好人物动作还可以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动作。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做到自然合理,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和个性特点。
比如“小伙子跑得不错,已经从起跑冲刺进入途中匀速跑。他像一匹马驹昂头急奔”,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把健步奔跑的小伙子比作一匹马驹,朴实自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伙子步幅匀称,步频紧凑,蹬动有力,腰肢放松——整个动作显得优美而富有弹性。
四、给动作“绘形绘色”
在描写每一个动作时,不但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在什么情境、背景下做的,是怎么做的,这就要求把动作和表情结合起来写。写出人物动作表现时的神态,从而能更好地刻划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五、让动作“连贯成像”
动作描写要求生动具体地描绘每一动作的前因和后果,表现动作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所以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进行细致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 回“景阳岗武松打虎”,具体描写武松怎样“打”,从一系列行动的描写展现出武松英雄的本色和武艺的高强。“武松走上岗来,醉意涌上睡着了。朦胧中听得一声吼,武松勉强睁眼望去,只见一只斑斓猛虎就在数步之外。武松叫一声不好,挺身而起酒意化作一身冷汗全去了。那虎跃起扑过来,武松闪过忙举齐眉棍向虎打去,虎向前一窜齐眉棍打在树枝上,将树枝和棍都打断了。武松丢下断棍,那虎又向他扑来,向后一跃那虎就落在他的面前。急忙中用一只手尽力将虎头向地下按住,另一手举起钵大的拳头打虎的头。虎极力挣扎四只脚将地抓出一个坑,也难脱武松神力,也不知打了多少拳,那虎竟七孔流血不再动了,景阳冈打虎,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立时光彩起来,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而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将前文武松外形描写所做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书中写他采取先防御、后进攻的策略,又显示出他的谋略与机智。作者正是通过对武 松打虎的全过程的生动细致描写,表现了他多方面的性格特征。
黑格尔在《美学》中强调:“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最能清楚地有力地表现出他的精神层面和内心世界。教学中,只有多角度、多方面引导学生用心雕琢、真切描绘人物动作,才能让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充满魅力,人物的感染力才能深厚广大。
论文作者:刘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3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动作论文; 人物论文; 动词论文; 生动论文; 修饰语论文; 鲁迅论文; 情境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3月总第2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