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五四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李晓瑜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河南 郑州 450042)
摘要: 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五四精神历久弥新,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新时代背景下,法治成为弘扬五四精神的时代强音。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开启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新征程,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弘扬五四精神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 五四精神 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高举科学、民主两面大旗,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大幕。这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以学、工、商为三大主力军的反帝反封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前进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五四时期的中国,思想解放的浪潮一度达到顶峰,各类学说、主义竞相涌入,论战不断。以先进青年群体对“德先生”“赛先生”的呼唤为表征的文化启蒙,掀起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激进主义、以胡适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和以林纾等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被并称为20世纪中国三大思潮,共同掀起了提倡民主科学、反对迷信专制的反封建文化革命飓风,强调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与此同时,源自英美法德俄等国的实验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人本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也在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中全面传播,并迅速形成一个又一个热潮,影响广泛深远。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形成,极大促进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改变,并以1922年“壬戌学制”为标志,完成了对传统儒家经学体系统治地位的终结。
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同时,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借由《新青年》这个主阵地,打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通道。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回答了“中国社会如何改造”这一时代命题,并于1920年起在北大正式开设《唯物史观研究》《工人的国际运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课程,直接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认识不断加深,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和主帅的陈独秀,完成了由推崇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转变,并通过发表《告北京劳动界》《谈政治》等文传播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力、震撼力空前。
湖南五四运动高潮时,时任《湘江评论》主编的毛泽东发表《民众的大联合》,不仅鲜明地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而且高度评价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1919年“六三运动”和“六五运动”的胜利,突出体现了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在反帝救亡运动中的历史自觉和革命大团结,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有力推进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思考。蔡和森在1920年、1921年分别致毛泽东和陈独秀的信中明确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之必要,是为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五四期间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始终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如何根本改造中国社会[1]等现实问题展开,唤起了先进青年群体的主体意识,并在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影响不断深化的进程中进入高潮。在与张东荪、梁启超等长达一年多的社会主义论战中,陈独秀、李达等公开举起共产党的革命旗帜和行动纲领,为中共一大、二大的革命纲领提供了理论准备。在与黄凌霜、叶麐等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经迅速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在组织上、思想上有力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毋庸置言,五四运动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同时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渊源。
二、法治是五四精神的时代呼声
⑤见《化雨春风六十年(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校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23页。
五四运动百年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史,是中国道路现代化的发展史。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民主”“科学”“自由”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法治是弘扬五四精神的时代呼声,是爱国主义良性发展的基石,是实现民主、科学的基础与保障。推进民主、科学的标志就是将其落实到法治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面依法治国高度统一。奉法者强则国强。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更须坚守法治信仰、维护法治权威、凝聚法治力量,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紧密结合,求新务实、知行合一,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历史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主体意识的觉醒为民主政治现代化提供了持久动力。五四精神蕴含倡导个性解放、尊重独立人格的现代人文精神和自由法治理念,但囷于历史的局限性,“劳先生”(法律)较“德先生”“赛先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被请入的时间稍晚了一些,民主与法治曾在一段时间内表现紧张。无论是五四当年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火烧赵家楼”,还是文革十年的法治破坏,抑或当下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历史和现实都在警醒着国人:民主法治相辅相依,法治的缺位必然导致僭越民主的苦果。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设备的不断优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主要形式。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学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的难度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合微课教学,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高邮市主动邀请阿里巴巴农业发展部运营专家来邮为本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电商企业指点迷津,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2017年全年全市新增扬州识路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扬州市宏大饲料有限公司、扬州市笨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农业电商企业13家。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五四运动虽逾百年,但其精神内核历久弥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2009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时所明确的五四精神内涵的继承、扩展与丰富,是五四精神当代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壮丽篇章的指导思想,是传承五四精神的时代要求。
三、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如果说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开辟了中国民主进程的新纪元,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富起来”,使中国民主进入了新时期;那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就是开启了中国民主的新时代。从新纪元到新时代,中国人民完成了从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到社会民主的历史转变。
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2],分别从法治理论上作出了深刻回答,从顶层设计上作出了战略部署,从改革实践上着力推进,开启了社会主义中国法治建设的新征程。
指导老师需从事学生工作,拥有直接组织或参与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经验。项目组成员在校参加各社团,有较强的人脉资源与社交能力。寝室文化一直是高校较为重视的一个方面,但在校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太多创意来装扮寝室,而本工作室则可帮它们完成从设计到布置的整个实施过程。
五四精神所蕴含的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特征与法治精神的创新性、实践性、前瞻性内在一致。新时代弘扬五四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其最终价值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国家民主政治现代化,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客观要求。当前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已进入攻坚期,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弘扬民主、科学精神,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法治规则原则,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通过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治政府,培养社会尊崇宪法法律的法治文化,努力推进全民守法向全民信法转变,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和法治最前沿,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张德旺.道路与选择[M].北京:天地出版社,2019.
[2]李林,莫纪宏.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中图分类号: D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18—0226—02
[作者简介] 李晓瑜,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政治学法学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刑事法学,宪政法学。
责任编辑:于蕾
标签:五四精神论文; 法治论文; 全面依法治国论文;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