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梗塞CT和MRI诊断的价值及意义论文_毕慧

毕慧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安徽合肥230061)

【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在出血性脑梗塞(HCI)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7例H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MRI对HC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且对亚急性、幕上和幕下HCI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CT和MRI均是临床诊断HCI的重要手段,但MRI较CT更为敏感,可充分显示不同时期、出血部位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塞;CT;MRI;诊断价值

出血性脑梗塞(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HCI)是脑梗塞期间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1],其在病理,生理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单纯的按照脑出血和脑梗塞治疗。因此,早期鉴别HCI,及时确定治疗方案,是减少病人死亡、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临床多采用CT和MRI诊断HCI,二者均各具优缺点,基于此,本研究对比了这两种方法在HCI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以寻找恰当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资料,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7例H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1.62±11.25)岁;临床分期:急性期(发病时间≤5d)14例,亚急性期(发病时间6~21d)31例,慢性期(发病时间>21d)12例,平均(13.41±2.08)d;临床分型:血肿型24例,非血肿型33例;既往病史:高血压17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3例,高中及中专26例,大专及以上8例。所有患者均并能耐受CT和MRI检查,无MRI禁忌,且两种检查间隔≤2h;同时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其他脑血管疾病、全身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对造影剂过敏、入院时已接受溶栓治疗或各种原因难以顺利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其中CT扫描采用医院现有螺旋CT,扫描参数:以双眼外眦与头颅两侧骨性外耳孔上缘间连线为扫描基线,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扫描层厚、层距均为10mm,连续向上进行轴位序列扫描;病变区域采用薄层扫描,层厚及层距均为5mm。MRI检查常规采取T1加权成像(T1WI)及T2加权成像(T2WI)横断面图像和T2WI矢状面图像,扫描参数:层厚7mm,间隔1mm。所有成像图由3位医学影像科主治医师进行阅片、分析,有争议时协商解决,总结HCI患者的CT及MRI表现。

1.3 观察指标

统计CT和MRI检查对不同时期、不同发病部位HCI的诊断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诊断准确性为计数资料以率(n/%)的形式表示,采用x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HCI的CT和MRI表现

CT检查主要表现为梗死区内出现扇形、大片状低密度影,边缘较为模糊,阴影中散在分布着点状、斑片状或条索状高密度影,无明显占位效应,出血较多者,可见显著占位效应。

MRI主要表现为梗死区域内存在混杂的斑块状信号,T1WI序列表现为边缘较为模糊的高信号病灶,T2WI序列为边缘清晰的等或高信号病灶。

2.2 CT和MRI对不同时期HCI的诊断结果比较

MRI对HC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且在亚急性HCI中更具优势(P<0.05),见表1。

3 讨论

HCI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病因可能是由于缺血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栓塞性脑卒中、高灌注、良好的侧支循环、高血压、溶栓和抗凝治疗有关[2],其中溶栓和抗凝是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若未明确梗死区内是否存在出血而盲目溶栓,将会增加治疗难度和病人风险,影响预后。可见,早期诊断HCI在疾病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近年来,临床多采用CT和MRI进行HCI的诊断鉴别,其中CT主要利用X射线、γ射线、超声波等对病灶进行断层横扫,操作简单、扫描时间快、无创、费用低廉[3-4]。MRI通过核磁共振信号重建人体图像,可多参数、多方位成像、有流空效应等,对脑干、幕下区的显示优于CT。

本研究对比了CT和MRI在HCI诊断的价值,结果发现:MRI对HC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且对亚急性、幕上和幕下HCI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CT(P<0.05)。由此可见,CT和MRI均是临床诊断HCI的重要手段,但MRI较CT更为敏感,可充分显示不同时期、出血部位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但MRI费用较高、检测时间较长,在临床工作中应综合医院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石德志,张海三,杨照华.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3):360-361.

[2]白敏.磁敏感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D].青岛:青岛大学,2011.

[3]贾璐.出血性脑梗塞55例影像学诊断与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24):181.

[4]郭薇.比较CT MR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1):94-95.

作者简介:毕慧,女,学历:本科,在职职称:初级医师。

论文作者:毕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出血性脑梗塞CT和MRI诊断的价值及意义论文_毕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