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新中国论文,成立以来论文,党对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09)-08-0029-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体现,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指导,并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多次调整。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指导的实践,揭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毛泽东曾强调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① 这些论断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围绕这一任务,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其主要目的乃是逐步地建立革命的人生观”②。新中国一成立,即取消了旧学校的法西斯式的训导制度和国民党“党义”、“童子军”、“军事训练”等课程,开设马列主义的政治理论课。最初,高校开设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简史”等课程,某些文科院校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在教学组织上,1950年教育部规定,各高校设立政治课教学委员会。在教学方法上,提出纠正教条主义的偏向,主张运用系统理论知识联系思想实际。在教学内容上规定了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新民主主义理论课的教学重点。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出选派政治理论水平比较高的干部到学校兼课,或设专题讲座,帮助政治理论教师备课。
1953年,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高校的政治理论课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在课程设置上,1953年新增开了“马列主义基础”课,并改“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史”,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系统讲授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见表1)。在教学组织上,切实加强学校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组织领导和教学领导,校长和副校长必须有一人亲自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组的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强对政治理论课师资的培养,适当增加文、史、哲的招生名额,扩大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注重对在职教师的培养。
1956年9月,高教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对四门政治理论课及学时进行了调整,规定各专业一律开设“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而“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门课在某些专业可以不开或选修外,其他专业一律开设。(见表2)
从1949年至1956年的7年多的时间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师资队伍都已初步地确立和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初步建立。
1957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进行经常的、艰苦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根据毛泽东这一指示,教育部提出在全国高等学校各年级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以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中心教材,同时阅读一些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文件。原来开设的四门政治课一律停开,这种情况持续到1960年。进入60年代,党开始系统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时期正值中苏大论战,为加强对学生的防修、反修教育,教育部制定《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和《中央宣传部、高校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决定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形势与任务”(见表3)。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的教学法,采取四个步骤教学:启发报告、读书、讨论、总结和解答。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出教师队伍革命化,要求教师学会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注意吸收做过基层工作的干部、复员军人和参加过两年以上体力劳动锻炼的知识青年,经过训练提高,参加到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文化大革命”期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被糟蹋得面目全非,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围绕“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来讲授一些受到严重歪曲的马列原著和毛泽东著作。此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战斗任务组织教学”,完全为政治运动服务,且常被接连不断的新的政治任务所取代。直至197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恢复正常状态。
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开始就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初步建立起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宝贵历史经验。但由于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性质的认识局限性,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当时政治形势的左右,缺少系统性、科学性和连贯性,甚至在特殊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政治运动的附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明显滞后,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功能的发挥。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从根本上拨乱反正的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新形势。针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混乱,教育部于1980年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明确规定高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教学方针、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方法、科学研究、教师队伍的建设、领导体制等内容,结束了“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突出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迅速得到恢复。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调整。
第一次大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的确定
1984年9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提出“为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必须进行改革”③。
1985年秋,国家教委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在课程设置上将“老四门”改为“新四门”,即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文科开设)代替了原来的“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和“国际共运史”(文科开设),力求使理论教育更紧密地结合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的实际,以便更好地发挥理论课在培养“四有”新人方面的作用,并增设两门德育课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与四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并列(见表4)。
根据教育部社科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第219页及相关资料整理。
将“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全面地讲述中国革命赖以发生、发展的客观社会条件,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既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也讲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既讲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也讲各派政治力量的政治主张,通过历史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更有说服力地使学生了解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了以共产党为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
将原来分别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师范院校及有关文科专业开设)合为一门“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大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与中央领导提出的“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ABC”的精神是一致的。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的开设,主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中,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使学生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和崇高的责任感。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后,各门课程都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出发,更新、充实、调整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四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大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的确定
1993年,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 “两课”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和“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以增强说服力和有效性为目标,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为重点,注意相辅相成,深入进行教学改革。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两课”教学改革的意义、根本原则、根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内容。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总体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主要问题是:一是内容重复过多,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政治课历史课的重复,也有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重复;二是学科内容庞大,难以适应,如“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其内容包涵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学科体系容量大、内容庞杂,不仅学生不易掌握和消化,教师也难以适应;三是部分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甚紧密,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不强等。因此,教育部批准了4所试点院校进行改革的探索。更多的学校则是在“85方案”的框架内进行改革的探索。
1998年,教育部根据“85方案”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两课”教改试点院校教改所取得的经验,提出了“98方案”:围绕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中心,调整原有课程设置,重构新教学内容体系。将原来“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部分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资本主义论”部分改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划入新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中。改变“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学科体系过宽,内容庞杂的状况。将原来的“中国革命史”改为“毛泽东思想概论”。即改“历史体系”为“理论体系”,以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为主干,把近现代中国革命史融入毛泽东思想原理之中进行阐述。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和“中国革命史”中1956年以后的部分调整合并,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原来文科开设的“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改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将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放在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与国际关系阐述上(见表5)。
该方案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将方案确定下来。“98方案”的总体结构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三个层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这些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现实的理论基础。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两个伟大的理论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这些课程有利于增强对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深度。三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
第三次大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确定
进入新世纪,新的形势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98方案”课程门数过多(理工科7门,文科8门),教学时间不够充分;课程内容重复过多,大学各门课之间的交叉重复以及大学与中学课程之间的重复;加上教材编写中的问题、教师素质问题和教学方式方法问题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国内外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不能应对自如,与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还有相当的差距。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作出了制定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重大决策和一系列部署。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首次使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称谓,并就加强和改进课程建设提出了原则性意见。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新方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四门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数的安排,由过去的学时规定改为学分规定(见表6)。在高校教学中,1学分通常可折算为15至18学时,如果按16学时计算,新方案规定的4门课程共224学时,约占目前高校本科总学时的9.3%,保持了“98方案”8%至10%的比例。
“05方案”以全面发展的观点,特别是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全面育人的观点,展开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新的课程方案解决了课程设置上存在的课程门数偏多、总学时偏多以及与中学政治课衔接协调不够等问题。
通过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教育,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通过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通过设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么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设置“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调整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实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并举的基本构架;二是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路;三是以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在党和国家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课程定位到课程设置,从学科建设到教学内容、从领导体制到师资队伍建设等,都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三、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方面,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
(一)必须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和教改一直是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得以成功的根本保证。与前30年相比,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更重视,指导更直接、更具体,表现在:
第一,党的主要领导人直接关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学生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越自觉。”④ 在总结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的教训时,邓小平又深刻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⑤。他强调要加强高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江泽民也强调:“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⑥ 胡锦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指导更为具体。2004年3月,他在一份《关于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他对调研报告中反映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深表忧虑,指示:中宣部、教育部要深入研究高校公共理论课的教学问题,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从培养师资队伍、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宏观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在几年内使公共理论课教学情况明显改善。党的最高领导人直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具体指示这还是第一次。胡锦涛的指示,直接促成了由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组织的为期9个月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规模调研,促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产生。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经由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三次大调整,第一次调整由中宣部和教育部做方案最后以中共中央的名义下达《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确定了“85方案”。第二、第三次则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作出的决策。1998年,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确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98方案”,并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名义发布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2005年,由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组织的调研组,在广泛征求课程设置的意见之后共收到100多种调整方案。调研组经过归纳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方案以书面形式再次征求高校教师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形成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送审稿,2005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原则同意了《意见》送审稿,确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
第三,中宣部、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给予直接指导。从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文件算起,30年来,以中共中央、中宣部、教育部等名义发布的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就有47个。主要有:1980年,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的通知;1984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7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9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领导体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安排、教材建设、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及至教学研讨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部署。2008年7月8日至9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专门在京召开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旨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工作,把“05方案”及其教学实效落到实处。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改革成功的保证。
(二)必须坚持科学的定位和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并不十分明确,常有变动。最初明确高校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50年)。后来先后提出“培养学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1955年);“改造思想,提高社会主义觉悟”(1958年);“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1964年)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被搞得面目全非。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逐步明确起来。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⑦ 同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⑧ 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⑨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8年7月8日,刘延东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千千万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她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五大职责:即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职责,肩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职责,肩负着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的职责,肩负着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的职责,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等重要职责。⑩ 这就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阐述得十分明确。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力抵制淡化党的领导和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潮;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决贯彻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和精神;根据形势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方式导向,并与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方针,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
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本质是实践性。实践性的本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生机勃勃的、富有创造性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于通过指导实践使理论发展,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理论课就有过多次调整。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进行的改革,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举措。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教材贴近现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其现实发展过程中,“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很强的现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功能和作用,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方针,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并将课程设置的调整同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和科学研究等配套推进。
(四)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范学科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具有科学性而非主观随意性。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科学化上是做得不够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改造旧教育的过程中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也是如此。将政治理论课作为“一切专业教育之基础”。采取照搬的做法,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及学生的思想实际不够。二是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为了搞“社会主义教育”而从1957年至1961年停开系统的马列理论课;“文革”期间停课8年,复课后又搞所谓“以战斗任务组织教学”,马列理论课被糟蹋得面目全非,声誉被严重破坏。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时往往结合全国历次政治运动进行,1957年则把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简单化地变成主要是大鸣大放和“反右派”斗争暴露出来的思想问题;以后联系实际的方针又曾被曲解为实用主义的“活学活用”,强调“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三是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缺乏与中小学政治课的科学衔接和统筹规划。改革开放后比较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化。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课程体系演化具有内在统一性和不断创新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理论发展和理论运用教育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教育的统一;体现了理论、历史与现实相统一;体现了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体验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思想教育课的功能属性,同时也有学术性,在贯彻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可从学术角度作独立性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如果能够从学术上讲清它的来龙去脉,必然能够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改变了过去不同程度存在的庸俗化和功利化倾向,既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也注意它的科学性、学术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科化,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作为课程来建设,没有学科做依托。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深入,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凸显出来。1996年,在政治学学科下设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2006年后专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分别设立6个二级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以学科为依托进行课程建设,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也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五)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师的素质决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出台专门文件,采取多渠道、多途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妥善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历问题、职称评定和相关待遇等问题。早在1952年中共中央就下发了《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提出了创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等措施,以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缺少足够称职的政治理论课师资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更为重视,不仅在每次发布的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文件中强调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而且专门下发相关文件强调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1984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1999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2007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研修的意见》;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0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工作的通知》等,在实践中建立了一整套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培训体系,有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有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有骨干培训和全员培训。近年来,中宣部、中组部、教育部等国家五部委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内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中宣部、教育部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各省宣传部门、教育部门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班”,培训专任教师中的骨干教师或进行全员培训;各高等学校培训本校专兼职教师,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使教师专业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在2008年7月8日中宣部和教育部在京召开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特别强调要着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她提出:要选配好教师,培养好教师,完善激励机制,建设好教学科研组织机构,通过扎实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应该是立场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队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学贯中西、功底深厚的队伍;应该是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的队伍;应该是师德修养好、富有人格魅力和亲和力的队伍;应该是老中青结构合理、教学领军人才不断涌现的队伍。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指导的一项经验,也是今后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常抓不懈。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才保证。
注释:
①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80~781页。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49—1950)》,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91页。
③ 教育部社科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5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4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6页。
⑥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7页。
⑦ 教育部社科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第166页。
⑧ 教育部社科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第158页。
⑨ 教育部社科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第213页。
⑩ 刘延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2008年7月8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标签: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政治论文; 课程设置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文; 教育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