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文化语用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结合了语用学和跨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跨文化语用学的产生时间较晚,我国国内仍缺少对这一新兴学科进行概括和综述的研究。本文出于这一考虑,拟对国内跨文化语用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追根溯源,希望对我国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有所启示。
关键词:跨文化;综述;语际语;语用学
引言: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意义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的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跨文化语用学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迅速成长为一门结合了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的新兴学科。这一学科的研究内容丰富、角度开阔,融合了语用学的经典理论和跨文化交际中的诸多规律,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对这一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整理和追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理解跨文化语用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探索和总结该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从而能够辩别其中潜在的问题。本文的探索只是初步的,希望能抛砖引玉,对后来者的更深入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跨文化语用学的形成与发展
跨文化语用学起源于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其产生是由语用学理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推动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语用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国内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语用学研究。80-90年代,国内语用学研究主要是对英美语用学研究的经典理论进行翻译、引介和评价,使用的语料也大多是英语。这一时期,语用学者们开始逐渐注意到了跨文化语用研究的价值。1986年,何自然、阎庄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文章,对中国学生的英语语用失误作了分析,并呼吁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这标志着跨文化语用学在中国的诞生(李炯英,2012)。进入90年代,除了继续引介国外语用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之外,国内学者也开始了以汉语为研究对象的语用学研究。之后,以何自然为首的语用学家们等纷纷发表讨论跨文化语用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内容丰富、话题多样,代表着我国跨文化语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1995年,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成立,胡文仲任会长,学会的成立推动了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创新。进入21世纪,国内跨文化研究领域著作不断、成果丰硕,不仅推动了国内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而且还对国际语用学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上文介绍了跨文化语用学在国内的研究情况,很多大家和青年学者都对这一学科抱以深厚兴趣。那么,跨文化语用学何以吸引如此之多的学者的注意力呢?它又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何兆熊认为,跨文化语用学的发展首先是语用学理论本身发展的结果(何兆熊,2000)。语用学的经典理论固然有其强大的解释力,但这些以西方文化为背景、以英语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这促使许多非西方学者根据本国情况,对理论的普遍性进行探索,也就随之而产生了跨文化语用学;其次,跨文化语用学的产生得益于现代社会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各地之间的交际日益增多,因此,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交际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第三,语言和文化所具有的共性与个性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可能(王建华,2003)。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面貌千差万别,但这些语言行使的功能是有限的,人类的认知是相似的。这为我们进行跨文化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也是我们进行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跨文化语用学的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跨文化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概念至今仍没有定论,学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何兆熊认为,跨文化语用学是一门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交际进行研究的学问(何兆熊,2000)。而有的学者从学科理论来源出发,提出跨文化语用学是在语用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王建华,2003)。这一说法与何兆熊的观点角度不同,但都可以概括跨文化语用学的学科特点,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李炯英对跨文化语用学的定义涵盖了学科的研究内容,他认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语用学的基础是对比语言学和语用学,研究如何将文化因素引入跨文化交际中,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的语用问题,对语言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上中所使用的规则策略及表达出来的语用意义进行跨文化对比(李炯英,2012)。这一定义较为详细,并提出了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他还认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有三大特征,这三大特征分别从研究视野、语言观和研究方法的角度出发,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立体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
跨文化语用学是语用学的一个分支,因而语用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如描写等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此外,跨文化语用学是语用学与对比语言学的结合,因而对比和比较法也经常为跨文化研究者所使用。“因为涉及跨文化的语用, 有必要对异质异态的语言进行对比和比较。对比可以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展开,如语音 、文字、词汇、结构、修辞等”(王建华,2003)。然而,跨文化语用学不应该仅仅只有比较或对照,它还应该具有普适性,能够解释不同文化间的语用现象,因而他还认为跨文化语用学“更应该建立在人类文化共核基础上”,他号召通过建立一定数量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以人类心灵的同一性为基础进行跨文化研究。关于研究方法,何兆熊为跨文化语用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保证不同文化中的语用现象具有可比性,只有在对这些情景因素的解释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研究结果才可信(何兆熊,2000)。我国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者们纷纷从自身研究出发,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跨文化语用研究理论体系的完善。
三、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内容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内容丰富,并与跨文化交际结合紧密,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对于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学者们的看法大致相同,主要分为语言学角度的跨文化语用研究、社会文化角度的跨文化语用研究和语际语的语用研究三个方面。然而,何自然同意Blum-Kulka等人的观点,认为还应该包括对比语用学这一方面(何自然,2010)。何兆熊对此进行了反驳,他提出,“对比”不过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而跨文化研究中不管哪个层面上的研究都必然要采用对比的方法(何兆熊,2000)。此外,还有学者另辟蹊径,认为跨文化的语用研究内容应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一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问题,即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二是观察、分析这些问题时的跨文化视角和策略,即研究的方法(梁镛,2007)。笔者同意何兆熊的观点,无论是四分法、还是三分法,在进行跨文化研究的过程中都必然要采用对比的方法,因而将对比语用学单独列出来是没有意义的。王建华也对何自然和何兆熊的分类进行了评价,认为他们两人的分类太零散,而且内容上有交叉之处,不成体系。他主张围绕语用意义这一核心,从语用学研究系统的相关要素的角度来给跨文化语用学分类,因此可以分为语用手段、环境和主体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王建华,2003)。下面我们将采用何兆熊的分类方式,对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各个层面展开论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语际语用学
语际语(Interlanguage)又称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概念。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形成了自身对目的语的过渡性知识,这些知识叫做语际语。正如何自然所言,语际语作为一种中介语,介于两种语言之间(何自然,2010)。这些暂存性的知识中既能够体现出母语的一些特征,又能够体现出目的语的一些特征,还能够体现出不属于两者的一些特征。语际语用学就是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学习者的言语行为及其语用能力的科学。
语际语用学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何自然,2010),这一学科的出现同跨文化语用学一样,也是应了语用学和语际语研究的发展需要。在语际语用学之前,就已经产生了语际语义学、语际句法学、语际形态学等。然而,早在语际语用学被引进中国来之前,国内就已经有学者自觉地对这一学科关注的主题进行了讨论,如:孙法理在《四川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常见错误分析》中对四川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语音错误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错误的根源(孙法理,1979);陈安民在其文章中探讨了英汉对比在语法教学上的运用(陈安民,982)等,限于文章篇幅,此不列举。
总之,我国语际语用学研究起步很早,而且研究角度多样,内容丰富。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话语、言语行为、语用失误和语用迁移等四个方面。有的学者总结了语际语用学的研究任务和框架,大致可分为8个方面(刘绍忠,1997)。这八个方面相互补充,互为背景,限于篇幅,此不赘述。然而可以看出:这一总结极为全面地概括了当前语际语的研究主流和趋势,对于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此外,文章的作者还总结了90年代语际语用学学术界的主要发现,这些发现直到今天仍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3.2跨文化语用语言学
跨文化语用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形式与语用功能之间的关系。即在不同文化中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形式起到的语用功能,以及人们在应用和理解这些语言形式上的异同。何兆熊认为,这些语言形式包括语言的各个层面:语音、词汇、语法等(何兆熊,2000)。如在语音层面,俄语与汉语中都存在音调这一概念,也都能够表达一定的功能,但两种语言中的音调所传达的意义和起到的功能大不相同。汉语是声调语言,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声调,如果音调变了,不仅字的意思可能会变,而且所传达出的语用意义也会发生变化。而俄语中每句为一个单位,具有一个调型,而一共只有7种调型,每种调型所传达出的含义往往是固定的。可见,仅声调这一种形式,不同语言中即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含义,传达出不同的功能。除此之外,跨文化语用语言学还研究同一言语行为在不同语言中的构成。又如:会话沉默这种行为有各种文化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形式,但东西方文化中沉默行为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东方人崇尚含蓄,认为“沉默是金”,通过沉默往往表达出诸如隐忍、同意、崇拜等含义。而西方人倾向于用语言表达想法,而将沉默视为不合作、拒绝、冷淡等。
3.3跨文化社会语用学
跨文化社会语用学与跨文化语用语言学不同,后者的研究重点在于语言的具体应用,而前者着重探讨影响话语表达与意义的社会特征。例如,西方学者的经典语用学观点固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可这些观点产生和研究的背景是西方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以英美为代表的盎格鲁文化,那么这就决定了这些语用理论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适应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运用这些规则的程度上也不相同。跨文化社会语用学就是要对这些异同进行研究。正如Leech所言:“社会语用学是语用学研究的社会学侧面”(Leech,1983)。按照何兆熊的分类,跨文化社会语用学的主要研究话题包括:1 影响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因素;2 对语用参数的跨文化研究;3 不同文化在遵循Grice会话原则上的差异性研究;4 “礼貌原则”和“面子”的跨文化研究;5 不同文化在解决准则之间矛盾的差异。
四、存在的问题
总的说来,我国跨文化语用学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在近年来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且国内关于汉语的跨文化语用学对比研究令整个世界所瞩目。然而我们还应看到,国内跨文化语用研究与国外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第一,国内关于语际语的相关研究虽然很早就出现了,但专门的、以语际语用学为题的研究成果直到1996年才出现,可以说,国内语际语用学的研究水平不高、理论框架不完善;其次,我们的研究队伍整体水平和数量有待提高,国内从事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学者数量不多,而且相互之间少有交流;第三,跨文化交际和语用领域中思辨性的成果多,实证性的成果少,需要大力加强实证研究,提高实证研究水平(胡文仲,2005)。以上这些问题反映出的不仅仅是我国跨文化语用领域的落后,还反映出了我国语用学,甚至整个语言学研究水平的落后。赤裸裸的现实既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发展的动力,希望各位研究者们能从中汲取营养,笔耕不辍,为我国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发展贡献力量。
结语
跨文化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问世就受到了国内众多学者们的关注,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通过梳理跨文化语用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该学科的研究历史和历史,还能从中发现我们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未来的发展趋势。我想这对于我们以后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Leech G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Routledge, 2016.
[2]陈安民.谈谈英汉对比在语法教学上的运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3):118,132-139.
[3]何刚.语用的跨文化视野——人际互动跨文化解释模式[J].外语研究,1999(4):20-25,37.
[4]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3):52-57.
[6]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5-9,82.
[8]胡文仲.趋势与特点:跨文化交际研究评述[J].中国外语,2006(3):6-7.
[9]李炯英,方宗祥,袁周敏.跨文化语用学:基于NSM理论的反思[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梁镛.跨文化的语用研究[J].长江学术,2007(2):111-117.
[11]刘绍忠.国外语际语用学研究现状与我国语际语用学研究的思考[J].现代外语,1997(3):75,76,77-82.
作者简介:王亚琦(1995-),男,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方向。
论文作者:王亚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跨文化论文; 这一论文; 语言论文; 学科论文; 学者论文; 国内论文; 的人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