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新世纪 进行新选择——东莞市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战略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莞市论文,新世纪论文,工业革命论文,高新技术产业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东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推出,把东莞市发展经济的视野扩大到一个更新更广的领域,客观上要求我们对整个经济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定位,以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东莞建设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这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一、东莞基本实现农村工业化后所面临的新的选择
进行新的选择是东莞社会经济发展轨迹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16年来,我们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围绕实现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在全面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东莞社会经济连续跨越了商品农业全面发展、外向型工业迅猛崛起、基础设施建设大步跨跃三个相互交织又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从70年代末到1985年,东莞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在农业,我们通过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使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5%(按当年价),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使部分劳动力开始向乡镇企业转移。80年代中期到末期,东莞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转向乡镇工业,特别是发展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形式的外向型经济。1984年东莞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战略任务,使东莞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工业以年均40.3%的高速增长,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兴起。到1988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劳动力的60%,产值占70%,开始进入工业化的初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莞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转移到发展基础产业和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改造了4条主干道和13条联网公路,新增发电能力30万千瓦, 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城乡数字程控电话通讯网,电话容量20万门,并相继建成了一批供水、供气、厂房、住宅、商业、饮食、娱乐、旅游等设施。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使东莞工业持续高速增长,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
——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1994年,东莞市工业总产值达247.3 亿元,比1978年增长34.6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之比由1978年的38.1%上升为92.1%,工业企业发展到13000多家,产业工人100多万。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1994年三大产业产值比已调整为13.7:52:34.3。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1994年全市创汇总额17.2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13.6亿美元,1981—1994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9亿美元。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从1980年的37万人减少到1994年的22万人,第三产业领域拓宽,新兴产业培育加快。
——资本积累大大增强。东莞在工业化过程中,以出租土地、厂房等形式取得资金,进而与外商合作取得更大利润,已初步完成了资本积累。1994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万元,财政收入13 亿元,年末各项储蓄存款余额249.8亿元。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高等级公路网和现代通讯网已具规模。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由1980年的49公里增加到91公里,通车里程由1224公里增加到2241公里。1994年全市城乡交换机容量36.7万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SDH高速信道网工程已经实施,铺设近300公里的光纤线路,形成了城乡光纤环路。电力建设加快,年供电量由1980年的2.2 亿度增加到1994年的58.3亿度。
——各镇(区)群雄并起,发展较平衡。东莞现有33个镇(区),已全部成为省重点工业卫星镇。各镇(区)集体经济发展健康,经济实力雄厚,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市场经济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人的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观念、时效观念、开拓观念、道德观念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各地大办教育,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大大提高;随着东莞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通过直接参与外资企业管理、商务考察、旅游、驻外机构工作等途径,学习和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逐渐学会了按国际惯例办事。
由此可见,经过改革开放16年的发展,东莞已经基本实现了农村工业化。推动东莞现代化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进行新的战略转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已具备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
进行新的选择是解决当前东莞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必然途径。改革开放16年,东莞通过实现农村工业化,建立了较强大的国民经济体系,使全市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我们是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劳动者素质较低的条件下,主要靠引进“三来一补”加工项目推进农村工业化,形成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走的是扩大外延的“数量型”经济路子。这种发展方式既是正确的,但同时又是初级的,有其历史局限性。随着项目引进数量的迅速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弊端的一面日渐显露出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布局散,雷同化,已成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低档次行业迅速发展,工业和生活垃圾大量增加,环境污染严重;靠铺摊子发展经济,使土地开发相对过快,效益偏低;人口急骤膨胀,外来人口管理任务繁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等等。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过去的路子走下去,依靠无限量增加外地劳工来支撑经济增长速度,东莞这块土地和整个社会就不堪重负,东莞的经济就难以持续、健康、高速地发展。历史正向前走去,我们发展经济的基础和条件已大为改善。为了保持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不仅需要继续在规模上扩大,而且更需要在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方面提高,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把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转到提高效益和整体经济素质上来。
进行新的选择是东莞战略地位上升的必然要求。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与广深铁路在东莞常平交汇,将使常平成为华南铁路交通枢纽之一;广深珠高速公路沟通广州、深圳、珠海的全国最大立交定点虎门,目前亚洲跨度最大、横跨珠江口的虎门大桥正在修建,这将使虎门成为珠江三角洲公路交通枢纽;东莞处于海湾河口交汇处,虎门集装箱码头和即将动工的沙田深水港以及正在建设的新沙港深水码头,将使东莞成为珠江三角洲重要进出口基地和口岸之一。加之东莞沿海工业大道和市内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东莞市将成为沟通粤东、粤西,连接国内、国外的华南地区主要交通枢纽,成为海内外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黄金地区之一。要把地理优势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就必须把握战略地位上升的有利条件,根据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增强的实际,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战略。
进行新的选择是东莞适应“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其它市县发展态势的必然回应。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广东省委提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战略构想以来,兄弟市县都迅速推出经济发展新举措,许多市县新的发展战略已开始实施,初步释放出引人注目的能量。东莞在周边地区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要保持与兄弟市县齐头并进的态势,必须审时度势,正确选择自己的区内角色。东莞地处港深穗经济走廊中点,广州、深圳是现代化程度高、第三产业发达的都市,“珠三角”其它市县经济发展各有优势,各具特色,东莞与它们经济关系密切,互助互补。从注重区域优势互补、发展“珠三角”整体区域优势出发,为避免产业趋同、资源浪费、重复建设,我们应该选择接受上述地区的商贸、金融、科技、信息的辐射,以发展第二产业为主,发展城郊型农业和第三产业为辅,不断提高工业的科技水平,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把东莞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区。
进行新的选择是对境外辐射和外资流向变化所采取的必然对策。东莞经济的迅速崛起,农村工业化得以基本实现,与香港经济的辐射息息相关。10多年来,香港制造业的大部分生产工序已陆续转移到内地。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香港经济基本上实现了第三产业化。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优惠政策逐渐普及,各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产成本更具竞争性,使引进外资项目的竞争更加明显,外资流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作为东莞,接受香港乃至国际资本的辐射,必须在继续引进制造业项目的同时,把重点转移到利用香港国际贸易、金融、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上来,加速推进我市与香港“前店后厂”式的互补性经济合作转向结构性合作的新阶段;努力搞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进而提高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能力;积极开拓通过香港直接参与世界贸易和经济竞争的渠道。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说,只有通过确立新的发展战略才能逐步实现。
综上可见,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外部条件,客观地使我们处于至关紧要的转折时期。农村工业化基本实现后,进行发展战略新的选择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向,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再创东莞经济发展的新高潮。
二、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我们新的选择
历史又一次把经济发展战略转移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从东莞改革开放16年奠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出发,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们新的选择就是:在今后10—15年时间内,以高新技术产业区为目标,以发展第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实现工业生产技术化、管理科学化、结构合理化、效益最大化,从而完成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使“数量型”、粗放型经济过渡到“质量型”、集约型经济上来;以工业的升级转型,带动城郊型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的进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东莞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相对于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言,我们把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作为新的目标,并称之为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构想是: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东莞实际出发,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为目标,采取“工业立市、科技兴市、‘三产’活市、法制治市”的发展战略,把工业发展重点转移到建立具有较高技术起点和较大规模的市镇两级工业企业上来,通过促进工业技术结构的升级、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全市工业布局向城镇的集聚,形成具有综合技术优势的主导行业和企业群;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先导,加快技术引进、人才培训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技术产业化、设备现代化的进程,加强科技对农业的武装,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把建立完备的第三产业体系作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金融、贸易、信息、房地产、旅游、保险等行业,建立起完善、高效的服务网络;把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作为必要条件,完善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倡导新的道德风尚,使东莞成为一个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结构合理,科技水平先进,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秩序良好,具有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城市。
主要战略目标: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80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0元,分别年均递增16%和14.5%。 创汇总额35亿美元,年均递增15%;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820亿元, 比2000年年均递增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000元,年均递增11.67%。 创汇总额90亿美元,年均递增9.9%。
——技术结构明显改善。到2000年,科技进步对工业的贡献率达50%,对农业贡献率达50%;到2010年,科技进步对工业的贡献率达60%,对农业的贡献率达7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大大增加,“三高”农业、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环保、节能、电子等行业得到较大发展。
——区域布局合理。按“沿海、沿江、沿路发展”的思路实行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布局于市郊及沿海中心区一带;重化工业区,主要布局于麻涌、沙田临海港口工业区、沿铁路站场工业区;乡镇工业区和高新技术加工区,主要布局于山区、丘陵、埔田一带,建成沿海重点工业带和一批科技产业园。建立三个协调发展的产业群:传统优势工业产业群,包括纺织服装、工艺美术、文体用品、食品饮料等,产值占工业产值25%以上;技术密集型工业产业群,包括精细化工、精密机械、精密材料、计算机、电子通讯产品等,产值占工业产值45%;尖端技术产业群,包括新能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产值约占工业产值5%。
——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从行业结构来看,把电子、机械,特别是汽车配件建成核心行业,继续提高技术水平,产值占工业产值35%。支柱行业是建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等,产值占工业产值30%左右。从产品结构来看,拳头产品的比重和数量大幅度增加。形成数十个拳头产品,产值占工业产值40%左右。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占主导地位,有较强的发展潜力、竞争能力和创汇能力,工业产品出品率达40%。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通过专业化协作和企业重组,建成一大批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企业集团。
——基础设施实现现代化。以广深珠高速公路和广深、京九、广梅汕铁路为纽带,以公路网建设为重点,以深水港码头和常平铁路枢纽工程为中心,辅以东江航道的开发,依托广州、深圳机场,形成东莞市陆上、河海以及空中的立体化综合运输网络。电力建设,加快大型火电厂建设,扩建虎门电厂及新建东莞大型火力发电厂。到2000年, 供电量 140亿千瓦时,年递增14.8%,建成500千伏电站1座,200千伏电站5座 。到2010年,年供电量338亿千瓦时,年递增8.5%,建成4座500千伏,29座220千伏变电站,使总容量达1232万千伏安。通讯建设, 利用高新技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把广大用户联系起来,实现通信网络化、智能化,进而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服务通信网。到2000年,全市电话交换总容量92万门,长途交换总容量4.6万端口,移动电话交换容量16.5万 户,无线寻呼10万户。到2010年,全市电话交换总容量160万门, 长途交换总容量8.4万端口,移动电话交换容量45万户,无线寻呼20万户, 全面开发综合业务数字网、可视数据传输、电子邮箱、智能用户电报等新业务。
实现上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1995—2000年)。工业在提高整体水平的同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抓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加紧老企业的改造,发展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骨干企业,形成一些有影响力的终端拳头产品;积极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大力促进私营经济和混合经济的成长,努力建成一定数量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企业集团;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水平,铺开城郊型农业各类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商贸、旅游、金融、信息、房地产业的发展,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为高新技术产业兴起准备人才。
第二阶段,中进阶段(2000—2005年)。初步建成各类工业基地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引入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全面改造,提高原有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造就出大批技术密集型企业,建成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建立起城郊型农业的各类生产基地,农业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形成现代化城市的第三产业群体;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形成自己的科研及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第三阶段,实现阶段(2005—2010年)。工业形成各种类型高新技术产业群体,高新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体产业。全面建成和完善各类城郊型农业基地,农业基本实现企业化、现代化。第三产业高度发展,东莞经济全面国际化。科技教育发达,形成较强的科技研究开发应用能力,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三、新的战略任务
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是我们新的战略任务。我们将抓住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结合东莞的实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使新的战略任务得以实现。
(一)搞好消化吸收,重视科技开发
首先在外资企业中,选择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市场前景广、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重点进行消化吸收。即对引进项目的产品和管理方法进行消化吸收。即对引进项目的产品和管理方法进行消化吸收,对引进设备的技术消化吸收,对引进项目的供销渠道和市场消化吸收。政府对消化吸收工作进行协调、导向和扶持,提出消化吸收的方针、政策,拟定有关法规、条例及发展目标、规划,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刺激其发展,筹措“消化吸收风险基金”,提高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组织具有基础性、先进性、长远性项目的攻关。通过消化吸收,使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
与此同时,重视科技开发。把科技开发的重点放在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支柱产业。政府通过扶持、保护和引导,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益、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支持。建立相应的研究开发中心,从市级、企业、民办三个层次建立科研开发体系。与高校、科研机构联手,引进一批起骨干作用的高新技术带头人,提高技术更新和产品开发能力。为了促进科技进步,每年从地方财政中划出1%—2%作为科技发展基金,同时,争取形成国家、地方、行业、企业、海外侨胞等多渠道的科技投资体系。
(二)突出发展核心行业和拳头产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形成
遵照珠江三角经济区内合理分工、协同发展的原则,根据东莞现有的产业相对优势,对电子、机械、汽车配件等核心行业实行投资倾斜和优惠政策,瞄准一些市场扩张潜力大、技术水平高、产业跨度大的项目重点发展,培植一批大型骨干龙头企业,以此推动与支撑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形成。东莞市规划对已投资19亿的彩管厂追加投资10亿元,增产21″福地牌彩管250万只,使彩管厂的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只,另配套年产200万台彩色电视机。对敷铜板和线路板厂新增1亿元的投资,计划使该厂扩建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敷铜板和线路板生产厂家,以此为龙头,推动东莞电子工业的加速发展。在现有生产40多种汽车配件产品的30多家生产企业中,通过进行技术改造和开发,组合成较为强大的汽车支撑行业,逐渐发展成完整的汽车工业。
(三)调整引进政策,加强引进导向
在引进项目上,重点引进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鼓励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替代进口的原材料工业项目,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项目,附加值高的出口加工项目,对老企业投资参股和技术改造的项目,某些零部件和配套工业项目等。在引进区域上,注重引进海外华人资本的同时,将招商、引进的视野拓宽,争取更多地吸引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集团的投资。在引进方式上,注重采用“中中外”的方式,促使国外的大型跨国公司与内地的大型企业在东莞联姻;注重通过合作方式升级,促使外商投资由现在的可转移外资(来料加工)变为长期固定外资(中外合资);注重通过技术贸易方式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四)改造现有工业,促进工业升级转型
对“三来一补”项目实行适度发展和升级转型并举。一方面,利用东莞的有利条件有选择地引进“三来一补”项目,对一些产品档次低、耗能大、污染重的企业实行到期停办政策;另一方面,实行“三来一补”的联合、升级和转型。对工业发展实行渐进式和跳跃式并举:一方面按渐进的原则,建设重化工业,尤其是大型机械和汽车制造业;另一方面,直接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实现产业的双层升级。同时,大力发展企业规模经营,鼓励本地企业与其它地方的企业实行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形成区域内一批大型与超大型企业集团。重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辐射作用,集中力量建设沿海重化工业带,加快东莞市8 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工业区和工业带为龙头,辐射全市,带动一大批企业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形成工业密集带和密集圈。
(五)鼓励私营经济发展,振兴民族工业
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振兴民族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探索和实行在税收、信贷、进出口、经营范围和方式等方面采取与国有集体工业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大开绿灯,真正做到政治上鼓励,政策上扶持,法律上保护,方向上引导,彻底解除私营经营者的后顾之忧,同时,积极引导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联合,通过参股、控股、租赁、承包、拍卖、兼并等手段,发展混合型经济。
(六)开辟融资新途径,保证资金需求
建立海外融资渠道,发展综合商社和跨国公司,组织东莞明星企业到海外上市,筹集外资;深化金融、投资体制改革,争取外资银行、港澳中资银行在我市依法建立分支机构,加强与珠三角经济区其它兄弟市金融机构的联系合作,发展地方性合作金融机构和资金市场,争取依法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有步骤地建立健全地方合作性银行体系;发展各种基金会,完善各项基金制度,加强对我市现有的交通、能源发展、社会治安等基金的管理,使其发挥更大效益,同时,依法组建发展各种基金会,更多地筹集资金;发掘民间游资的潜力,把群众手中的闲散资金、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组建各类投资公司,优化资金流向,组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以控股、参股等形式对国有资产产权进行改造,盘活国有资产,加大对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项目的投资;继续以地生财,政府先对土地实行垄断,进行初步开发,然后出让使用权,筹集建设资金。
(七)继续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
在交通网络建设方面,按照省的统一规划,在已有的东莞陆路、河海以及空中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的基础上,抓紧现有交通设施的配套,提高管理水平。抓紧东莞深水港、东莞新火车站(石龙火车站搬迁后的新站)、沿海公路、环市高速公路、沿江公路和常平—虎门高速公路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规划、设计和建设。在电力建设方面,实行大力增加发电装机容量和完善供电网络并举的方针。一方面,通过限制中、小型火电厂发展,重点加快大型火电厂的建设,提高我市电力供应的自给水平;另一方面,抓好电网建设,完善供电网络,提高东莞接驳使用大网电的能力。在邮电通信建设方面,以实现传输手段现代化为重点,认真搞好网络基础建设,利用高新技术,完成本地传输网的改造,加快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结合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房地产业、旅游和园林绿化,搞好水利建设规划,按防御超百年一遇的标准修筑海堤河围,抓好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实行依法治水,使水利真正成为兴利除害、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在环境治理方面,实行统筹规划,强化监督,分类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重点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控制和防治工业污染,保护好饮用水源和生态环境,努力营造一个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适的环境。
(八)大力发展教育,引进人才,造就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经营管理队伍、技术队伍和产业工人队伍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增加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办学,建立与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在大力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抓好各类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与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工作,建立市场调节供求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和政策配套、功能齐全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有选择地引进一大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引进一批高新技术学科带头人和熟悉经济的高级管理人才。有计划地培训本地青年工人,适度引进外地劳动力,制订鼓励政策,允许经过考核的部分熟练技术工人落户,建设一支适应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产业工人队伍。
东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帷幕已经拉开,我们将满怀信心地朝着新的战略目标迈进,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各兄弟市县一道奋起追赶“四小龙”,率先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