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年大计,以人为本,建筑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因此要采用“分层控制,各级管理”的质量控制模式,从各个环节入手,以动态管理为特点、以目标考核为内容、奖赏分明的”的质量运行机制,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完善建筑工程质量体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预控,加强对建筑工程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强化过程质量监控与检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现状;措施
引言:目前,我国的建筑质量堪忧,工程竣工的优良品率基本上保持在1/3左右,建筑工程质量的优良品率从三成上升为四成。有的单位和个人为了地方和个人的私利,出现“豆腐渣工程”,发生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每年这些事故造成的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建筑工程中,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只有好的工程质量才会树立良好的信誉,才会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其次,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第三,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主装备越先进,技术管理要求越高,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显重要。
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施工质量管理同先进国家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隐藏着很多问题。对施工参与者的监管力度不够或监管缺失,监理机构的不完善,监理公司未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理公司往往不会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执行好这项工作,特别是碰到一些小工程时,对待工作更加的不积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生产材料品质差、生产的机械设备落后的问题,施工技术体系不完善,很多关键性的技术也比较落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一些不法的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通过授意或默许施工人员偷工减料,降低建设工程质量标准以实现其高额利润,造成“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此外,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导致施工管理混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以上问题,应加强全员的安全施工意识,树立严格施工的观念,加强监理机构等第三方的监督力度,制定一个严格的体系,对工程人员进行一个长效的监督管理,在整个工程施工的流程中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和量把关,加大科研力度,攻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研究先进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更加精确地机器设备。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
1、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
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要依法管理企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所有的质量活动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并对难点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写出应变措施,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实施。整个工程应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在施工前应作好各施工员、班组长的层层技术交底,并配备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 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质监部门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对于原材料的使用必须坚持先检后用,杜绝了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以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推行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 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句话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关系。
4、重点把好材料、制品及设备质量关
村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做到“择优选购,不要采购生产厂家不清、质量不明的建筑材料、制品或设备:购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地方生产的建筑村料,制品及设备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实施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制度, 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的产品流入。
5、培养高素质施工技术人员
工程质量除先进的施工技术及机器设备外,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管理干部、服务人员的素质对工程的质量亦有重大的影响,所以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对工程质量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影响,他们对工程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时,首先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训和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在工程质量方面,施工人员要牢固树立五大观念,即预控为主的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对技术人员、管理干部的施工质量观念进行培训,使之具有较强的目标管理的能力和质量规划能力,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施工能力,以及识别质量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当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技术技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的法制观念。在服务人员方面,则应做好生活技术服务,以出色的工作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6、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确保质量监督控制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执法监督的透明度,把工程质量监督真正做到实处,实现“阳光监督”,建立具有预见性、服务性的监督模式,实行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运行机制,提高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把好监督队伍素质关,提高监督水平。在实际监督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能影响正常的工程施工进度,最后也要做好工程验收工作,确保工程完工后,各方面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做好后续维护工作。
四、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作为工程质量的众多分支,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施工阶段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将各因素的变化协调到最适合的程度,对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波.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6(10).
[2]曹立鹏.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5(03).
[3]黄锦宏.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J].广东建材,2016(08).
论文作者:黄海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观念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