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松
天津市蓟州区下仓医院 天津市 301905
摘要: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显著偏高,高血压往往会伴有心、脑、肾等多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者器质性损害,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关于高血压的治疗尚无切实有效的根治方法,主要通过长期的药物治疗来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在高血压的治疗药物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本文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药物;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1]。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药物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降低高血压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本文对近年来高血压疾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如下。
1 高血压疾病概述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特征为体循环动脉血压显著增高,通常来说其收缩压要大于等于140mmHg,其舒张压要大于等于90mmHg,其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不过近年来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2]。目前随着人们对高血压在心、脑、肾等靶器官危险因素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相应发生调整。但血压值和相关危险因素仍然是临床高血压诊疗的主要依据。在临床高血压的治疗方面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将患者的血压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3]。
2 高血压疾病常见的治疗药物
高血压疾病的常见治疗药物主要有六种,分别为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α-受体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利尿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吸收来减少肾小管中的血容量,降低新排量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其主要类型有安体舒通、双克、速尿等。在临床低度和中度高血压的治疗中通常将利尿剂作为基础治疗药物,比如安体舒通经过相关人员的分析后将其用在抗高血压的复方制剂中[4]。利尿剂治疗的不利因素为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低血钾护着室性早搏等电解质紊乱现象。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是通过降低心肌收缩性和扩张外周血管进而达到降血压的效果,其主要类型有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这类药物的主要优点为作用快,降压效果明显。如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可以保障患者的血压在全天24小时维持正常。其缺点主要为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痛、面色潮红等不良症状。
β-受体阻滞剂主要是通过降低心率和心排量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主要类型包括心得安以及拉贝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的主要缺点为会影响支气管和外周血管发生收缩,因此该类药物不适合呼吸道阻滞性疾病、周围血管疾病、支气管哮喘以及代谢紊乱疾病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美托洛尔是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之一,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患者,但是由于美托洛尔跟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导致美托洛尔代谢以及血浆浓度增加,因此在采用美托洛尔进行高血压疾病治疗时,不能与普罗帕酮、巴比妥类药物以及维拉帕米等联合使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来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分泌量,进而起到降血压的效果,其主要类型包括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该药物与氨氯地平联合使用可以起到更为显著的降血压效果,同时能对靶器官起到保护作用[5]。但是该类药物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咳嗽、高血钾、低血压等不良症状,同时不能应用于妊娠期、哺乳期以及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
α-受体拮抗剂是近几年退出的一种降压药物,主要是通过对血管进行扩张来达到降压的目的,主要以沙唑嗪控释片为代表。该类药物的缺点为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头晕、心悸无力、外周性水肿、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症状。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降低钠的重吸收,减少醛固酮的分泌来降低血压,其主要类型包括缬沙坦和氯沙坦。该类药物最大的优点是不会对患者的心率产生影响。缬沙坦能够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改善患者动脉的弹性,还能对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对患者的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其缺点为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以及水肿等。
3 高血压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
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上述六类药物的单独使用;二是上述六类药物的联合使用。相对来说长期使用单一药物会导致出现耐受性,降低治疗效果,基于药物副作用影响,不能继续增加使用剂量,在这种情况下,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同时采用多种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降低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可以降低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目前临床高血压药物治疗已经从单一药物治疗发展为现在的二联药物治疗、三联药物治疗以及四联药物治疗。
4 结束语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虽然其本身对患者没有致命的危害,但是它可以导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加速,提高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从而对心、脑、肾等器官发生损害。因此如何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游戏控制,降低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上述分析,目前临床上高血压的治疗尚无切实有效的根治方法,主要是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患者的血压处在合理的范围内。临床主要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α-受体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六大类。后续对于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联合使用过程中用药配伍注意事项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涂慧玲,熊铭. 老年高血压常用药物的选择及药理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33(1):5-6.
[2]周培栋,宋巍. 老年高血压常用药物的选择与药理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8):72-73.
[3]王献平. 对治疗高血压常用药物及其不良反应的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2):11-12.
[4]赵婷. 抗高血压常用药物临床合理应用[J]. 养生保健指南,2016(38):49-49.
[5]王莉.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0):20-21.
[6]张丽. 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合理应用研究[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1):63-63.
论文作者:张宝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高血压论文; 药物论文; 患者论文; 受体论文; 阻滞剂论文; 疾病论文; 血压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论文;